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中新型球囊,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控制壳;控制壳前后两端中部均开有安装口;在控制壳内,调节管左右两端前部均开有适配缺口;连接轴底端固定安装有调节轴;在控制壳上方,连接轴外侧面上部固定套接有调节蜗轮;连接壳顶端后部转动安装有适配轴;在连接壳内,适配轴顶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把手;适配轴外侧面套有适配环;适配口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蜗杆;主传动锥齿与副传动锥齿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调节把手时拨片敲击凸起块而产生声响从而提示调节把手对球囊导管的穿刺速度,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穿刺速度进行控制,使穿刺过程更加高效便捷,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A new type of balloon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血管内科临床中新型球囊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在心血管疾病中,冠状动脉疾病是在冠状动脉处胆固醇、脂肪沉积在动脉中,使得通道变窄,从而使动脉流动血液形成一种血管而对动脉进行堵塞,从而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而在进行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进行球囊导管的穿刺而将其进行扩张从而使动脉通道重新变宽,使血液可以顺畅流通,而医护人员在对球囊导管进行穿刺时,需要手动对球囊导管进行穿刺,并需要保持穿刺的速度,从而消耗大量的体力,而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中新型球囊。通过转动调节把手时拨片敲击凸起块而产生声响从而提示调节把手对球囊导管的穿刺速度,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穿刺速度进行控制,使穿刺过程更加高效便捷,使用更加安全可靠。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中新型球囊,包括控制壳;控制壳前后两端中部均开有安装口;前后两个安装口之间安装有调节管;调节管前后两端分别穿过前后两个安装口,且分别与安装口固定连接;在控制壳内,调节管左右两端前部均开有适配缺口;在适配缺口上方,控制壳顶端左右两部均开有调节口;调节口内均安装有调节装置;控制壳顶端后部安装有控制装置;左部的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口内转动安装的连接轴;连接轴底端穿入控制壳内;连接轴底端固定安装有调节轴;调节轴与适配缺口位置对应配合,且与适配缺口转动配合;在控制壳上方,连接轴外侧面上部固定套接有调节蜗轮;右部的调节装置与左部的调节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与控制壳顶端后部固定安装的连接壳;连接壳顶端后部转动安装有适配轴;适配轴底端穿入连接壳内,且与连接壳转动配合;在连接壳内,适配轴外侧面底部固定套接有主传动锥齿;适配轴顶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把手;调节把手底端后部固定安装有弹性的拨片;适配轴外侧面套有适配环;适配环底端与连接壳顶端固定连接;适配环顶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凸起块;拨片分别与凸起块接触配合;连接壳前端中部开有适配口;适配口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蜗杆;调节蜗杆前端穿过左右两个调节蜗轮之间,且分别与调节蜗轮啮合连接;调节蜗杆后端穿入连接壳内;在连接壳内,调节蜗杆外侧面后部固定套接有副传动锥齿;主传动锥齿与副传动锥齿啮合连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心血管内科临床中新型球囊的调节管内侧壁后部固定安装有环形的清洁气囊;清洁气囊内环侧壁固定连接有清洁药棉。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心血管内科临床中新型球囊的调节轴外侧面均固定套接有环形的防护气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将球囊导管插入至调节管内,并与调节轴接触,然后转动调节把手而通过适配轴带动主传动锥齿啮合副传动锥齿从而带动调节蜗杆转动并啮合调节蜗轮使调节轴转动,从而使调节轴对球囊导管进行挤压而推动其对患者进行穿刺移动,从而使球囊导管的穿刺简单高效便捷;2、调节把手在转动时带动底端的拨片转动,因为拨片与凸起块的接触,随着拨片的转动而被凸起块挤压形变,随后与其他凸起块接触,从而形成敲击而产生声响,从而提示医护人员调节把手的转动速度,进而使医护人员方便控制对球囊导管的穿刺速度,使患者使用更加安全可靠;3、在将球囊导管穿刺至合适位置后,停止对调节把手的转动,此时调节蜗轮与调节蜗杆的自锁将球囊导管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方便使球囊进行膨胀而对血管进行扩张,而在使用结束后,通过反向转动调节把手从而将调节轴反向转动而将球囊导管从患者体内退出,操作简单便捷,且更加安全;4、在将球囊导管插入调节管内时,球囊导管与清洁气囊上的清洁药棉接触,并对球囊导管进行摩擦清理避免粘复灰尘等对患者造成影响,且在调节把手带动调节轴转动而推动球囊导管对患者进行穿刺时,防护气囊与球囊导管接触,从而增大对球囊导管的摩擦力,使球囊导管的穿刺更加顺畅,且与其柔性接触,避免对球囊导管造成损坏,使用更加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结构拉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装置结构拉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壳结构拉伸示意图。图中,1、控制壳;2、安装口;3、调节管;4、适配缺口;5、调节口;6、连接轴;7、调节轴;8、调节蜗轮;9、连接壳;10、适配轴;11、主传动锥齿;12、调节把手;13、拨片;14、适配环;15、凸起块;16、适配口;17、调节蜗杆;18、副传动锥齿;19、清洁气囊;20、清洁药棉;21、防护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心血管内科临床中新型球囊,包括控制壳1;控制壳1前后两端中部均开有安装口2;前后两个安装口2之间安装有调节管3;调节管3前后两端分别穿过前后两个安装口2,且分别与安装口2固定连接;在控制壳1内,调节管3左右两端前部均开有适配缺口4;在适配缺口4上方,控制壳1顶端左右两部均开有调节口5;调节口5内均安装有调节装置;控制壳1顶端后部安装有控制装置;左部的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口5内转动安装的连接轴6;连接轴6底端穿入控制壳1内;连接轴6底端固定安装有调节轴7;调节轴7与适配缺口4位置对应配合,且与适配缺口4转动配合;在控制壳1上方,连接轴6外侧面上部固定套接有调节蜗轮8;右部的调节装置与左部的调节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与控制壳1顶端后部固定安装的连接壳9;连接壳9顶端后部转动安装有适配轴10;适配轴10底端穿入连接壳9内,且与连接壳9转动配合;在连接壳9内,适配轴10外侧面底部固定套接有主传动锥齿11;适配轴10顶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把手12;调节把手12底端后部固定安装有弹性的拨片13;适配轴10外侧面套有适配环14;适配环14底端与连接壳9顶端固定连接;适配环14顶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凸起块15;拨片13分别与凸起块15接触配合;连接壳9前端中部开有适配口16;适配口16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蜗杆17;调节蜗杆17前端穿过左右两个调节蜗轮8之间,且分别与调节蜗轮8啮合连接;调节蜗杆17后端穿入连接壳9内;在连接壳9内,调节蜗杆17外侧面后部固定套接有副传动锥齿18;主传动锥齿11与副传动锥齿18啮合连接;调节管3内侧壁后部固定安装有环形的清洁气囊19;清洁气囊19内环侧壁固定连接有清洁药棉20;调节轴7外侧面均固定套接有环形的防护气囊21。在需要对患者进行球囊导管的穿刺手术时,在对患者完成前期的穿刺作业后,在需要将球囊导管对患者进行穿刺时,医护人员在取用球囊导管后,将其穿入至控制壳1内的调节管3中,球囊导管在穿入调节管3内时,会首先与清洁气囊19上的清洁药棉20接触,从而使清洁药棉20对球囊导管进行摩擦清理,从而避免球囊导管粘复外界环境中的灰尘等而进入患者体内,使用更加安全,随着球囊导管在调节管3内的插入而与调节轴7接触后,开始将球囊导管向患者体内进行穿刺;在进行穿刺时,随着球囊导管与调节轴7的接触而与调节轴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中新型球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壳(1);控制壳(1)前后两端中部均开有安装口(2);前后两个安装口(2)之间安装有调节管(3);调节管(3)前后两端分别穿过前后两个安装口(2),且分别与安装口(2)固定连接;在控制壳(1)内,调节管(3)左右两端前部均开有适配缺口(4);在适配缺口(4)上方,控制壳(1)顶端左右两部均开有调节口(5);调节口(5)内均安装有调节装置;控制壳(1)顶端后部安装有控制装置;/n左部的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口(5)内转动安装的连接轴(6);连接轴(6)底端穿入控制壳(1)内;连接轴(6)底端固定安装有调节轴(7);调节轴(7)与适配缺口(4)位置对应配合,且与适配缺口(4)转动配合;在控制壳(1)上方,连接轴(6)外侧面上部固定套接有调节蜗轮(8);右部的调节装置与左部的调节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与控制壳(1)顶端后部固定安装的连接壳(9);连接壳(9)顶端后部转动安装有适配轴(10);适配轴(10)底端穿入连接壳(9)内,且与连接壳(9)转动配合;在连接壳(9)内,适配轴(10)外侧面底部固定套接有主传动锥齿(11);适配轴(10)顶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把手(12);调节把手(12)底端后部固定安装有弹性的拨片(13);适配轴(10)外侧面套有适配环(14);适配环(14)底端与连接壳(9)顶端固定连接;适配环(14)顶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凸起块(15);拨片(13)分别与凸起块(15)接触配合;连接壳(9)前端中部开有适配口(16);适配口(16)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蜗杆(17);调节蜗杆(17)前端穿过左右两个调节蜗轮(8)之间,且分别与调节蜗轮(8)啮合连接;调节蜗杆(17)后端穿入连接壳(9)内;在连接壳(9)内,调节蜗杆(17)外侧面后部固定套接有副传动锥齿(18);主传动锥齿(11)与副传动锥齿(18)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临床中新型球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壳(1);控制壳(1)前后两端中部均开有安装口(2);前后两个安装口(2)之间安装有调节管(3);调节管(3)前后两端分别穿过前后两个安装口(2),且分别与安装口(2)固定连接;在控制壳(1)内,调节管(3)左右两端前部均开有适配缺口(4);在适配缺口(4)上方,控制壳(1)顶端左右两部均开有调节口(5);调节口(5)内均安装有调节装置;控制壳(1)顶端后部安装有控制装置;
左部的调节装置包括与调节口(5)内转动安装的连接轴(6);连接轴(6)底端穿入控制壳(1)内;连接轴(6)底端固定安装有调节轴(7);调节轴(7)与适配缺口(4)位置对应配合,且与适配缺口(4)转动配合;在控制壳(1)上方,连接轴(6)外侧面上部固定套接有调节蜗轮(8);右部的调节装置与左部的调节装置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与控制壳(1)顶端后部固定安装的连接壳(9);连接壳(9)顶端后部转动安装有适配轴(10);适配轴(10)底端穿入连接壳(9)内,且与连接壳(9)转动配合;在连接壳(9)内,适配轴(10)外侧面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令狐克强,梁霄,杨和运,
申请(专利权)人:令狐克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