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猛专利>正文

一种防漏尿的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489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尿的导尿管,包括导尿管主体,还包括水通道和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所述导尿管主体的一侧顶部连接有水阀门,所述导尿管主体的外表面连接有球囊,所述球囊的内侧位于导尿管主体的内侧开设有导孔,且所述水通道位于导尿管主体和水通道的内侧,所述球囊的一侧设置有导尿管腰部,所述导尿管腰部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侧孔,所述导尿管主体的端部表面开设有第二侧孔;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导尿管主体表面的导尿管腰部和第一侧孔,在病人腹压升高时容易导致尿液通过尿管与尿道间的狭窄腔隙渗出,利用导尿管腰部的最小外径小于导尿管主体的最大外径,经过导尿管腰部和第一侧孔可将尿液引流至尿袋,可有效防止尿液溢出体外。

A leakproof urinary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尿的导尿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漏尿的导尿管。
技术介绍
气囊导尿管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对于有意识障碍、无自主排尿功能的病人需长期留置导尿管,但长期留置导尿管易出现漏尿现象,不仅污染床单位,增加压疮发生风险,还影响尿量的准确统计,甚至有导致尿路感染的可能,增加治疗和护理负担。现有的气囊导尿管由于硅胶管的弹性特性以及导尿管气囊注水后的支撑作用,造成平卧位时插入导尿管使导尿管末端引流侧孔很难置于膀胱内最低点处,从而导致引流不充分从而导致膀胱内有残余尿,且长期留置尿管病人尿道括约肌松弛,当病人腹压升高、膀胱痉挛时容易导致尿液通过尿管与尿道间的狭窄腔隙渗出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漏尿的导尿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尿的导尿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引流减少漏尿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尿的导尿管,包括导尿管主体,还包括水通道和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所述导尿管主体的一侧顶部连接有水阀门,所述导尿管主体的外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尿的导尿管,包括导尿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通道(3)和第二通道(9)以及第三通道(10),所述导尿管主体(1)的一侧顶部连接有水阀门(2),所述导尿管主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球囊(6),所述球囊(6)的内侧位于导尿管主体(1)的内侧开设有导孔(7),且所述水通道(3)位于导尿管主体(1)和水通道(3)的内侧,所述球囊(6)的一侧设置有导尿管腰部(4),所述导尿管腰部(4)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侧孔(5),所述导尿管主体(1)的端部表面开设有第二侧孔(8),所述第二通道(9)和第三通道(10)均位于导尿管主体(1)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尿的导尿管,包括导尿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通道(3)和第二通道(9)以及第三通道(10),所述导尿管主体(1)的一侧顶部连接有水阀门(2),所述导尿管主体(1)的外表面连接有球囊(6),所述球囊(6)的内侧位于导尿管主体(1)的内侧开设有导孔(7),且所述水通道(3)位于导尿管主体(1)和水通道(3)的内侧,所述球囊(6)的一侧设置有导尿管腰部(4),所述导尿管腰部(4)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侧孔(5),所述导尿管主体(1)的端部表面开设有第二侧孔(8),所述第二通道(9)和第三通道(10)均位于导尿管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猛
申请(专利权)人:李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