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麦淀粉及其中A、B型淀粉的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9443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青麦深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青麦淀粉及其中A、B型淀粉的分离方法。去除杂质后的青麦颗粒加入水打浆粉碎1‑3min,之后过筛,并对筛上物进行重复打浆过筛的操作至筛上物仅剩绿色麸皮;过筛物离心后倒去上清液,除去上层灰色杂质和蛋白层,得到粗淀粉;粗淀粉纯化去除蛋白后获得青麦淀粉。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次离心、分级提取的方法进行青麦淀粉的提取和A、B型淀粉的分离,不仅能将A、B型淀粉分离的更彻底,还总体上提高了B型淀粉的得率。提取方法操作简便、可行性高,无毒无害、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

A kind of green wheat starch and its separation method of a and B type star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麦淀粉及其中A、B型淀粉的分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青麦深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青麦淀粉及其中A、B型淀粉的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小麦生长期约为140天,在蜡熟期,即开花后25-30天,其籽粒未完全成熟,而淀粉已基本形成,此时的小麦颗粒被称为青麦。淀粉是小麦籽粒的主要成分,占干重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小麦淀粉根据生长时间和颗粒大小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淀粉颗粒群:A型和B型。A型颗粒淀粉始于开花后3d,B型淀粉始于开花后15d。两种淀粉颗粒形态不同,A型颗粒呈圆盘状,直径在10-35μm之间,小的B型颗粒大致呈球形,平均直径为1-10μm。A型和B型淀粉颗粒的直链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化学成分不同,结晶度以及消化特性等性质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不同品种青麦中A型和B型淀粉比例不同导致其淀粉流变特性、热特性以及吸水特性等的差异,进而影响其小麦制品的品质。为了准确地研究A型和B型淀粉的性质,从而更好的应用于小麦制品的生产,分离并纯化A型和B型淀粉是前提。关于小麦淀粉的提取及其A、B型淀粉颗粒的分离,国内外均有研究,主要有三种:水溶液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麦中淀粉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杂质后的青麦颗粒加入水打浆粉碎1-3min,之后过筛,并对筛上物进行重复打浆过筛的操作至筛上物仅剩绿色麸皮;过筛物离心后倒去上清液,除去上层灰色杂质和蛋白层,得到粗淀粉;粗淀粉纯化去除蛋白后获得青麦淀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麦中淀粉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杂质后的青麦颗粒加入水打浆粉碎1-3min,之后过筛,并对筛上物进行重复打浆过筛的操作至筛上物仅剩绿色麸皮;过筛物离心后倒去上清液,除去上层灰色杂质和蛋白层,得到粗淀粉;粗淀粉纯化去除蛋白后获得青麦淀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麦中淀粉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打浆过筛的操作重复1-4次,过筛物在2300-2500×g离心8-10m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青麦中淀粉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粗淀粉纯化过程如下:在粗淀粉中加水获得淀粉浆,过筛后在2300-2500×g离心10-20min,倒去上清液,保留除去含淀粉蛋白层后的下层沉淀;对含淀粉蛋白层重复加水离心,收集每次离心的除去蛋白层的下层沉淀,将多次的下层沉淀合并,于45-50℃干燥24-48h,得青麦淀粉。


4.一种青麦中A、B型淀粉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青麦淀粉与蔗糖溶液充分混合,之后离心,获得下层沉淀以及上清液,吸取一部分上清液保存,并将其余的上清液补充蔗糖溶液至与原上清液体积相同获得混合溶液;再次对混合溶液进行离心,并重复吸取上清液保存、补充蔗糖溶液混匀、离心的操作;合并多次吸取出的上清液与最后一次离心获得的上清液并过筛,筛下物即为B型淀粉悬浮液,筛上物与离心后的下层沉淀合并获得A型淀粉的粗产物,将上述粗产物以及悬浮液进行纯化并干燥即得A型淀粉和B型淀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青麦中A、B型淀粉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为80%计,按照1g青麦淀粉加入7-8mL蔗糖溶液的比例进行混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青麦中A、B型淀粉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逸赵迪张灿郭东旭温青玉高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