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有机化学技术领域,具体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此类化合物的结构经
A synthesis method of sulfonami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有机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磺酰胺类化合物为一类含有磺酰基与氮原子相连接的有机化合物。其传统合成方法为使用相应的磺酰氯与胺进行反应,在碱的作用下脱去一分子氯化氢制得。二氧化硫插入反应是一种得到广泛关注的新型有机合成策略,具体而言,即为在有机化学反应中“插入”一分子二氧化硫,从而合成含磺酰基化合物。其优势在于避免了传统含磺酰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强酸性磺酸或磺酰氯的使用与制备,而可通过一步直接完成磺酰基官能团的构建,具有简单高效、绿色环保的优点。近年来,针对现有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仍依赖于磺酰氯及磺酸盐类化合物的局限性,通过二氧化硫插入反应合成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反应方法得到了一定研究。[(a)B.Nguyen,E.J.Emmett,M.C.Willis,J.Am.Chem.Soc.2010,132,16372;(b)D.Zheng,Y.An,Z.Li,J.Wu,Angew.Chem.Int.Ed.2014,53,2451;(c)Y.Chen,P.R.D.Murray,A.T.Davies,M.C.Willis,J.Am.Chem.Soc.2018,140,8781;(d)M.Wang,Q.Fan,X.Jiang,GreenChem.2018,20,5469.]芳香硝基化合物是一类极重要的化工原料,苯胺类化合物基本均由相应的芳香硝基化合物还原制得。因此,以芳香硝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二氧化硫插入反应直接合成磺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具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1)使用芳香硝基化合物作为氮源,避免了传统步骤中先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再与磺酰类化合物反应的步骤;(2)使用二氧化硫插入策略,使用已非常成熟商业化的硼酸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原料,无需预先合成磺酰氯或磺酸盐类化合物即可方便高效地合成各种磺酰胺类产物,具有广阔的药物化学与工业合成价值。本专利技术方法是在酰胺类溶剂中,由有机硼酸、焦亚硫酸盐和硝基化合物在铜盐/配体催化及还原剂条件下加热反应,由有机硼酸、焦亚硫酸盐与铜催化剂作用产生亚磺酸盐中间体,再在铜作用下与硝基化合物络合,络合物由还原脱氧得羟胺中间体,进一步还原得到磺酰胺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是利用有机硼酸、焦亚硫酸盐和芳香硝基化合物,添加还原剂,在有机溶剂中、铜/配体催化及加热条件下的偶联反应,高效构建磺酰胺类化合物。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方法是在有机溶剂(如1-甲基-2-吡咯烷酮)中,由苯硼酸、焦亚硫酸钾和硝基苯在六氟磷酸四乙腈铜/邻菲咯啉催化及异丙醇作还原剂条件下,于70摄氏度下反应,由苯硼酸、焦亚硫酸钾与铜催化剂作用产生亚磺酸盐中间体,再在铜作用下与硝基苯络合,络合物由异丙醇还原脱氧得羟胺中间体,进一步还原得到磺酰胺类化合物,其反应式为:式中,(Het)Ar1为吸电子或供电子的苯基或杂环取代基,吸电子基团包括氟、氯、溴、三氟甲基、酰基和酯基取代基团,供电子基团包括烷基、烷氧基和取代氨基基团,杂环为缺电子或富电子杂环。(Het)Ar2为吸电子或供电子的苯基或杂环取代基,吸电子基团包括氟、氯、溴和酰基取代基团,供电子基团包括烷基、烷氧基和取代氨基基团,杂环为缺电子或富电子杂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在室温下,向干燥的试管中加入0.2mmol的硝基化合物、0.6mmol焦亚硫酸钾、0.6mmol芳基硼酸、0.04mmol的六氟磷酸四乙腈铜(I)以及0.02mmol邻菲咯啉,用塞子塞好反应管后置于高纯氮气或者氩气中置换气,使得体系处于无水无氧条件后加入2.0mL的干燥1-甲基-2-吡咯烷酮和0.4mmol的异丙醇,置于70℃加热装置中搅拌48h;(2)继TLC监测完全反应后,将反应液倒入80mL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20mL×3),有机相合并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浓缩,并采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柱层析分离,即可得到相应磺酰胺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反应收率可达7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合成的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13CNMR、HRMS等方法表征并得以确认。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有机溶剂优选为1-甲基-2-吡咯烷酮(NMP),次备选项可为二甲基乙酰胺(DMAc),N,N-二甲基丙烯基脲(DMPU),N,N-二甲基咪唑啉酮(DMI)等。在以上若干溶剂中反应收率会有一定降低。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芳基硼酸中的芳基为吸电子或供电子的苯基或杂环取代基,吸电子基团包括氟、氯、溴、三氟甲基、酰基和酯基取代基团,供电子基团包括烷基、烷氧基和取代氨基基团,杂环为缺电子或富电子杂环。。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硝基化合物中的芳基为吸电子或供电子的苯基或杂环取代基,吸电子基团包括氟、氯、溴、酰基取代基团,供电子基团包括烷基、烷氧基、取代氨基基团,杂环为缺电子或富电子杂环。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铜催化剂为六氟磷酸四乙腈铜(I),次备选项可为四氟硼酸四乙腈铜(I),三氟甲烷磺酸铜,氯化亚铜等一价或二价的可溶性铜盐。更换铜催化剂反应收率会有一定降低。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配体为邻菲咯啉,次备选项可为取代邻菲咯啉、2,2’-联吡啶、取代2,2’-联吡啶、1,2-双(二苯基膦)乙烷及其他双齿氮、膦配体。更换配体反应收率会有一定降低。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还原剂优选为异丙醇,次备选项可为1,1,1,3,3,3-六氟异丙醇、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2,6-二甲基-3,5-吡啶二羧酸二甲酯,2,6-二甲基-3,5-吡啶二羧酸二乙酯、1,4-环己二烯、对苯二酚等可给出氢或接受氧的化合物。更换还原剂反应收率会有一定降低。本专利技术中选用异丙醇为还原剂的主要原因为廉价、高效、不引入难挥发有机化合物、便于后处理及分离分析。本专利技术中,以芳香硝基化合物为1.0当量计,焦亚硫酸钾的用量优选为3当量,较次备选用量为2.0-2.5当量;芳基硼酸的用量为3当量,较次备选用量为2.0-2.5当量;六氟磷酸四乙腈铜(I)的用量为0.2当量,较次备选用量为0.05-0.1当量,邻菲咯啉的用量为0.1当量,较次备选用量为0.05当量。以上替换会对反应收率造成一定降低。本专利技术中,反应温度优选为70℃,备选温度为80℃,在上述范围内改变反应温度对反应收率无显著影响。本专利技术方法是在酰胺类溶剂中,由有机硼酸、焦亚硫酸盐和硝基化合物在铜盐/配体催化及还原剂条件下加热反应,由有机硼酸、焦亚硫酸盐与铜催化剂作用产生亚磺酸盐中间体,再在铜作用下与硝基化合物络合,络合物由还原脱氧得羟胺中间体,进一步还原得到磺酰胺类化合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在室温下,向干燥的试管中加入3当量的焦亚硫酸钾、3当量的2-萘硼酸、0.2当量的六氟磷酸四乙腈铜(I)以及0.1当量邻菲咯啉,用塞子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磺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磺酰胺的两侧均为芳基或杂环芳基,所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通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磺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磺酰胺的两侧均为芳基或杂环芳基,所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通式为:
式中,(Het)Ar1为吸电子或供电子的苯基或杂环取代基,吸电子基团包括氟、氯、溴、三氟甲基、酰基、酯基和羧基取代基团,供电子基团包括烷基、烷氧基和取代氨基基团,杂环为缺电子或富电子杂环;
(Het)Ar2为吸电子或供电子的苯基或杂环取代基,吸电子基团包括氟、氯、溴、碘和酰基取代基团,供电子基团包括烷基、烷氧基和取代氨基基团,杂环为缺电子或富电子杂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有机溶剂中,由芳基硼酸、焦亚硫酸钾和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在铜催化剂、配体以及还原剂作用下,于70-80摄氏度下反应,由芳基硼酸、焦亚硫酸钾与铜催化剂作用产生亚磺酸盐中间体,再在铜作用下与硝基化合物络合,络合物由还原剂还原脱氧得羟胺中间体,进一步还原得到磺酰胺类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基硼酸中的芳基为吸电子或供电子的苯基或杂环取代基,吸电子基团包括氟、氯、溴、碘、三氟甲基、酰基和酯基取代基团,供电子基团为烷基、烷氧基和取代氨基基团,杂环为缺电子或富电子杂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中的芳基为吸电子或供电子的苯基或杂环取代基,吸电子基团包括氟、氯、溴和酰基取代基团,供电子基团包括烷基、烷氧基和取代氨基基团,杂环为缺电子或富电子杂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1-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丙烯基脲和N,N-二甲基咪唑啉酮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劼,叶盛青,王雪枫,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