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硼/氮双掺杂多孔碳纳米片及其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硼/氮双掺杂多孔碳纳米片及其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不断发展,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新型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体系成为关键。锂硫电池是以硫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构建的二次电池,其理论能量密度可达2600Wh/kg,远高于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被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备选之一。然而,受限于硫的绝缘性、反应过程中电极材料的体积膨胀以及多硫化锂的溶解及穿梭等问题,锂硫电池的实际容量偏低,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较差。因此,提高硫正极的导电性和抑制体系穿梭效应,成为改善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将硫负载到碳材料中构建硫/碳复合材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性手段。碳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丰富的孔结构,不仅利于硫活性物质的均匀分散,还可将硫活性物质限制在孔内,作为硫载体材料可显著提高硫电极的比容量。其中,二维碳材料(如石墨烯)受益于其二维结构的特性,能够加快电子转移,缓解体积膨胀,对锂硫电池性能改善 ...
【技术保护点】
1.硼/氮双掺杂多孔碳纳米片,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方法制备的:将尿素、硼酸、聚乙二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水凝胶;经蒸发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将所述白色粉末经高温碳化,得到所述硼/氮双掺杂多孔碳纳米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硼/氮双掺杂多孔碳纳米片,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方法制备的:将尿素、硼酸、聚乙二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水凝胶;经蒸发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将所述白色粉末经高温碳化,得到所述硼/氮双掺杂多孔碳纳米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氮双掺杂多孔碳纳米片,其特征在于尿素、硼酸、聚乙二醇三者的摩尔比为64:1~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氮双掺杂多孔碳纳米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的过程是在氩气气氛下进行的,碳化温度为700~1000℃,升温速率为2~10℃/min,碳化时间为2h。
4.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方法制备的:
1)将尿素、硼酸、聚乙二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水凝胶;经蒸发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将所述白色粉末经高温碳化,得到所述硼/氮双掺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