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四向移动挂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08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21
一种四向移动挂钩。包括移动挂钩组件、支座;所述移动挂钩组件包括移动支座、弹性元件、卡柱、钩子、中心柱。所述支座一面开有移动导槽,所述移动导槽两侧开有卡孔所述移动挂钩组件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座的移动导槽内。自然状态下,所述卡柱从所述移动支座内伸出并插入到所述卡孔内,以使得所述移动挂钩组件固定地卡设于所述移动导槽内;受力状态下,所述卡柱可收缩至所述移动支座内,此时所述移动挂钩组件可沿所述移动导槽自由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轨道与卡柱配合,克服了传统挂钩灵活性差、移动挂钩难以实现上下移动且左右移动容易发生侧滑等缺点,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固定牢靠,可上下左右移动灵活等优点。

A four way moving ho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向移动挂钩
本技术属于家居用品领域,涉及一种挂钩,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实现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移动的挂钩。
技术介绍
传统挂钩一般都是固定且难以移动的。部分挂钩可借助轨道在左右两个方向移动。考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移动挂钩位置,加之不同的人适合的挂钩位置也不尽相同,挂钩除了在左右两个方向移动外,在上下方向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尽管固定式挂钩挂载物体固然牢固,但因缺乏灵活性故易导致用户反复拆卸调整位置。与之相反的是,可移动挂钩尽管可灵活移动,但由于采用滑块式或滚轮式两种滑行方式,同时因缺乏可靠固定装置,故导致挂载物体容易左右滑动,因此其牢固性和可靠性都有待提高。此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576398U)专利技术了一种通过卡槽来移动的挂钩,只能实现左右移动且会发生侧滑十分不方便。中国专利(CN106264028A)提供了一种通过上下两个钩子相互连接的移动挂钩,可以将整个挂钩取走移动,但是却需要一个可以悬挂的地方,局限性大。中国专利(CN203576237U)提供了一种可以折叠的挂钩。该装置通过铰接的方式进行折叠伸展,但因臂展被固定,只能起到左右悬挂的目的,而不能随意确定其悬挂的位置,且铰接的方式会导致挂钩的牢固性较差。此外,该装置挂载重物体时可能导致难以折叠转动,甚至崩断铰链,故该装置实际上仅仅只是起到了节约空间的作用,实用性较差。综上来看,现有挂钩的局限性在于:1、固定式挂钩灵活性差;2、移动式挂钩挂载物体后,该物体可能会发生侧移,挂载稳定性差,易产生意外;3、现有的轨道移动挂钩没有克服上下方向移动的问题,灵活性和实用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向移动挂钩,包括支座、移动挂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挂钩组件包括移动支座、弹性元件、卡柱、钩子、中心柱,其中:所述移动支座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筒体结构;所述移动支座的筒底中心设置有所述一个中心柱;所述四个卡柱径向活动地嵌设于所述移动支座的外周壁上;所述每个卡柱靠近所述中心柱一端与所述弹性元件相连,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中心柱相连;所述钩子固接在所述移动支座上;所述支座一面开设有移动导槽;所述移动导槽是十字交叉形;所述移动导槽两侧分别开有卡孔;所述移动挂钩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导槽内;自然状态下,所述卡柱从所述移动支座内伸出并插入到所述卡孔内,以使得所述移动挂钩组件固定地卡设于所述移动导槽内;受力状态下,所述卡柱可收缩至所述移动支座内,此时所述移动挂钩组件可沿所述移动导槽自由移动。作为优选,所述四个卡柱等周向间隔角度地设置于所述移动支座的外周壁上;所述四个卡柱的轴线共面,且均与所述移动支座的轴线相交。作为优选,所述卡柱位于所述移动支座内的外周壁上固接有拨片;所述拨片从所述圆柱筒体结构的开口处伸出于所述移动支座外。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支座的上部开口处固接一个挡盖。作为优选,所述挡盖上开设有十字交叉形的拨片导槽;所述拨片活动地穿过所述拨片导槽伸出于所述移动支座外。更为优选所述钩子固接在所述移动支座上且靠近所述挡盖的一端;所述钩子设置于所述支座上表面与所述挡盖下表面之间。作为优选,为了使得所述移动挂钩组件在所述移动支座内灵活移动,所述移动支座底部中央应当设置一个滚珠;所述移动导槽的底部设有滑道;所述滚珠与所述滑道形成接触配合。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所述卡柱被所述卡孔卡住,所述移动导槽的两侧等间距均匀地开设有所述卡孔;位于所述移动导槽两侧的所述卡孔的轴线一一对齐。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拖动所述拨片时手指在拨片上打滑,所述拨片上端应设置有防滑纹路。本技术的有益之处为:本技术能够通过轨道与卡柱配合,克服了传统挂钩灵活性差、移动挂钩难以实现上下移动,且左右移动容易发生侧滑等缺点,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固定牢靠,可上下左右移动灵活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四向移动挂钩具体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移动挂钩组件卡设在支座移动导槽一端时的三维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支座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移动挂钩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为移动挂钩组件隐藏挡盖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为移动挂钩组件另一视野角度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7为移动挂钩组件内卡柱全部收缩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现结合图1至图7,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四向移动挂钩,包括移动挂钩组件(1)、支座(2),其特征在于:图1中,移动挂钩组件(1)安装在支座(2)的移动导槽(2-3)内,移动挂钩组件(1)可以在支座(2)内灵活移动,其中如图5所示,移动挂钩组件包括卡柱(1-1)、移动支座(1-2)、弹性元件(1-3)、中心轴(1-4)和钩子(1-8),其中:移动支座(1-2)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筒体结构;为了固定弹性元件(1-3),防止卡柱(1-1)移动错位,移动支座(1-2)的筒底中心设置有一个中心柱(1-4);四个卡柱(1-1)径向活动的嵌设于圆柱筒体外周壁上,每个卡柱(1-1)内端与弹性元件(1-3)相连,弹性元件(1-3)与中心柱(1-4)相连,三者的连接结构可以使卡柱(1-1)自由灵活地在移动支座(1-2)内外伸缩,为了保证悬挂的稳定性,钩子(1-8)固接在移动支座(1-2)上。如图3所示,支座(2)包括支座外壳(2-1)、卡孔(2-2)、移动导槽(2-3)。支座(2)一面开有移动导槽(2-3),移动导槽(2-3)是十字交叉形的,其两侧分别开有卡孔(2-2),卡孔(2-2)又均匀的贯穿分布在支座外壳(2-1)两侧。移动挂钩组件(1)是活动的设置在支座(2)内的。如图1所示,卡柱(1-1)固定在卡孔(2-2)内卡柱(1-1)的相对高度应当与卡孔(2-2)的相对高度平齐,即两者的中心轴线共面且平行,其中:移动导槽(2-3)是作为移动挂钩组件(1)的移动轨道,移动导槽(2-3)两侧的若干个卡孔(2-2)用来和卡柱(1-1)配合来固定移动挂钩组件(1)。具体配合方式如下:如图5所示:移动挂钩组件(1-1)在自然状态下(卡柱(1-1)不受弹性元件(1-3)的作用力)其卡柱(1-1)自然伸出于移动支座(1-2)外。如图2所示:自然伸出的卡柱(1-1)固定在卡孔(2-2)内,对移动挂钩组件(1)的位置起到了固定作用。如图7所示:当卡柱(1-1)处于受力状态,卡柱(1-1)可以完全收缩进移动支座(1-2)内。此时,移动挂钩组件(1)解锁可以顺着移动导槽(2-3)进行移动。作为优选,四个卡柱(1-1)等周向间隔角度地设置于移动支座(1-2)的外周壁上;四个卡柱(1-1)的轴线共面,且均与移动支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向移动挂钩,包括支座、移动挂钩组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移动挂钩组件包括移动支座、弹性元件、卡柱、钩子、中心柱,其中:所述移动支座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筒体结构;所述移动支座的筒底中心设置有一个所述中心柱;四个所述卡柱径向活动地嵌设于所述移动支座的外周壁上;所述每个卡柱靠近所述中心柱一端与所述弹性元件相连,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中心柱相连;所述钩子固接在所述移动支座上;所述支座一面开设有移动导槽;所述移动导槽是十字交叉形;所述移动导槽两侧分别开有卡孔;所述移动挂钩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导槽内;自然状态下,所述卡柱从所述移动支座内伸出并插入到所述卡孔内,以使得所述移动挂钩组件固定地卡设于所述移动导槽内;受力状态下,所述卡柱可收缩至所述移动支座内,此时所述移动挂钩组件可沿所述移动导槽自由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向移动挂钩,包括支座、移动挂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挂钩组件包括移动支座、弹性元件、卡柱、钩子、中心柱,其中:所述移动支座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筒体结构;所述移动支座的筒底中心设置有一个所述中心柱;四个所述卡柱径向活动地嵌设于所述移动支座的外周壁上;所述每个卡柱靠近所述中心柱一端与所述弹性元件相连,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中心柱相连;所述钩子固接在所述移动支座上;所述支座一面开设有移动导槽;所述移动导槽是十字交叉形;所述移动导槽两侧分别开有卡孔;所述移动挂钩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导槽内;自然状态下,所述卡柱从所述移动支座内伸出并插入到所述卡孔内,以使得所述移动挂钩组件固定地卡设于所述移动导槽内;受力状态下,所述卡柱可收缩至所述移动支座内,此时所述移动挂钩组件可沿所述移动导槽自由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向移动挂钩,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卡柱等周向间隔角度地设置于所述移动支座的外周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向移动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卡柱的轴线共面,且所述轴线均与所述移动支座的轴线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魁秦文昊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