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903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从行驶驱动用的马达向车身传递的振动,并且能够适当地支承马达的转矩反作用力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10)具备电池(21)、电池外装构件(22)、马达(12)、马达外装构件(41)以及至少一个连结构件(14)。电池外装构件(22)收容电池(21)。马达外装构件(41)收容马达(12)。连结构件(14)将电池外装构件(22)与马达外装构件(41)连结。

Drive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单元。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具备如下构件的电动机动车的马达固定座结构: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驱动轴的行驶驱动用的马达;相对于车身的左右的侧框架将马达的驱动轴弹性地支承的固定座;以及将马达的外周部与横梁连结的扭力杆(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平5-319103号公报)。在该马达固定座结构中,固定座阻断马达的微振动,扭力杆抑制由马达的驱动反作用力引起的旋转位移。根据上述以往技术所涉及的马达固定座结构,对马达的驱动轴进行支承的固定座以如下方式形成:具有在作用有规定以上的冲击负载的情况下将马达的支承积极地解除的脆弱性。与此相伴,有可能不能确保所希望的支承强度以及刚性。另外,连结固定座或者扭力杆的横梁支承于连结固定座的左右的侧框架,因此有可能不能相对于车身充分地阻断马达的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方案提供能够抑制从行驶驱动用的马达向车身传递的振动,并且能够适当地支承马达的转矩反作用力的驱动单元。(1)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所涉及的驱动单元具备:电池;电池外装构件,其收容所述电池;马达,其与所述电池进行电力的授受;马达外装构件,其收容所述马达;以及至少一个连结构件,其将所述电池外装构件与所述马达外装构件连结。(2)在上述(1)所记载的驱动单元中,也可以是,所述连结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外装构件或者所述马达外装构件。(3)在上述(1)或者(2)所记载的驱动单元中,也可以是,所述电池以及所述马达搭载于车辆,并配置于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车身底板的下方,所述连结构件将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所述电池外装构件的后端部与所述马达外装构件连结。(4)也可以是,上述(3)所记载的驱动单元具备将所述车身底板与所述马达外装构件连结的至少一个第二连结构件。(5)在上述(4)所记载的驱动单元中,也可以是,所述连结构件以及所述第二连结构件配置为从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观察与所述前后方向平行。(6)在上述(1)或者(2)所记载的驱动单元中,也可以是,所述电池以及所述马达搭载于车辆,并配置于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车身底板的下方,所述连结构件将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所述电池外装构件的前端部与所述马达外装构件连结。(7)也可以是,上述(6)所记载的驱动单元具备在所述前端部与所述马达外装构件之间配置的扭力杆,所述连结构件借助所述扭力杆将所述前端部与所述马达外装构件连结。根据上述(1)的驱动单元,电池在驱动单元中具有相对大的质量,因此收容电池的电池外装构件以确保高刚性的方式构成。连结构件将马达外装构件相对于该电池外装构件直接连结。由此,马达的起振力能够被电池以及电池外装构件吸收,从而能够抑制从马达向外部传递的振动以及振动声的产生。并且,连结构件能够通过电池以及电池外装构件适当地支承马达的转矩反作用力。另外,通过使电池以及马达一体化,能够相对于从外部输入的冲击对电池以及马达等高电压部件进行保护,并且能够抑制将高电压部件间电连接的高压配线变长,从而能够抑制电阻损失的增大。在上述(2)的情况下,能够将连结构件设置于电池外装构件或者马达外装构件,因此能够提高电池以及马达的布局的多样性以及容易性。在上述(3)的情况下,在后轮驱动的车辆中,能够通过电池以及电池外装构件适当地支承马达的转矩反作用力。在上述(4)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从马达向车身传递的振动以及振动声的产生,并且能够更进一步适当地支承马达的转矩反作用力。在上述(5)的情况下,能够更进一步促进由电池以及电池外装构件进行的马达的起振力的吸收以及马达的转矩反作用力的支承。在上述(6)的情况下,在前轮驱动的车辆中,能够通过电池以及电池外装构件适当地支承马达的转矩反作用力。在上述(7)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扭力杆更进一步适当地支承马达的转矩反作用力。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搭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是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左侧观察到的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搭载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是从车辆的上下方向的上方观察到的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固定座的结构的图。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固定座的结构的图。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搭载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是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左侧观察到的图。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搭载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是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左侧观察到的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搭载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是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左侧观察到的图。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搭载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是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左侧观察到的图。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搭载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是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左侧观察到的图。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搭载实施方式的第七变形例所涉及的驱动单元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是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左侧观察到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例如搭载于车辆1。车辆1例如是电动机动车、混合动力车辆以及燃料电池车辆等电动车辆。电动机动车将电池作为动力源进行驱动。混合动力车辆将电池以及内燃机作为动力源进行驱动。燃料电池车辆将燃料电池作为驱动源进行驱动。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搭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10的车辆1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是从车辆的左右方向的左侧观察到的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搭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10的车辆1的一部分的结构的图,是从车辆的上下方向的上方观察到的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单元10的固定座14(连结构件)的结构的图。如图1以及图2所示,驱动单元10例如具备动力单元(PU)11、马达(MOT)12、控制单元(CU)13以及多个固定座14。动力单元11例如配置于车辆1的乘客席2的后方。动力单元11具备电池21以及收容电池21的电池外壳22(电池外装构件)。电池21是作为车辆1的动力源的高压的蓄电装置。电池21例如具备收容于电池外壳22内的多个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具备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体。电池外壳22例如被多个支承框架23支承。多个支承框架23以沿车辆1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多个支承框架23固定于在车辆1的后部构成车身的左右的后侧框架31L、31R。马达12是车辆1的行驶驱动用的旋转电机。马达12的旋转轴例如连结于车辆1的后轮3。马达12通过从电池21供给的电力产生旋转驱动力(动力运行动作)。马达12也可以通过向旋转轴输入的旋转驱动力产生发电电力。例如,马达12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传递内燃机的旋转动力。马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单元,其中,/n所述驱动单元具备:/n电池;/n电池外装构件,其收容所述电池;/n马达,其与所述电池进行电力的授受;/n马达外装构件,其收容所述马达;以及/n至少一个连结构件,其将所述电池外装构件与所述马达外装构件连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3 JP 2018-2128211.一种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驱动单元具备:
电池;
电池外装构件,其收容所述电池;
马达,其与所述电池进行电力的授受;
马达外装构件,其收容所述马达;以及
至少一个连结构件,其将所述电池外装构件与所述马达外装构件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连结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外装构件或者所述马达外装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电池以及所述马达搭载于车辆,并配置于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的车身底板的下方,
所述连结构件将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所述电池外装构件的后端部与所述马达外装构件连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冈英树蔺牟田幸嗣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