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18661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将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以酰亚胺粉末、氯化锰粉末以及氯化铁粉末混合后进行研磨,得到研磨后的粉末混合物;S2、将研磨后的粉末混合物进行煅烧、冷却。该方法以石墨烯为载体,将Fe和Mn的金属单原子复合到石墨烯表面作为非均相类芬顿催化剂,石墨烯具有超强的电子转移能力,能够增强催化活性。此外,将石墨烯作为载体可以有效防止催化活性粒子的团聚,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磺胺甲垩唑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Catalysts with graphene as support, preparation methods, wastewater degradation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
,具体涉及一种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降解废水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均相芬顿催化方法是Fe2+与H2O2的组合,在酸性的条件下,会产生羟基自由基(HO·)。羟基自由基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氧,从分子式上看是由氢氧根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得电子能力也就是氧化能力,氧化电位2.8eV。是自然界中仅次于氟的氧化剂。能够高效地将有机污染物质氧化成H2O和CO2以及其他的小分子物质,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催化剂。但是该方法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反应中使用的Fe2+会变成Fe3+,并产生大量的铁泥。因此,铁离子不能循环使用,而且产生出来的大量的铁泥也需要处理,这些缺点限制了芬顿反应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从广义上讲,除了经典的芬顿反应之外,其他使用H2O2来产生活性自由基来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技术被称为类芬顿技术。近年来,类芬顿技术因其具有降解高效率、减小二次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关注。近年来,通过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产生硫酸根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以酰亚胺粉末、氯化锰粉末以及氯化铁粉末混合后进行研磨,得到研磨后的粉末混合物;/nS2、将所述研磨后的粉末混合物进行煅烧、冷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以酰亚胺粉末、氯化锰粉末以及氯化铁粉末混合后进行研磨,得到研磨后的粉末混合物;
S2、将所述研磨后的粉末混合物进行煅烧、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以酰亚胺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将三聚氰酸溶液与聚醚酰亚胺混合;
S12:将三聚氰胺溶液进行超声处理以形成悬浮液,并将所述悬浮液添加所述S11步骤中得到的混合溶液,形成白色乳状胶体;
S13:将所述白色乳状胶体进行超声处理后,再进行振荡、过滤、干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煅烧的条件为:
通入氮气的条件下,加热至500-600℃并保持0-5h,并以相同的速率逐步升温至600-900℃并保持0-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石墨烯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的所述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以酰亚胺粉末、氯化锰粉末以及氯化铁粉末如下:
所述前驱体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聚以酰亚胺粉末100-15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佳滢马纾婷郭传溢伍日昕吴西林陈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