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8556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包括:先给实验动物注射氯胺酮,然后将实验动物进行异氟烷吸入法麻醉。该麻醉采用腹腔注射氯胺酮联合异氟烷吸入法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使得实验动物如小鼠麻醉状态较好,联合麻醉速度快,对实验动物影响小,麻醉时间可根据实验操作时间进行控制,具有可控性和安全性;与单独采用氯胺酮麻醉和单独采用异氟烷麻醉方法相比,麻醉起效时间快、维持时间长、动物清醒后状态较好。

Anesthesia methods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麻醉方法
,特别是关于一种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技术介绍
好的麻醉效果是实施动物实验的一个关键,也是保障动物福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不同动物,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剂量是不同的,也是重要环节。在对实验动物施行计划手术之前,必须先对动物进行麻醉,从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动物麻醉最主要的副作用是对实验动物呼吸中枢的抑制和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引起的通气阻塞,严重时会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动物自主呼吸停止而死亡,以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引起的窒息。在医学、生物学试验研究中,小鼠是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实验动物。异氟烷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吸入全身麻醉药之一,在体内的代谢比例很低,绝大部分经原形排出体外,麻醉迅速,安全性高,小鼠苏醒快。但是,异氟烷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施药时间过长,会污染工作环境,实验人员长期吸入可能会导致不孕,流产,畸胎的风险,高吸入浓度时会使冠状动脉扩张,可能产生缺血综合征。氯胺酮用于各种小手术或者诊断操作,可以单独使用麻醉,也可以为其他全身麻醉的诱导剂使用。但是,氯胺酮进行麻醉时对体表的镇痛作用明显,对内脏的镇痛作用差,适用于短时的体表小手术。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其能够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并且使小鼠处于较为理想的麻醉条件中,从而减轻小鼠术后反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包括:先给实验动物注射氯胺酮,然后将实验动物进行异氟烷吸入法麻醉。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氯胺酮的配制方法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生理盐水与氯胺酮混合,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的氯胺酮。该配制好的氯胺酮放置4℃冰箱进行避光保存,有效期一周,使用前需充分混匀。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氯胺酮的注射量是0.5-3mg/kg。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氯胺酮的注射量是2mg/kg。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异氟烷的浓度是1-7%。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异氟烷的浓度是3-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异氟烷的吸入时间是4-10min。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异氟烷的吸入时间是7min。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实验动物是小鼠。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注射是腹腔注射。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腹腔注射氯胺酮联合异氟烷吸入法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使得实验动物如小鼠麻醉状态较好,联合麻醉速度快,对实验动物影响小,麻醉时间可根据实验操作时间进行控制,具有可控性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麻醉方法与单独采用氯胺酮麻醉和单独采用异氟烷麻醉方法相比,麻醉起效时间快、维持时间长。采用本专利技术麻醉方法可使得麻醉状态中的小鼠安静,呼吸正常,粘膜粉红,实验动物醒来后很快恢复正常行动,食欲无较大影响,饮水正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麻醉方法实施前的准备如下:(1)观察指标将小鼠置于22~25℃的恒定环境中,进行吸入麻醉和/或腹腔注射麻醉剂。注药后使小鼠保持仰卧状态以利于观察心跳、呼吸及复苏反应。其中,观察指标包括:起效时间:麻醉开始至小鼠达到完全麻醉状态的时间。小鼠仰卧时心跳及呼吸均匀、肌肉完全松弛、四肢无活动、碰触内眼角或胡须无触碰反应、即视为达到完全麻醉状态。持续时间:从完全麻醉到开始复苏的时间。小鼠的前肢开始抖动即判定开始复苏。清醒后状态:指小鼠完全恢复清醒后的状态。(2)动物准备选择SPF级NCG小鼠100只,雌性和雄性各半,分成3组,其中实施例1组分30只、对比例1组分60只和对比例2组分10只,且雌性和雄性各半。(3)麻醉药剂的准备麻醉药剂的准备及用量:将麻醉机与小动物麻醉诱导盒、排气吸附装置连接,将异氟烷加入蒸发罐调试麻醉机,异氟烷麻醉气体调节至1-2%浓度、2-3%浓度、3-4%浓度、4-5%浓度、5-6%浓度、6-7%浓度,并输送通入诱导盒;按2mg/kg剂量选择50%的氯胺酮进行腹腔注射。在麻醉过程中,为防止小鼠体温下降过多,小鼠身下放置垫料或纸巾。实施例1小鼠的麻醉方法,包括:按2mg/kg剂量给SPF级NCG小鼠腹腔注射50%氯胺酮,30s后,将小鼠放入含有3-4%的异氟烷的麻醉诱导盒中,异氟烷的吸入时间是7min。实施例2小鼠的麻醉方法,包括:按2mg/kg剂量给SPF级NCG小鼠腹腔注射50%氯胺酮,30s后,将小鼠放入含有1-2%的异氟烷的麻醉诱导盒中,异氟烷的吸入时间是10min。实施例3小鼠的麻醉方法,包括:按2mg/kg剂量给SPF级NCG小鼠腹腔注射50%氯胺酮,30s后,将小鼠放入含有6-7%的异氟烷的麻醉诱导盒中,异氟烷的吸入时间是4min。对比例1小鼠的麻醉方法,步骤包括:(1)连接麻醉机空气泵电源,打开空气泵开关,旋转调节氧气流量计前端的气源阀门;打开蒸发器,按下控制按钮的同时,逆时针旋转刻度盘使异氟烷的浓度数值和刻度线与蒸发器前面的「∣」标志对齐,放开控制按钮,对应的数值为百分比浓度是1%-2%、2%-3%、3%-4%、4%-5%、5%-6%、6%-7%的异氟烷;(2)等待1min后,将SPF级NCG小鼠直接分别放入含有浓度为1%-2%、2%-3%、3%-4%、4%-5%、5%-6%、6%-7%的异氟烷的6个麻醉诱导盒中进行麻醉,异氟烷的吸入时间是7min,取出小鼠,对小鼠进行肝癌的PDTX接种;(3)接种完成后,将小鼠轻轻放回鼠笼,记录从诱导盒里拿出小鼠到小鼠恢复正常活动状态的持续时间和清醒后状态,见表1。表1对比例2小鼠的麻醉方法,包括:按2mg/kg剂量给SPF级NCG小鼠腹腔注射50%氯胺酮;观察小鼠状态,记录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清醒后的状态。麻醉结果分析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麻醉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2所示的情况。表2由上述表2可知,采用实施例1的方案对小鼠进行麻醉与单独采用异氟烷或氯胺酮进行麻醉相比,起效时间快,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实验者对小鼠实施较长时间的手术;另外,采用实施例1的方案对小鼠进行麻醉后,待小鼠清醒后行动无异常,不会撕咬毛发,饮食欲无影响,无死亡小鼠,不会出现舔舐或者撕咬伤口、走路形态看出轻微不适、无饮食欲的情况。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先给实验动物注射氯胺酮,然后将实验动物进行异氟烷吸入法麻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先给实验动物注射氯胺酮,然后将实验动物进行异氟烷吸入法麻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胺酮的配制方法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生理盐水与氯胺酮混合,得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0%的氯胺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胺酮的注射量是0.5-3mg/k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胺酮的注射量是2mg/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燕萍王志强郝艳鹏占恺妮叶琳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普恩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