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耀乾专利>正文

送风机通风管道的消音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269 阅读:5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送风机通风管道的消音箱结构,其应用在空调系统的送风管路上,该送风机通风管道主要依次由一进风管、一送风室及一出风管组成,该送风室的两端分别为一入口端及出口端,其内部设有一轴流式送风机,可由送风机转动以驱使空气由入口端进入再由出口端送出而达到送风效果,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消音箱结构设置在送风室的出口端外侧,包含:一箱体、数个隔板及数个分散板,其中,该箱体内部相对消音箱的入/出口端位置,相邻两隔板之间分别设置成一边开口大另一边开口小的数个通道,而使数个隔板形成左、右对称的W型截面;该分散板的凸面相对气流流向分别设置在相邻两隔板的较大开口处的中间位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送风机通风管道的消音箱结构,特别涉及的是一种 安装在通风管道中送风室的出口端外侧,且该消音箱内部的数个隔板,分别设置 成一边开口大另一边开口小,且形成左、右对称的W型截面,又在相邻两隔板的 较大开口处的中间位置,分别设置分散板;使送风机运转时所产生的部分噪音声 波会受到消音箱内隔板的阻挡而有效减低的消音箱结构。
技术介绍
消音箱系广泛应用于各种空调系统的管路上或噪音消除设备上,其随系统规 划而配合空调或防止噪音设计,参考图1及图2所示,其分别是一种现有消音箱 设计的立体图及横向剖视图,该现有消音箱1包含一外箱体10,在外箱体10内 以平行气流流向方式由中间处分别向左、右两侧等间距设置数片隔板11,使相邻 二隔板11之间分别构成一与气流流向相互平行的直线型通道12;又依不同需求 可设计尺寸大小不同的消音箱1,使隔板11的尺寸大小或配置数量依消音箱1不 同大小尺寸而有不同设计。当气流由消音箱1的入口端13进入直线型通道12时(如图2实线箭头所示), 虽可使压力降及插入损失达到容许范围,但所产生的噪音声波同时朝向通道12 的入口端向外移动(如图2虚线箭头所示),并未受到有效阻挡,使得该噪音在 消音箱l内无法有效降低;而且,依目前市场销售情况而言, 一消音箱的设计不 但须满足成本降低的市场需求,且在使用功能上须兼顾或符合压力损失降低及噪 音降低的重要条件,然而,现有的消音箱1却无法或难以同时兼顾上述多重条件;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消音箱1的缺点而加以改良设计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机通风管道的消音箱结构,该消音 箱设置在送风室的出口端外侧,包含一箱体,其内部相对消音箱的入/出口端位置,相邻两隔板之间分别设置成 一边开口大另一边开口小的通道,而使数个隔板形成 左、右对称的W型截面;又该分散板的凸面相对气流流向分别设置在相邻两隔板 的较大开口处的中间位置;由此,当送风机运转而使空气经由送风室的出口端送 出再进入消音箱内,而流经隔板再由其出口端送出时,其所产生的部分噪音声波 会由送风室进入消音箱,则利用消音箱中隔板的阻挡,可有效降低该噪音声波, 以达到降低送风机运转噪音的良好效果。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送风机通风管道的消音箱结构,所述的送风机通风管道主要依次由一进 风管、 一送风室及一出风管组成,所述的送风室的两端分别为一入口端及一出口 端,其内部设有一轴流式送风机,所述的消音箱结构设置在所述的送风室的出口 端外侧,所述的消音箱包含 一箱体、数个隔板及数个分散板,其中箱体,是一箱体结构,其内部设有所述的数个隔板及所述的数个分散板; 隔板,其相对所述的消音箱的入/出口端位置,且所述的相邻两隔板之间分别 设置一边开口大另一边开口小的数个通道,所述的数个隔板成左、右对称的W型 截面;分散板,是一长弧形状,其弧形凸面相对气流流向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相邻两 隔板的较大开口处的中间位置。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送风机通风管道的消音箱结构,可 有效降低噪音量,以符合环保规定,并降低噪音现场的噪音量,以改善操作人员 的工作环境及设置现场的使用环境,并避免了现有消音箱减音效果不佳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消音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横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组合上视透视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组合正面透视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消音箱的上视透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消音箱的尺寸示意图; 图7为图5的左侧面剖视图; 图8为图5的右侧面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l-消音箱;10-外箱体;ll-隔板;12-通道;13-入口端;2-进 风管;3-送风室;30-送风机;31-入口端;32-出口端;4-消音箱;40-箱体;41-隔板;411-第一端面;412-第二端面;42-分散板;421-凸面;43-左侧面;44-右侧 面;45-入口端;46-出口端;47-通道;5-出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列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将本技术的结构及其技术特征详述如后请参考图3 8所示,其分别是本技术的送风机通风管道的消音箱结构设置在空调系统送风管路上的一实施例的上视透视图、正面透视图、消音箱4的上 视透视图、消音箱4的尺寸示意图、消音箱4的左侧面剖视图及消音箱4的右侧 面透视图。该送风机通风管道主要是依气流流动方向依次包含一进风管2、 一送 风室3、 一设在送风室3内部供送风使用的轴流式送风机30、及一出风管5,其 中,该进风管2是一箱体结构,内部为一可供气流流通的通道构造;该送风室3, 是一箱体结构,其箱体两端分别为一气流的入口端31及出口端32,其内部中央 处设有一轴流式送风机30以供送风使用,又送风室3的入口端31及出口端32 分别与进风管2的出口端及出风管5的入口端或消音箱4的入口端45 (图未示) 相互对应固接结合;该出风管5是一箱体结构,其内部为一可供气流流通的通道 结构。而本技术的消音箱4结构设置在送风室3的出口端32外侧,该消音箱4 的组装方式不限制,可直接设置在出风管5中或将消音箱4的入口端45及出口端 分别与送风室3的出口端32及出风管5的入口端相互对应固接结合(图未示), 该消音箱4包含 一箱体40、数个隔板41及数个分散板42,其中,该箱体40 尺寸大小依不同需求有多种不同设计,且外型不拘可设计为方型如图3、 4、 5所 示或其他依特殊需求设计的造型(图未示);又该箱体40的内部相对消音箱4 的入、出口端45、 46位置,将相邻两隔板41之间分别设置成一边开口大另一边 开口小的数个通道47,而使数个隔板41形成左、右对称的W型截面,相对气流 流向该隔板41设有第一端面411及第二端面412,该第一端面411的外形不限制 可为圆弧外形或圆角外形(图未示)以降低气流流动的压损及提高其流动的顺畅 性;该分散板42为-一长弧形状,其外形不限制,可为圆弧形截面或其他不同角度的圆角外形截面(图未示),其弧型凸面421是相对气流流向分别设置在相邻两隔 板41的较大开口处的中间位置,而使进入消音箱4的气流流量分布较为均匀,并增加噪音能量的停留时间,有效降低噪音。请参考图5、 6所示,该消音箱4的外部宽度及长度大小分别可为2472mm(毫 米)及1000mm,内部宽度及长度大小分别可为2322mm及850mm;设置在消音 箱4的出口端内侧的分散板42的中心处相对于消音箱4内的左侧面43或右侧面 44的距离可为650mm,而设置在消音箱4的入口端内侧的分散板42的弧型面中 心处相对于消音箱4的入口端的距离可为65mm,且两隔板41的第二端面412的 边缘相对距离可为100mm;该分散板42的曲率半径可为125mm。而该隔板41可利用冲孔镀锌钢板或同类板材包覆吸音材料如玻璃纤维或岩 棉或同类材料构成,又该吸音材料进一步可为具有化学惰性、防水性及防虫性的 材料特性,以增进消音箱4的减音、防震效果及耐用性。当送风机30启动运转时,空气由进风管2进入经由送风室3内经过送风机 30的叶片将空气由送风室3的出口端32送出再进入消音箱4内,所产生的部分 噪音声波会由送风室3进入消音箱4内,受到消音箱4的隔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风机通风管道的消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机通风管道主要依次由一进风管、一送风室及一出风管组成,所述的送风室的两端分别为一入口端及一出口端,其内部设有一轴流式送风机,所述的消音箱结构设置在所述的送风室的出口端外侧,所述的消音箱包含:一箱体、数个隔板及数个分散板,其中:    箱体,是一箱体结构,其内部设有所述的数个隔板及所述的数个分散板;    隔板,其相对所述的消音箱的入/出口端位置,且所述的相邻两隔板之间分别设置一边开口大另一边开口小的数个通道,所述的数个隔板成左、右对称的W型截面;    分散板,是一长弧形状,其弧形凸面相对气流流向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相邻两隔板的较大开口处的中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乾
申请(专利权)人:陈耀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