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盒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8151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配电盒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包括吸塑上盖、按扣、高压采样线束、高压线束连接器、线束固定托盘、铜排、接触器、电流传感器、低压控制线束、低压线束连接器、下箱体;各元器件对应装配在所述下箱体里面,所述高压采样线束固定在所述线束固定托盘上,所述线束固定托盘封装在所述下箱体上,所述吸塑上盖装在所述线束固定托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束布线固定结构能使线束固定在所述线束固定托盘,线束与OT端子尾部不易转动,高压采样线束与低压控制线束分开,避免电磁互相干扰,保证配电盒内的电器元件正常工作。

A wiring and fixing structure of high voltage sampling harness in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盒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包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盒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配电盒里高压采样线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BMS采动力电池组总电压、接触器的诊断、绝缘耐压判断;若此线束可靠性有问题,BMS控制电池包不能正常输出强电。相关技术中,高压采样线束尾端接OT端子,用螺栓锁接到铜排上,线束仅在高压盒底部固定,OT端子处线束很长一段无法固定,在行车中振动、冲击容易与其它结构件磨擦,易失效;且OT端子与铜排锁接过程中,OT端子容易旋转,不易限位和自动化安装;高压线束与低压控制线束固定在一起,会造成电磁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用于固定高压采样线束,同时分开高压采样线束与低压控制线束的布线,防止产生的电磁互相干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盒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包括吸塑上盖、按扣、高压采样线束、高压线束连接器、线束固定托盘、铜排、接触器、电流传感器、低压控制线束、低压线束连接器、下箱体;各元器件对应装配在所述下箱体里面,所述高压采样线束固定在所述线束固定托盘上,所述线束固定托盘封装在所述下箱体上,所述吸塑上盖装在所述线束固定托盘上。上述所述的线束固定托盘上设有凹形线槽,所述线槽路径设有卡位,位于所述线束固定托盘上表面,用于固定线束;所述线槽路径末端设有镂空处;所述线槽前端设有连接器固定处。进一步的,所述线束固定托盘边缘设有托盘螺栓固定处,与所述下箱体对应的螺栓固定处进行锁接。<br>进一步的,所述高压采样线束包括所述高压采样线束本体及连接在其尾端的OT端子,所述OT端子与所述线槽配合卡位。进一步的,所述高压采样线束前端连接在所述高压线束连接器上,所述高压线束连接器与所述连接器固定处进行卡位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铜排分别锁接到所述接触器的触点上。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器,其中一个通过所述铜排穿过所述电流传感器中心,进行电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低压控制线束与所述低压线束连接器连接,所述低压线束连接器插到所述接触器对应的位置上。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器与所述电流传感器装配到所述下箱体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固定了高压采样线束以及OT端子尾部,使它们在线槽内不易转动,保证电器元件正常工作,并且减小OT端子端线束长度,降低成本,同时此固定结构将高压采样线束与低压控制线束分开布线,防止高压采样线束与低压控制线束产生的电磁相互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配电盒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一种配电盒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的线束固定托盘俯视图。其中,1为吸塑上盖、2为按扣、3为OT端子、4为高压采样线束、5为高压线束连接器、6为线束固定托盘、7为托盘螺栓固定处、8为连接器固定处、9为铜排、10为电流传感器、11为接触器、12为低压控制线束、13为低压线束连接器、14为下箱体、15为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是为了方便说明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理解的是,附图中相同或是相似的标号代表相同或是相似部件,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方向或是位置关系的词语,仅是为了方便对附图进行描述,并不指示或暗示本技术必须按照特定的方向或是位置关系进行设计或是制造。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盒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包括吸塑上盖(1)、按扣(2)、高压采样线束(4)、高压线束连接器(5)、线束固定托盘(6)、铜排(9)、接触器(11)、电流传感器(10)、低压控制线束(12)、低压线束连接器(13)、下箱体(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吸塑上盖(1)为配电盒最顶层,起防触电作用,四角设有四个圆孔。线束固定托盘(6)上设置凹形线槽(15),线槽(15)形状呈“干”字路线状,线束沿线槽(15)路径布线。线槽(15)路径设有卡位,位于线束固定托盘(6)上表面;线槽(15)路径末端设有四个镂空圆孔;线槽(15)前端设有特定的连接器固定处(8)。线束固定托盘(6)为长方形,固定托盘(6)四边设置四个托盘螺栓固定处(7),与下箱体(14)对应的螺栓固定处(7)进行锁接。高压采样线束(5)尾端连接OT端子(3),OT端子(5)为铜制圆圈状,与铜排(9)实现电路连接;OT端子(3)尾端与线槽(15)相应位置配合卡位。高压采样线束(5)前端连接在高压线束连接器(6)上,高压线束连接器(6)与所述连接器固定处(8)进行卡位连接。三个铜排(9)为“7”字状,一个为“Z”状,铜排(9)上有两个圆孔,每两个铜排(9)分别锁接到两个接触器(11)的触点上;同时,“Z”状铜排(9)穿过电流传感器(10)内部;OT端子(3)透过线槽(15)末端的镂空圆孔与铜排(9)连接。低压控制线束(12)与低压线束连接器(13)连接,低压线束(13)连接器插到接触器(11)对应的位置上,实现与高压采样线束(4)分开布线。下面将对本技术所提供的配电盒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安装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高压采样线束(4)通过凹形线槽(15)上的卡位固定到线束固定托盘(6)上,高压线束连接器(5)与连接器固定处(8)进行卡位固定。两个接触器(11)上的触点分别与两片铜排(9)进行锁接,同时,“Z”状铜排(9)穿过电流传感器(10)中心;高压采样线束(4)上的OT端子(3)通过线槽(15)镂空处与铜排(9)锁接。实现OT端子(3)、接触器(11)、电流传感器(10)之间的电路连接。低压控制线束连接器(13)插到接触器(11)的对应位置上,将低压控制线束(12)通过扎带固定。进而,将接触器(11)、电流传感器(10)装配到下箱体(14)里面,将线束固定托盘(6)托盘螺栓固定处(7)与下箱体(14)的托盘螺栓固定处(7)通过螺栓锁接到一起,最终将吸塑上盖(1)用按扣(2)安装在线束固定托盘(6)上。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盒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配电盒包括吸塑上盖、按扣、高压采样线束、高压线束连接器、线束固定托盘、铜排、接触器、电流传感器、低压控制线束、低压线束连接器、下箱体;各元器件对应装配在所述下箱体里面,所述高压采样线束固定在所述线束固定托盘上,所述线束固定托盘封装在所述下箱体上,所述吸塑上盖装在所述线束固定托盘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盒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配电盒包括吸塑上盖、按扣、高压采样线束、高压线束连接器、线束固定托盘、铜排、接触器、电流传感器、低压控制线束、低压线束连接器、下箱体;各元器件对应装配在所述下箱体里面,所述高压采样线束固定在所述线束固定托盘上,所述线束固定托盘封装在所述下箱体上,所述吸塑上盖装在所述线束固定托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盒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托盘上设有凹形线槽。


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巧妹刘广强王明旺王华文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