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
技术介绍
目前,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体积庞大;使用时,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不能携带,如需更换教学场地,须将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拆除,然后在新的教学场地对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进行组装,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使用不方便,而且对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进行拆装会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果,影响教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携式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可随身携带,无需对教学仪器进行拆装,操作方便,教学效果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便携式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重整催化剂、保温壳体、重整管、燃料电池管;所述重整管及燃料电池管均安装在保温壳体中,所述重整管的出气口与燃料电池管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重整催化剂设在重整管进气口处;汇流阀;在所述汇流阀上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及混合出气口,所述汇流阀的第一进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重整催化剂(1)、保温壳体(3)、重整管(5)、燃料电池管(7);所述重整管(5)及燃料电池管(7)均安装在保温壳体(31)中,所述重整管(5)的出气口与燃料电池管(7)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重整催化剂(1)设在重整管(5)进气口处;/n汇流阀(2);在所述汇流阀(2)上设有第一进气口(21)、第二进气口(22)及混合出气口(23),所述汇流阀(2)的第一进气口(21)与燃气连通,汇流阀(2)的第二进气口(22)与外界空气连通,汇流阀(2)的混合出气口(23)与重整管(5)的进气口连通;/n第一加热装置(4)及第二加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重整催化剂(1)、保温壳体(3)、重整管(5)、燃料电池管(7);所述重整管(5)及燃料电池管(7)均安装在保温壳体(31)中,所述重整管(5)的出气口与燃料电池管(7)的进气口连通,所述重整催化剂(1)设在重整管(5)进气口处;
汇流阀(2);在所述汇流阀(2)上设有第一进气口(21)、第二进气口(22)及混合出气口(23),所述汇流阀(2)的第一进气口(21)与燃气连通,汇流阀(2)的第二进气口(22)与外界空气连通,汇流阀(2)的混合出气口(23)与重整管(5)的进气口连通;
第一加热装置(4)及第二加热装置(8);所述第一加热装置(4)的第一发热管安装在重整管(5)上使重整管(5)位于重整催化剂(1)处的温度达到600-800℃及重整管(5)其它部位的温度达到650-800℃,所述第二加热装置(8)的第二发热管安装在燃料电池管(7)上使燃料电池管(7)的温度达到600-800℃;
第一温感装置(9)及第二温感装置(10);所述第一温感装置(9)的第一温感探头安装在保温壳体(3)中且位于燃料电池管(7)旁,从而检测燃料电池管(7)的温度;所述第二温感装置(10)的第二温感探头安装在保温壳体(3)中且位于重整管(5)旁,从而检测重整管(5)的温度;以及
显示模块(11)、控制模块(12)及供电电路(14);所述控制模块(12)上设有电流监控正极端、电流监控负极端、温感信号输入端及加热装置控制端,所述控制模块(12)的电流监控正极端与燃料电池管(7)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控制模块(12)的电流监控负极端与燃料电池管(7)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从而监控燃料电池管(7)的输出电流,控制模块(12)的温感信号输入端分别第一温感装置(9)及第二温感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从而接收第一温感装置(9)及第二温感装置(10)检测的温度,控制模块(12)的加热装置控制端与第一加热装置(4)及第二加热装置(8)的输入端电连接从而控制第一加热装置(4)及第二加热装置(8)的温度,控制模块(12)的信号输出端与显示模块(11)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使显示模块(11)显示燃料电池管(7)的工作电流、第一温感装置(9)检测的温度及第二温感装置(10)检测的温度,所述供电电路(14)为控制模块(12)、第一加热装置(4)、第二加热装置(8)、第一温感装置(9)、第二温感装置(10)及显示模块(11)提供工作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两端部分别与重整管(5)的出气口及燃料电池管(7)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燃料电池管(7)进气口伸出保温壳体(3),燃料电池管(7)的进气口伸出保温壳体(3)的长度L是3-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与空气的比例是0.125±0.05,所述燃气是丁烷或丙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4)位于重整催化剂(1)的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电路(14)包括带两只脚的电源插座(J1)、第一电解电容(E1)、三端稳压块(U1)、第二电解电容(E2)及第一电容(C1);所述电源插座(J1)与外界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插座(J1)的2脚分别与+12V电源端、第一电解电容(E1)的正极及三端稳压块(U1)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插座(J1)的1脚接地,所述三端稳压块(U1)的接地端接地,三端稳压块(U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电解电容(E2)的正极及第一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三端稳压块(U1)输出端输出+5V直流电压,所述第一电解电容(E1)的负极、第二电解电容(E2)的负极及第一电容(C1)的负极均接地,+12V电源端为第一加热装置(4)、第二加热装置(8)、第一温感装置(9)及第二温感装置(10)提供工作电压,+5V直流电压分别为控制模块(12)及显示模块(11)提供工作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2)包括带二十只脚的第一单片机(U2)、第二电容(C2)及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一单片机(U2)的1脚至3脚、5脚及6脚分别与显示模块(11)的对应端电连接,第一单片机(U2)的7脚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并接地,第一单片机(U2)的8脚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第一单片机(U2)的9脚与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电连接并接+5V直流电压,第一单片机(U2)的16脚与第一加热装置(4)及第二加热装置(8)电连接,第一单片机(U2)的19脚与第一温感装置(9)电连接,第一单片机(U2)的20脚与第二温感装置(10)电连接,所述第一单片机(U2)的型号是STM8S003F。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SOFC燃料电池教学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装置(4)及第二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波,詹跃东,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能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