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体结构和配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806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柜体结构和配送系统,柜体结构包括:柜体主体,柜体主体具有对接空间,对接空间具有柜体对接口,以使机器人通过柜体对接口进入对接空间内,以接收柜体主体内的待收发件或将待收发件输送至柜体主体;对接结构,对接结构设置在对接空间内,以对进入对接空间的机器人进行导向和定位;其中,对接结构包括对接主体和导向组件,对接主体具有第一对接口和导向通道,以使机器人通过第一对接口进入导向通道内;导向组件设置在对接主体上,以对机器人进行导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柜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与柜体结构之间不便对接的问题。

Cabinet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柜体结构和配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物流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柜体结构和配送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目前,在物流末端配送领域的主要终端设备是安装于小区、单位等公共场所的智能快递箱柜,快递人员存入物品后,收件人手机会收到短信通知,告知提取码,收件人可以输入密码开箱自提快递。但是,这种方法需用户走到固定点取件,取件不方便,且用户长时间不取件易造成快递滞留,智能化较低,故采取机器人来实现快递箱柜和用户之间的配送。然而,机器人与快递箱柜存在对接不便的问题,在对接过程中易发生较大碰撞,且会发生对接不到位,进而造成取件或送件失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柜体结构和配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与柜体结构之间不便对接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柜体结构,包括:柜体主体,柜体主体具有对接空间,对接空间具有柜体对接口,以使机器人通过柜体对接口进入对接空间内,以接收柜体主体内的待收发件或将待收发件输送至柜体主体;对接结构,对接结构设置在对接空间内,以对进入对接空间的机器人进行导向和定位;其中,对接结构包括对接主体和导向组件,对接主体具有第一对接口和导向通道,以使机器人通过第一对接口进入导向通道内;导向组件设置在对接主体上,以对机器人进行导向。进一步地,对接主体包括第一止挡部和两个导向主体,两个导向主体相对设置在第一止挡部的两侧,一个导向主体远离第一止挡部的一端与另一个导向主体远离第一止挡部的一端形成第一对接口;其中,导向组件设置在两个导向主体中的至少一个导向主体上。进一步地,导向组件为两个,两个导向组件与两个导向主体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导向组件设置在相应的导向主体上。进一步地,第一止挡部和两个导向主体围成导向通道,导向通道包括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沿机器人进入对接空间的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沿机器人进入对接空间的方向,第一导向通道的宽度逐渐减小。进一步地,第二导向通道为直线通道,第一导向通道的最小宽度与第二导向通道的宽度相同。进一步地,导向组件包括多个导向轮,多个导向轮沿导向主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对机器人进行导向。进一步地,导向轮上包覆有保护层。进一步地,导向主体包括导向板和支撑翻边,支撑翻边与导向板的顶端连接且朝向远离导向通道的方向延伸,多个导向轮均设置在支撑翻边上。进一步地,对接主体还包括:支撑底板,第一止挡部和两个导向主体均与支撑底板连接;其中,第一止挡部与支撑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或导向主体和支撑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送系统,包括柜体结构和机器人,柜体结构包括柜体主体和对接结构,对接结构设置在柜体主体的对接空间内,以对进入对接空间的机器人进行导向和定位,其中,柜体结构为上述的柜体结构。进一步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底座,机器人主体设置在底座上,底座具有用于抵设在对接结构的第一止挡部上的第一底座端面,底座还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底座端面和第三底座端面;其中,第二底座端面和第三底座端面相对设置在第一底座端面的两端,第二底座端面与第一底座端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圆角,第三底座端面与第一底座端面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圆角。本技术的柜体结构通过在柜体主体的对接空间内设置对接结构,且对接结构包括对接主体和导向组件,可以在机器人通过柜体对接口后,由对接主体的第一对接口进入导向通道内,以通过该对接主体对机器人进行定位;并且,在机器人进入导向通道的过程中通过导向组件对机器人进行导向,便于机器人与柜体结构的对接。该对接结构避免机器人在对接过程中发生碰撞,保证机器人对接到位。此外,该对接结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机器人与柜体结构的对接结构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柜体结构的对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机器人与柜体结构的对接结构对接时的正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机器人与柜体结构的对接结构对接时的侧视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机器人与柜体结构的对接结构对接时的俯视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柜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柜体主体;16、对接空间;161、柜体对接口;20、对接结构;21、对接主体;211、第一对接口;212、导向通道;213、第一止挡部;214、导向主体;215、第一导向通道;216、第二导向通道;217、导向板;218、支撑翻边;219、支撑底板;22、导向组件;221、导向轮;30、第一加强筋;40、第二加强筋;3、机器人;31、机器人主体;32、底座;321、第一底座端面;322、第二底座端面;323、第三底座端面;324、第一圆角;325、第二圆角。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柜体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6,包括:柜体主体10,柜体主体10具有对接空间16,对接空间16具有柜体对接口161,以使机器人3通过柜体对接口161进入对接空间16内,以接收柜体主体10内的待收发件或将待收发件输送至柜体主体10;对接结构20,对接结构20设置在对接空间16内,以对进入对接空间16的机器人3进行导向和定位;其中,对接结构20包括对接主体21和导向组件22,对接主体21形成第一对接口211和导向通道212,以使机器人3通过第一对接口211进入导向通道212内;导向组件22设置在对接主体21上,以对机器人3进行导向。本技术的柜体结构通过在柜体主体10的对接空间16内设置对接结构20,且对接结构20包括对接主体21和导向组件22,可以在机器人3通过柜体对接口161后,由对接主体21的第一对接口211进入导向通道212内,以通过该对接主体21对机器人3进行定位;并且,在机器人3进入导向通道212的过程中通过导向组件22对机器人3进行导向,便于机器人3与柜体结构的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柜体主体(10),所述柜体主体(10)具有对接空间(16),所述对接空间(16)具有柜体对接口(161),以使机器人(3)通过所述柜体对接口(161)进入所述对接空间(16)内;/n对接结构(20),所述对接结构(20)设置在所述对接空间(16)内,以对进入所述对接空间(16)的所述机器人(3)进行导向和定位;/n其中,所述对接结构(20)包括对接主体(21)和导向组件(22),所述对接主体(21)具有第一对接口(211)和导向通道(212),以使所述机器人(3)通过所述第一对接口(211)进入所述导向通道(212)内;所述导向组件(22)设置在所述对接主体(21)上,以对所述机器人(3)进行导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主体(10),所述柜体主体(10)具有对接空间(16),所述对接空间(16)具有柜体对接口(161),以使机器人(3)通过所述柜体对接口(161)进入所述对接空间(16)内;
对接结构(20),所述对接结构(20)设置在所述对接空间(16)内,以对进入所述对接空间(16)的所述机器人(3)进行导向和定位;
其中,所述对接结构(20)包括对接主体(21)和导向组件(22),所述对接主体(21)具有第一对接口(211)和导向通道(212),以使所述机器人(3)通过所述第一对接口(211)进入所述导向通道(212)内;所述导向组件(22)设置在所述对接主体(21)上,以对所述机器人(3)进行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主体(21)包括第一止挡部(213)和两个导向主体(214),两个所述导向主体(214)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挡部(213)的两侧,一个所述导向主体(214)远离所述第一止挡部(213)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导向主体(214)远离所述第一止挡部(213)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对接口(211);
其中,所述导向组件(22)设置在所述两个导向主体(214)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导向主体(2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22)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组件(22)与两个所述导向主体(214)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导向组件(22)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导向主体(2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213)和两个所述导向主体(214)围成所述导向通道(212),所述导向通道(212)包括第一导向通道(215)和第二导向通道(216),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5)和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16)沿所述机器人(3)进入所述对接空间(16)的方向依次设置;
其中,沿所述机器人(3)进入所述对接空间(16)的方向,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5)的宽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16)为直线通道,所述第一导向通道(215)的最小宽度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216)的宽度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致行慕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