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109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其中,充电装置用于为移动机器人充电,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在所述壳体的前壁上具有开口;至少一个翻板,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至少一个翻板的前端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翻板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充电电极,所述充电电极用于与所述移动机器人上的取电电极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移动机器人与充电装置的精准对位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械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充电装置通常可用于给移动机器人充电,当移动机器人自身电量不足时,可以根据预设的移动路径移动至充电装置所在位置进行充电。在现有技术中,移动机器人移动至充电装置的预设充电位置的过程中,需要精准控制机器人的移动方向,才能精准地到达预设充电位置,导致机械硬限位成本高,辅助通讯系统技术难度大,移动对接的电极数一般只能在两相以内,相数越高,精准对接难度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充电装置及充电系统。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装置,用于为移动机器人充电,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在所述壳体的前壁上具有开口;至少一个翻板,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翻板的前端从所述开口伸出;至少一个翻板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充电电极,所述充电电极用于与所述移动机器人上的取电电极对接。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架,设于所述容纳腔中,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翻板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架。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当所述翻板转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阻碍所述翻板转动的弹性阻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翻板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及/或,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翻板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形变方向平行于所述翻板的转动平面。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翻板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翻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转动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件可转动地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转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翻板的前端两侧的两个充电电极的连线与所述壳体的前壁外表面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翻板上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及/或,所述第二弹性件在所述转动件上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二转轴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翻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充电电极包括四个,每个翻板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充电电极;可选的,所述翻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充电电极包括三个,其中一个翻板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充电电极,另外一个翻板的前端一侧设有一个充电电极。可选的,所述翻板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充电电极包括四个,所述翻板的前端两侧各设有两个充电电极;或者,所述翻板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充电电极包括两个,所述翻板的前端两侧各设有一个充电电极。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相对上下间隔设置,以形成供所述翻板转动的第一避让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以及连接于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的一个立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和所述立壁形成供所述转动件转动的第二避让空间。进一步的,在所述容纳腔中还设有充电电源,所述充电电极通过柔性导线与所述充电电源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移动机器人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所述移动机器人上设有取电电极,所述取电电极的数量与所述充电电极的数量相等;所述取电电极与所述充电电极对接时,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移动机器人建立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将充电电极设置在能够转动的翻板上,移动机器人移动到与充电装置的充电电极对接时,无论移动机器人上的取电电极与翻板的前端两侧中的任何一侧的充电电极接触,翻板会转动至另一侧的充电电极也与移动机器人上的取电电极接触,防止因移动机器人移动定位不准而导致各个取电电极与各个充电电极无法精准对接,本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移动机器人与充电装置的精准对接充电,提高充电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系统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板和安装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内部结构俯视图;图7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板和安装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一;图7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翻板和安装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连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专利技术人经过创造性地劳动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移动机器人所配置的充电装置,其上的充电电极通常固定在充电装置上,并不可移动,移动机器人上具有与充电电极对接的取电电极,当取电电极与充电电极接触时,充电装置即可对移动机器人充电。这就需要移动机器人能够准确精准地移动到预设充电位置进行充电,这对移动机器人的辅助通信系统技术要求较高。但是现有技术中,移动机器人朝向充电装置移动,由于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精度不够高,移动机器人可能并未以正对于充电装置的姿态运动至充电位置,移动机器人可能并不会刚好运动到各个取电电极同时与充电电极接触的位置,则会出现移动机器人上的其中一侧的取电电极与对应的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装置,用于为移动机器人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在所述壳体的前壁上具有开口;/n至少一个翻板,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翻板的前端从所述开口伸出;至少一个翻板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充电电极,所述充电电极用于与所述移动机器人上的取电电极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装置,用于为移动机器人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在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腔,在所述壳体的前壁上具有开口;
至少一个翻板,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翻板的前端从所述开口伸出;至少一个翻板的前端两侧分别设有充电电极,所述充电电极用于与所述移动机器人上的取电电极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架,设于所述容纳腔中,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翻板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当所述翻板转动时,所述第一弹性件提供阻碍所述翻板转动的弹性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翻板与所述安装架之间;及/或,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翻板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
固定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翻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转动件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件可转动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转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充电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致行慕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