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及其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536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及其充电系统。其充电桩包括壳体、输出电极以及限位保持块,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以及连接在所述前壳上的后盖;所述输出电极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一端伸出于所述前壳的面板;所述限位保持块用于固定自移动设备,设在所述面板前方,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面板的底部之间相隔第一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充电桩及其充电系统可提升充电效率以及充电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及其充电系统
本技术实施例属于智能设备充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桩及其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现阶段,各种类型的自移动机器人已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在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然而现有技术中,自移动机器人一般会自行移动到充电桩进行充电,在充电过程中为避免自移动机器人移动导致充电电极对接不准确,往往需要自移动机器人的驱动轮带电工作以保持与充电桩具有良好的充电接触预紧力,造成充电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以及一种充电系统。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其包括:壳体,包括前壳以及连接在所述前壳上的后盖;输出电极,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一端伸出于所述前壳的面板;用于固定自移动设备的限位保持块,设在所述面板前方,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面板的底部之间相隔第一间距。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电极伸出所述面板的端部可在垂直于所述面板方向上往复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可在从远离所述面板的底部到靠近所述面板的底部方向上往复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背离所述面板一侧面设有斜坡。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保持块还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设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面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保持块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底板,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包括伸出于所述面板前方的伸出部;所述限位保持块设在所述伸出部上。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保持块上设有垂直于所述面板的滑孔,紧固螺栓穿过所述滑孔将所述限位保持块活动连接在所述伸出部上。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并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其包括:以上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桩;自移动设备,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侧部设有取电电极,所述取电电极的设置高度与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极的设置高度相当;所述底盘的底部设有越障轮,所述越障轮最低点的高度小于所述充电桩的第一凸起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的第一凸起和前壳面板之间为用于固定所述越障轮的保持面,所述保持面的高度不大于所述越障轮最低点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保持面为一凹面,且所述凹面最低点的高度不大于所述越障轮最低点的高度。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充电桩前壳面板的前方设置限位保持块,并在限位保持块上设置用于阻止自移动设备在充电过程中移动的第一凸起,从而起到固定自移动设备的作用,使得自移动设备的驱动轮无需带电工作来保持与充电桩的充电接触预紧力,进而提升自移动设备的充电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桩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桩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桩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系统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系统充电过程中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或“电性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具体实施例目前,市场上的自移动设备(如扫地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一般具有自行充电电功能,通常为机器人在电量不足时自行移动至充电桩,机器人底盘上的取电电极会对准充电桩上的输出电极进行有线充电,或者是机器人靠近充电桩进行无线充电,无论是哪种充电形式都需要机器人和充电桩相互靠近且保持位置不变可以保证有较好的充电接触预紧力,而现阶段的做法是让机器人的驱动轮带电工作产生靠近充电桩的驱动力,但是机器人驱动轮的带电工作势必会消耗机器人自身的电量,进而使得机器人的充电效率较差,同时,机器人带电工作时进行充电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是提供一种充电桩及其充电系统,其中,在充电过程中通过充电桩上的限位保持块对机器人进行机械限位,以提供较好的充电接触预紧力,使得机器人可以在断电的状态下对电池进行充电,从而提升机器人的充电效率。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桩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所述充电桩包括壳体10、输出电极20以及限位保持块30。其中,所述壳体10包括前壳110以及连接在所述前壳110上的后盖120;所述输出电极20设在所述壳体10内且一端伸出于所述前壳110的面板1101;所述限位保持块30用于固定自移动设备,设在所述面板1101前方,包括第一凸起310,所述第一凸起310与所述面板1101的底部之间相隔第一间距。具体地,所述前壳110包括侧板1102和所述面板1101,这里的所述前壳110包括但不限定于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侧板1102和所述面板1101相对设置,所述侧板1102位于所述面板1101和所述后盖120之间,所述后盖120的外周与所述侧板1102连接,即所述后盖120和所述前壳110相互连接,从而构成一相对封闭的壳状结构,即所述壳体10,这里所述前壳110和所述后盖120之间的连接形式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包括前壳以及连接在所述前壳上的后盖;/n输出电极,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一端伸出于所述前壳的面板;/n用于固定自移动设备的限位保持块,设在所述面板前方,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面板的底部之间相隔第一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前壳以及连接在所述前壳上的后盖;
输出电极,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一端伸出于所述前壳的面板;
用于固定自移动设备的限位保持块,设在所述面板前方,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面板的底部之间相隔第一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极伸出所述面板的端部可在垂直于所述面板方向上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可在从远离所述面板的底部到靠近所述面板的底部方向上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背离所述面板一侧面设有斜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保持块还包括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设在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面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保持块还包括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俊伟杜剑锋杨越黎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致行慕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