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体结构、配送系统和待收发件检测分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804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柜体结构、配送系统和待收发件检测分配方法,柜体结构用于存放多个用户的待收发件,柜体结构包括:柜体主体,柜体主体包括多个存储部,存储部用于存放待收发件,多个存储部分为多个存放组件,各个存放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部;多个存放组件与多个用户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存放组件用于存放相应的用户的待收发件;检测分配部件,设置在柜体主体的录入区域内,检测分配部件用于获取待收发件的存放信息,以在确定该待收发件所对应的用户后,根据存放信息打开与该待收发件相对应的存储部;其中,存放信息包括待收发件的体积信息和/或待收发件的重量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柜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用户取件寄件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柜体结构、配送系统和待收发件检测分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柜体结构、配送系统和待收发件检测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目前,在物流末端配送领域的主要终端设备是安装于小区、单位等公共场所的智能快递箱柜,快递人员存入物品后,收件人手机会收到短信通知,告知提取码,收件人可以输入密码开箱自提快递。然而,上述设备给快递人员待存入的物品分配的箱体是随机的,故用户在每次取件时需要寻找相对应的箱体,且一次收取或寄出多个待收发件时会给用户配置多个位置不同的箱体,存在用户取件寄件不方便的问题,需花费用户较多时间,降低了用户体验。并且,上述方法需用户走到固定点取件,取件不方便,且用户长时间不取件易造成快递滞留,智能化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柜体结构、配送系统和待收发件检测分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用户取件寄件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柜体结构,柜体结构用于存放多个用户的待收发件,柜体结构包括:柜体主体,柜体主体包括多个存储部,存储部用于存放待收发件,多个存储部分为多个存放组件,各个存放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部;多个存放组件与多个用户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存放组件用于存放相应的用户的待收发件;检测分配部件,设置在柜体主体的录入区域内,检测分配部件用于获取待收发件的存放信息,以在确定该待收发件所对应的用户后,根据存放信息打开与该待收发件相对应的存储部;其中,存放信息包括待收发件的体积信息和/或待收发件的重量信息。进一步地,柜体结构还包括载具,载具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装入存储部的存储腔内或从存储部内取出,以接收待收发件;其中,载具具有承载信息,当检测分配部件获取待收发件的存放信息后,将存放信息与待收发件相对应的存储部内的载具的承载信息相比较,以在存放信息与承载信息相匹配时打开该存储部。进一步地,体积信息为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承载信息包括载具的剩余存放体积,录入区域内设置有第一操作区,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第一体积检测件,设置在第一操作区内,以检测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控制装置,与第一体积检测件连接,以接收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并与相应的存储部内的载具的剩余存放体积相比较,当剩余存放体积大于该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时,控制装置打开存储部,以使待收发件放置在载具内。进一步地,第一体积检测件为摄像头或至少一个红外传感器。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包括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载具的预定存放体积与存放在该载具内的待收发件的实际存放体积之间的差值,以获取剩余存放体积。进一步地,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第二体积检测件,设置在载具上,以检测载具内的剩余存放体积;控制装置与第二体积检测件连接,以获取第二体积检测件检测到的剩余存放体积。进一步地,第二体积检测件为摄像头或至少一个红外传感器。进一步地,重量信息为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承载信息包括载具的剩余存放重量,录入区域内设置有第一操作区,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第一重力检测件,设置在第一操作区的底部,以检测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控制装置,与第一重力检测件连接,以接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并与相应的存储部内的载具的剩余存放重量相比较,当载具的剩余存放重量大于该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时,控制装置打开存储部,以使待收发件放置在载具内。进一步地,第一重力检测件为重力传感器。进一步地,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第二重力检测件,第二重力检测件设置在存储部内,以检测载具的实时重量;控制装置与第二重力检测件连接,以获取实时重量;其中,控制装置包括计算模块,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载具的预定存放重量与实时重量之间的差值,以获取剩余存放重量。进一步地,第二重力检测件为重力传感器。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包括计时模块,以在控制装置获取的载具的实时重量减小时,计时模块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超过预定时间时计时模块报警。进一步地,录入区域内设置有第一操作区,柜体结构还包括:扫码器,扫码器设置在第一操作区内,扫码器用于扫描待收发件的条码,以获取需要存放或取走的待收发件的配送信息。进一步地,柜体结构还包括:交互部,设置在录入区域内,交互部用于输入需要存放或取走的待收发件的配送信息。进一步地,录入区域内设置有第二操作区,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语音录入器,设置在第二操作区内,语音录入器用于语音录入需要存放或取走的待收发件的配送信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送系统,包括配送站,配送站包括柜体结构和机械手,柜体结构包括柜体主体,机械手设置在柜体主体的操作空间内,机械手用于输送柜体主体的存储部内的待收发件,其中,柜体结构为上述的柜体结构。进一步地,配送系统包括机器人,机器人用于接收由机械手输送来的待配送给用户的柜体结构的载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待收发件检测分配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柜体结构,待收发件检测分配方法包括:步骤S100:确定待收发件所对应的用户与存放组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S200:利用检测分配部件检测待收发件的存放信息,以使检测分配部件根据存放信息打开与待收发件相对应的存放组件中的一个存储部。进一步地,在步骤S200之前,待收发件检测分配方法还包括:利用检测分配部件获取存储部内的载具的承载信息,并将存放信息与承载信息相比较,以在存放信息与承载信息相匹配时打开存储部。进一步地,存放信息包括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承载信息包括载具的剩余存放体积,待收发件检测分配方法还包括:步骤210:利用第一体积检测件检测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并将实际体积发送给控制装置;步骤220:获取存放组件中的一个存储部内的载具的剩余存放体积;步骤230:利用控制装置对实际体积与剩余存放体积进行比较,以在实际体积小于剩余存放体积时打开存储部;并在实际体积大于剩余存放体积时,更换存放组件的另外的存储部,并针对该存储部,重复步骤220和步骤230。进一步地,在步骤220之前,待收发件检测分配方法还包括:步骤211:获取载具的预定存放体积和载具内的待收发件的实际存放体积;步骤212:利用控制装置的计算模块计算预定存放体积与实际存放体积之间的差值,以获得剩余存放体积。进一步地,在步骤220之前,待收发件检测分配方法还包括:步骤213:利用第二体积检测件检测剩余存放体积。进一步地,存放信息包括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承载信息包括剩余存放重量,待收发件检测分配方法还包括:步骤240:利用第一重力检测件检测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并将实际重量发送给控制装置;步骤250:获取存放组件中的一个存储部内的载具的剩余存放重量;步骤260:利用控制装置对实际重量与剩余存放重量进行比较,以在实际重量小于剩余存放重量时打开存储部;并在实际重量大于剩余存放重量时,更换存放组件的另外的存储部,并针对该存储部,重复步骤250和步骤260。进一步地,在步骤250之前,待收发件检测分配方法还包括:步骤251:获取载具的预定存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结构用于存放多个用户的待收发件,所述柜体结构包括:/n柜体主体(10),所述柜体主体(10)包括多个存储部(11),所述存储部(11)用于存放所述待收发件,多个所述存储部(11)分为多个存放组件,各个所述存放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部(11);多个所述存放组件与多个所述用户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存放组件用于存放相应的所述用户的所述待收发件;/n检测分配部件,设置在所述柜体主体(10)的录入区域(14)内,所述检测分配部件用于获取所述待收发件的存放信息,以在确定该待收发件所对应的用户后,根据所述存放信息打开与该待收发件相对应的所述存储部(11);/n其中,所述存放信息包括所述待收发件的体积信息和/或所述待收发件的重量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结构用于存放多个用户的待收发件,所述柜体结构包括:
柜体主体(10),所述柜体主体(10)包括多个存储部(11),所述存储部(11)用于存放所述待收发件,多个所述存储部(11)分为多个存放组件,各个所述存放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部(11);多个所述存放组件与多个所述用户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所述存放组件用于存放相应的所述用户的所述待收发件;
检测分配部件,设置在所述柜体主体(10)的录入区域(14)内,所述检测分配部件用于获取所述待收发件的存放信息,以在确定该待收发件所对应的用户后,根据所述存放信息打开与该待收发件相对应的所述存储部(11);
其中,所述存放信息包括所述待收发件的体积信息和/或所述待收发件的重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结构还包括载具(20),所述载具(2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装入所述存储部(11)的存储腔内或从所述存储部(11)内取出,以接收所述待收发件;
其中,所述载具(20)具有承载信息,当所述检测分配部件获取所述待收发件的存放信息后,将所述存放信息与所述待收发件相对应的存储部(11)内的载具(20)的所述承载信息相比较,以在所述存放信息与所述承载信息相匹配时打开该存储部(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积信息为所述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所述承载信息包括所述载具(20)的剩余存放体积,所述录入区域(14)内设置有第一操作区(141),所述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
第一体积检测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操作区(141)内,以检测所述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
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体积检测件(31)连接,以接收所述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并与相应的所述存储部(11)内的载具(20)的所述剩余存放体积相比较,当所述剩余存放体积大于该待收发件的实际体积时,所述控制装置打开所述存储部(11),以使所述待收发件放置在所述载具(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体积检测件(31)为摄像头或至少一个红外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载具(20)的预定存放体积与存放在该载具(20)内的所述待收发件的实际存放体积之间的差值,以获取所述剩余存放体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
第二体积检测件,设置在所述载具(20)上,以检测所述载具(20)内的所述剩余存放体积;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体积检测件连接,以获取所述第二体积检测件检测到的所述剩余存放体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体积检测件为摄像头或至少一个红外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信息为所述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所述承载信息包括所述载具(20)的剩余存放重量,所述录入区域内设置有第一操作区(141),所述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
第一重力检测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操作区(141)的底部,以检测所述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
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重力检测件连接,以接所述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并与相应的所述存储部(11)内的载具(20)的所述剩余存放重量相比较,当所述载具(20)的所述剩余存放重量大于该待收发件的实际重量时,所述控制装置打开所述存储部(11),以使所述待收发件放置在所述载具(2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力检测件为重力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分配部件还包括第二重力检测件,所述第二重力检测件设置在所述存储部(11)内,以检测所述载具(20)的实时重量;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二重力检测件连接,以获取所述实时重量;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载具(20)的预定存放重量与所述实时重量之间的差值,以获取所述剩余存放重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重力检测件为重力传感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计时模块,以在所述控制装置获取的所述载具的所述实时重量减小时,所述计时模块开始计时,并在计时超过预定时间时所述计时模块报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录入区域(14)内设置有第一操作区(141),所述柜体结构还包括:
扫码器(32),所述扫码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致行慕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