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片是用于粘接于金属板来增强金属板的增强片,所述增强片具备含有树脂及填充材料的芯材层、和配置于芯材层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表层,芯材层中的填充材料的含有比例为15质量%以上且小于85质量%,表层中层叠有多个单向纤维树脂复合片。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einforcing sheet, reinforcing member, reinforcing kit, reinforcing sheet and reinforcing me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增强片、增强构件、增强套件、增强片的制造方法及增强构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强片、增强构件、增强套件、增强片的制造方法及增强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利用增强片对用于各种工业制品的金属板进行增强的方法。作为这种增强片,例如提出了一种钢板增强片,其具备玻璃布和层叠在玻璃布上的热固化性树脂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增强片通过将热固化性树脂层贴付于钢板后、将热固化性树脂层加热固化来增强钢板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583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近年来,期望使用于各种工业制品的金属板的薄壁化。特别是对于汽车等输送机械,为了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期望实现金属板的薄壁化,期望实现输送机械的轻质化。但是,存在若使金属板薄壁化则强度变得不充分的情况。因此,研究了使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钢板增强片增强金属板的方案,但是对于输送机械等各种工业制品而言,存在要求进一步提高专利文献1记载的钢板增强片对金属板的增强性的情况。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可以实现对金属板的增强性提高的增强片、增强构件、增强套件、增强片的制造方法及增强构件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1]包括一种增强片,其是用于粘接于金属板而增强所述金属板的增强片,所述增强片具备:含有树脂及填充材料的芯材层、和配置在所述芯材层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表层,所述芯材层中的所述填充材料的含有比例为15质量%以上且小于85质量%,所述表层中层叠有多个单向纤维树脂复合片。本专利技术[2]包括上述[1]所述的增强片,其中,所述芯材层的杨氏模量为600MPa以上。本专利技术[3]包括上述[1]或[2]所述的增强片,所述多个单向纤维树脂复合片各自含有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和热固化性树脂。本专利技术[4]包括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片,其中,所述芯材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表层的厚度的比例为0.01以上且50以下。本专利技术[5]包括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片,其还具备粘接剂层,所述粘接剂层配置在所述芯材层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本专利技术[6]包括一种增强构件,具备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片、和被所述增强片增强的金属板。本专利技术[7]包括一种增强套件,其是用于粘接于金属板而增强所述金属板的增强套件,所述增强套件具备芯材层和表层,所述芯材层含有树脂及填充材料,且所述填充材料的含有比例为15质量%以上且小于85质量%,所述表层中层叠有多个单向纤维树脂复合片。本专利技术[8]包括一种增强片的制造方法,其是用于粘接于金属板而增强所述金属板的增强片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准备芯材层的工序,所述芯材层含有树脂及填充材料,且所述填充材料的含有比例为15质量%以上且小于85质量%;准备表层的工序,所述表层中层叠有多个单向纤维树脂复合片;和将所述表层贴付于所述芯材层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工序。本专利技术[9]包括一种增强构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增强片的工序,所述增强片具备芯材层和配置在所述芯材层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表层,所示芯材层含有树脂及填充材料,且所述填充材料的含有比例为15质量%以上且小于85质量%,所述表层中层叠有多个单向纤维树脂复合片;和将所述增强片贴付于金属板而增强所述金属板的工序。本专利技术[10]包括一种增强构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芯材层贴付于金属板的工序,所述芯材层含有树脂及填充材料,且所述填充材料的含有比例为15质量%以上且小于85质量%;和在所述芯材层的与所述金属板相反侧的面上贴付表层而增强所述金属板的工序,所述表层中层叠有多个单向纤维树脂复合片。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增强片及增强套件具备层叠有多个单向纤维树脂复合片的表层。因此,与增强片及增强套件具备表层为玻璃布的表层的情况相比,可以实现针对金属板的增强片及增强套件的增强性的提高。其结果是,可以实现被增强片或增强套件增强的金属板(增强构件)的强度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增强构件具备上述增强片、和被增强片增强的金属板。因此,可以实现增强构件的强度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增强片的制造方法通过将表层贴付于芯材层来制造上述增强片。因此,为简便的方法,且可以顺利地制造上述增强片。本专利技术的增强构件的制造方法通过在金属板贴付上述增强片、或在金属板上贴付芯材层、然后在芯材层上贴付表层来制造上述增强构件。因此,为简便的方法,且可以顺利地制造上述增强构件。附图说明图1:图1A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增强片的第1实施方式的侧向剖视图。图1B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增强构件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示出将图1A所示的增强片贴付于金属板的工序。图1C示出继图1B之后而使粘接剂层固化、并根据需要而使芯材树脂及表层树脂固化的工序。图2为图1A所示的表层的分解立体图。图3:图3A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增强构件的制造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示出在金属板上形成粘接剂层的工序。图3B示出继图3A之后而在粘接剂层上贴付芯材层的工序。图3C示出继图3B之后而在芯材层上贴付表层的工序。图4:图4A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增强片的第2实施方式的侧向剖视图。图4B示出将图4A所示的增强片粘接于金属板的状态。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增强套件的一实施方式的侧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1.增强片参照图1A~图2,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增强片的第1实施方式的增强片1进行说明。如图1A所示,增强片1具有平板形状,具体而言具有规定的厚度,增强片1沿着与上述厚度方向正交的规定方向延伸,且具有平坦的表面及平坦的背面。图1A中,纸面的上下方向为增强片1的厚度方向。纸面上侧为厚度方向的一侧,纸面下侧为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图1A中,纸面的左右方向为增强片1的第1面方向(与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纸面右侧为第1面方向的一侧,纸面左侧为第1面方向的另一侧。图1A中,纸厚方向为增强片1的第2面方向(与厚度方向及第1面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纸面的近前侧为第2面方向的一侧,纸面里侧为第2面方向的另一侧。增强片1是用于粘接于金属板6而增强金属板6的构件。增强片1具备芯材层2、配置在芯材层2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表层3、和配置在芯材层2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粘接剂层4。也即,粘接剂层4、芯材层2及表层3从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向一侧依次层叠。另外,粘接剂层4上优选可剥离地贴合有脱模层5。将粘接剂层4上贴合有脱模层5的增强片1记作带脱模层的增强片1A,以区别于不具有脱模层5的增强片1。芯材层2被配置在表层3与粘接剂层4之间。芯材层2具有薄层形状,具体而言,芯材层2具有规定的厚度、沿着与上述厚度方向正交的规定方向延伸、且具有平坦的表面(厚度方向的一面)及平坦的背面(厚度方向的另一面)。芯材层2含有树脂及填充材料。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芯材层2所含有的树脂记作芯材树脂。另外,图1A中示出将芯材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片,其特征在于,是用于粘接于金属板而增强所述金属板的增强片,所述增强片具备:/n含有树脂及填充材料的芯材层、和/n配置在所述芯材层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表层,/n所述芯材层中的所述填充材料的含有比例为15质量%以上且小于85质量%,/n所述表层中层叠有多个单向纤维树脂复合片。/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9 JP 2017-1912871.一种增强片,其特征在于,是用于粘接于金属板而增强所述金属板的增强片,所述增强片具备:
含有树脂及填充材料的芯材层、和
配置在所述芯材层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表层,
所述芯材层中的所述填充材料的含有比例为15质量%以上且小于85质量%,
所述表层中层叠有多个单向纤维树脂复合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层的杨氏模量为600MPa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向纤维树脂复合片各自含有碳纤维或玻璃纤维、以及热固化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表层的厚度的比例为0.01以上且5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片,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粘接剂层,
所述粘接剂层配置在所述芯材层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
6.一种增强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片、和
被所述增强片增强的金属板。
7.一种增强套件,其特征在于,是用于粘接于金属板而增强所述金属板的增强套件,
所述增强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家一浩,古曾将嗣,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