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球型万向转动阻尼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104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球型万向转动阻尼支座,包括:竖向受力构件,其上可拆卸连接有外侧钢件,所述外侧钢件中部设置有半球形凹槽,所述半球形凹槽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层;多个聚四氟乙烯垫板,其一个面通过环氧树脂等距排列粘结在橡胶层的面上;球形底座,其下端为圆形,且位于半球形凹槽内,所述球形底座位于球形凹槽中的部分与多个聚四氟乙烯垫板可滑动接触,所述球形底座的上端为平面,且位于半球形凹槽外部;空心钢球,其与球形底座上端的平面固定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球型万向转动阻尼支座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适应性强,通过调整橡胶层的厚度可适应不同性能的要求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球型万向转动阻尼支座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中大跨空间结构减震耗能
,具体涉及一种双球型万向转动阻尼支座。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国内外,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建筑师的重视。目前,网壳结构的跨度越来越大,随着跨度的加大必然引起屋盖自重的增加,在曲面网壳结构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是大跨度曲面结构具有很大的水平推力,下部结构往往难以承受,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地震区,需要考虑到地震作用的影响。而大量的震害研究表明,采用合理的支座形式,可以显著降低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的地震响应,减小结构的损伤破坏。性能优良的支座允许有一定的线位移、角位移,或两者兼有,以缓解巨大的水平推力,减少对下部结构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降低工程造价。随着阻尼支座的不断深入研究,将其应用于网架、膜结构、穹顶等大跨结构,从结构抗震的角度来研究、设计阻尼支座,并考虑阻尼支座的抗震耗能性能,从而设计空间受力合理的结构,将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球型万向转动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竖向受力构件,其上可拆卸连接有外侧钢件,所述外侧钢件中部设置有半球形凹槽,所述半球形凹槽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层;/n多个聚四氟乙烯垫板,其一个面通过环氧树脂等距排列粘结在橡胶层的面上;/n球形底座,其下端为圆形,且位于半球形凹槽内,所述球形底座位于半球形凹槽中的部分与多个聚四氟乙烯垫板可滑动接触,所述球形底座的上端为平面,且位于球形凹槽外部;/n空心钢球,其下端为平面,上端为球面,所述空心钢球通过下端的平面与球形底座上端的平面固定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球型万向转动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向受力构件,其上可拆卸连接有外侧钢件,所述外侧钢件中部设置有半球形凹槽,所述半球形凹槽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层;
多个聚四氟乙烯垫板,其一个面通过环氧树脂等距排列粘结在橡胶层的面上;
球形底座,其下端为圆形,且位于半球形凹槽内,所述球形底座位于半球形凹槽中的部分与多个聚四氟乙烯垫板可滑动接触,所述球形底座的上端为平面,且位于球形凹槽外部;
空心钢球,其下端为平面,上端为球面,所述空心钢球通过下端的平面与球形底座上端的平面固定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球型万向转动阻尼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受力构件与外侧钢件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所述竖向受力构件上对称设置有固定螺栓杆和与固定螺栓杆相匹配的螺帽和垫圈,所述外侧钢件相对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雷劲松郭玉童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