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剪切屈服型钢管混凝土隔振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减震、抗震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剪切屈服型钢管混凝土隔振支座。
技术介绍
结构隔震体系是在下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建筑物之间设置一层柔性隔振层,隔离地震能量的传递,减小上部建筑物的地震反应,目前结构隔振体系常用的隔振支座多为夹层橡胶垫支座(层叠钢板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夹层橡胶垫支座通过薄橡胶片与薄钢板层叠,在高温高压下整体硫化而成,铅芯橡胶支座在此基础上,在夹层中开洞插入铅芯来提升竖向刚度。但是这两种支座的隔振性能多取决于钢板与橡胶板的粘合性能,工艺要求高,具有毒性,不利于环保,并且橡胶隔振器受温度、空气等影响较大,抗拉性能差,易出现老化现象,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对环境友好、持久耐用、造价低、施工方便及隔振性能良好的隔振支座。该支座的竖向承载力及轴向刚度由混凝土提供,且通过变截面钢管削弱层水平刚度的减小来提供塑性水平位移从而产生剪切屈服的效果,使地震的水平位移大部分集中于隔振层,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剪切屈服型钢管混凝土隔振支座,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通过高强螺栓与上部建筑物连接,所述下连接板通过螺栓孔及相应螺栓与下部建筑物基础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之间设有变截面钢管,所述上连接板上预留有灌注孔,所述变截面钢管内部通过灌注孔填充有混凝土。进一步的,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剪切屈服型钢管混凝土隔振支座,包括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所述上连接板(1)通过高强螺栓(3)与上部建筑物连接,所述下连接板(2)通过螺栓孔(21)及相应螺栓与下部建筑物基础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2)之间设有变截面钢管(4),所述上连接板(1)上预留有灌注孔(12),所述变截面钢管(4)内部通过灌注孔(12)填充有混凝土(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剪切屈服型钢管混凝土隔振支座,包括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所述上连接板(1)通过高强螺栓(3)与上部建筑物连接,所述下连接板(2)通过螺栓孔(21)及相应螺栓与下部建筑物基础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1)与下连接板(2)之间设有变截面钢管(4),所述上连接板(1)上预留有灌注孔(12),所述变截面钢管(4)内部通过灌注孔(12)填充有混凝土(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切屈服型钢管混凝土隔振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钢管(4)由若干个削弱截面段(41)和若干个加强截面段(42)堆叠连接组成,以削弱截面段(41)产生塑性变形提供水平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华,胡月华,闵益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