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05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包括基础墙和基础墙围成的若干个空腔,所述空腔底部铺有基层,与一个空腔对应的基础墙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所述空腔通过换气口与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基础墙上开通的换气口连通相邻的各个空腔,再将各空腔与外部空气连通,在房屋需要保温时,封堵住基础墙与外部连通的换气口,使得空气储存在空腔中,由于空气在不流动的情况下,导热系数极低,能够避免房屋的热量从基础底座处流失,在提高房屋保温效果的同时,降低房屋能耗,而在房屋需要散热时,通过与外部空气连通的换气口交换空腔中的空气,使房屋底部的空气不断流动,带走房屋产生的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其中,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在装配预制构件时,需要在地面上通过混凝土浇筑出建筑基础,为预制构件提供安装基础,但是,现有的混凝土基础保温散热效果较差,不利于建筑整体节能减耗,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该基础底座在房屋需要保温时,封堵住基础墙与外部连通的换气口,使得空气储存在空腔中,由于空气在不流动的情况下,导热系数极低,能够避免房屋的热量从基础底座处流失,在提高房屋保温效果的同时,降低房屋能耗,而在房屋需要散热时,通过与外部空气连通的换气口交换空腔中的空气,使房屋底部的空气不断流动,带走房屋产生的热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包括基础墙和基础墙围成的若干个空腔,所述空腔底部铺有基层,与一个空腔对应的基础墙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所述空腔通过换气口与外部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换气口设置为换气凹槽,此换气凹槽开于基础墙顶面。2.上述方案中,所述换气口设置为换气通孔,此换气通孔开于基础墙侧壁的顶端。3.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础墙为条形基础,此条形基础的底端嵌于地面并与基层分体设置。4.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础墙与基层一体设置。5.上述方案中,所述换气口处安装有百叶窗。6.上述方案中,所述换气口处安装有换气风机。7.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础墙处设置有地脚螺栓。8.上述方案中,所述基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垫层、聚乙烯薄膜和压光混凝土层。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其包括基础墙和基础墙围成的若干个空腔,所述空腔底部铺有基层,与一个空腔对应的基础墙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此换气口与相邻空腔连通或与外部连通,通过基础墙上开通的换气口连通相邻的各个空腔,再将各空腔与外部空气连通,在房屋需要保温时,封堵住基础墙与外部连通的换气口,使得空气储存在空腔中,由于空气在不流动的情况下,导热系数极低,能够避免房屋的热量从基础底座处流失,在提高房屋保温效果的同时,降低房屋能耗,而在房屋需要散热时,通过与外部空气连通的换气口交换空腔中的空气,使房屋底部的空气不断流动,带走房屋产生的热量。2、本技术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其换气口处安装有百叶窗,通过百叶窗的开关,灵活调节换气口的通必,十分方便;其换气口处安装有换气风机,在需要散热时,通过换气风机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增强散热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实施例1中条形基础处换气口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实施例2中条形基础处换气口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基层结构示意图。以下附图中:1、基础墙;101、条形基础;102、地脚螺栓;2、空腔;3、基层;301、碎石垫层;302、聚乙烯薄膜;303、压光混凝土层;4、换气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参照附图1、附图2和附图4,包括基础墙1和基础墙1围成的若干个空腔2,所述空腔2底部铺有基层3,与一个空腔2对应的基础墙1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4,所述空腔2通过换气口4与外部连通。上述换气口4设置为换气凹槽,此换气凹槽开于基础墙1顶面;上述基础墙1为条形基础101,此条形基础101的底端嵌于地面并与基层3分体设置;上述换气口4处安装有百叶窗;上述换气口4处安装有换气风机。上述基础墙1处设置有地脚螺栓102;上述基层3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垫层301、聚乙烯薄膜302和压光混凝土层303。实施例2: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参照附图1、附图3和附图4,包括基础墙1和基础墙1围成的若干个空腔2,所述空腔2底部铺有基层3,与一个空腔2对应的基础墙1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4,所述空腔2通过换气口4与外部连通。上述换气口4设置为换气通孔,此换气通孔开于基础墙1侧壁的顶端;上述基础墙1与基层3一体设置;上述换气口4处安装有换气风机。上述基础墙1处设置有地脚螺栓102;上述基层3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碎石垫层301、聚乙烯薄膜302和压光混凝土层303。采用上述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时,通过基础墙上开通的换气口连通相邻的各个空腔,再将各空腔与外部空气连通,在房屋需要保温时,封堵住基础墙与外部连通的换气口,使得空气储存在空腔中,由于空气在不流动的情况下,导热系数极低,能够避免房屋的热量从基础底座处流失,在提高房屋保温效果的同时,降低房屋能耗,而在房屋需要散热时,通过与外部空气连通的换气口交换空腔中的空气,使房屋底部的空气不断流动,带走房屋产生的热量;另外,通过百叶窗的开关,灵活调节换气口的通必,十分方便,通过换气风机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增强散热效果。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墙(1)和基础墙(1)围成的若干个空腔(2),所述空腔(2)底部铺有基层(3),与一个空腔(2)对应的基础墙(1)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4),所述空腔(2)通过换气口(4)与外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墙(1)和基础墙(1)围成的若干个空腔(2),所述空腔(2)底部铺有基层(3),与一个空腔(2)对应的基础墙(1)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4),所述空腔(2)通过换气口(4)与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口(4)设置为换气凹槽,此换气凹槽开于基础墙(1)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口(4)设置为换气通孔,此换气通孔开于基础墙(1)侧壁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基础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墙(1)为条形基础(101),此条形基础(101)的底端嵌于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迪钢姚子钟
申请(专利权)人:阳地钢上海装配式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