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489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包括基础底座、安装在基础底座上的楼盖和安装在楼盖上的墙体,所述基础底座包括基础墙和由基础墙围成的若干个空腔,与一个空腔对应的基础墙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所述空腔通过换气口与外部连通,所述楼盖包括边梁和架接于边梁之间的楼板梁,此边梁安装在基础墙顶面,所述楼板梁底端安装有U形隔热块,此U形隔热块的两侧板位于楼板梁的两侧,相邻所述楼板梁之间安装有第二保温板,此第二保温板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侧的侧板上,所述楼板梁和边梁上铺装有楼盖胶合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还能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的能源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属于半导体产品

技术介绍
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其中,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现有的基础底座保温隔热效果较差,而使得盖装其上的房屋主体的保温隔热效果受到影响,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该主体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还能有效降低装配式建筑的能源损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包括基础底座、安装在基础底座上的楼盖和安装在楼盖上的墙体,所述基础底座包括基础墙和由基础墙围成的若干个空腔,与一个空腔对应的基础墙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所述空腔通过换气口与外部连通,所述基础墙外周壁上安装有第一保温板,此第一保温板外侧固定有钢筋网,此钢筋网外侧铺有水泥砂浆层,所述第一保温板和水泥砂浆层上开有与换气口对应的让位通孔;<br>所述楼盖包括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底座(1)、安装在基础底座(1)上的楼盖(2)和安装在楼盖(2)上的墙体(3),所述基础底座(1)包括基础墙(11)和由基础墙(11)围成的若干个空腔(111),与一个空腔(111)对应的基础墙(11)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112),所述空腔(111)通过换气口(112)与外部连通,所述基础墙(11)外周壁上安装有第一保温板(12),此第一保温板(12)外侧固定有钢筋网(13),此钢筋网(13)外侧铺有水泥砂浆层(14),所述第一保温板(12)和水泥砂浆层(14)上开有与换气口(112)对应的让位通孔;/n所述楼盖(2)包括边梁(21)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底座(1)、安装在基础底座(1)上的楼盖(2)和安装在楼盖(2)上的墙体(3),所述基础底座(1)包括基础墙(11)和由基础墙(11)围成的若干个空腔(111),与一个空腔(111)对应的基础墙(11)上开有至少一个换气口(112),所述空腔(111)通过换气口(112)与外部连通,所述基础墙(11)外周壁上安装有第一保温板(12),此第一保温板(12)外侧固定有钢筋网(13),此钢筋网(13)外侧铺有水泥砂浆层(14),所述第一保温板(12)和水泥砂浆层(14)上开有与换气口(112)对应的让位通孔;
所述楼盖(2)包括边梁(21)和架接于边梁(21)之间的楼板梁(22),此边梁(21)安装在基础墙(11)顶面,所述楼板梁(22)底端安装有U形隔热块(23),此U形隔热块(23)的两侧板(231)位于楼板梁(22)的两侧,相邻所述楼板梁(22)之间安装有第二保温板(24),此第二保温板(24)两端分别搭接于两侧的侧板(231)上,所述楼板梁(22)和边梁(21)上铺装有楼盖胶合板(25);
所述墙体(3)包括墙体框架单元(4)和安装在墙体框架单元(4)外侧的墙板单元(5),所述墙体框架单元(4)包括U形底导梁(41)、墙柱(42)和U形顶导梁(43),所述U形底导梁(41)和U形顶导梁(43)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迪钢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阳地钢上海装配式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