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76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0:03
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属于河污治理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河底淤泥污染物多、毒性剧烈,干化后气味大、影响环境以及会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包括环形筏基以及多个首尾顺次相连并圆周均布固定在所述环形筏基上表面外圆周的单仓结构;所述单仓结构包括和所述环形筏基垂直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内弧面的两端并分别和连接板及环形筏基垂直的两个单筏栈片;相邻两个单仓结构中相邻的两个单筏栈片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单仓结构首尾顺次连接后,多个连接板形成整体的环形围墙。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获得的填筑结构中回填改良淤泥土壤结构,形成水中小岛;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形成植物生长环境交换系统。

Raft type island building fill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
本技术属于河污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技术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垃圾涌入河道,使得淤泥不断累积导致河床提高,库容减少,防洪排涝能力深受影响,汛期洪水泛滥直逼提防,极容易造成水患;而河底淤泥污染物含量普遍超高,污染环境,使得周边居住人民幸福感直线下降。为了改善河水水质,提高控洪能力,必须彻底清除河底淤泥。城市河流清淤考量颇多,例如,淤泥的安置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方式是将清出的淤泥置于小洼地,自然干化后供农业使用。但对于一些河段,如伊通河,河底的污染物多,毒性剧烈,干化后也无法供农业使用,而且淤泥发散刺鼻的异味,严重影响周围环境。传统方案无法解决该问题;其次,清淤时很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河底淤泥污染物多、毒性剧烈,干化后气味大、影响环境以及会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包括环形筏基以及多个首尾顺次相连并圆周均布固定在所述环形筏基上表面外圆周的单仓结构;所述单仓结构包括和所述环形筏基垂直的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内弧面的两端并分别和连接板及环形筏基垂直的两个单筏栈片;相邻两个单仓结构中相邻的两个单筏栈片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单仓结构首尾顺次连接后,多个连接板形成整体的环形围墙。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环形筏基的半径相同。所述单筏栈片和所述连接板接触面相对的一面为阶梯状阶梯,由下至上逐渐变小。每个所述单筏栈片上设置有沿环形筏基径向的排水孔。所述单筏栈片和连接板通过第一连接钢筋锚接。所述单筏栈片和连接板整体通过第二连接钢筋和环形筏基连接。所述环形筏基内配有加固钢筋。所述单筏栈片为河底淤泥脱水加固化剂形成的固化土、塑料板或木板加沥青土结构。所述围墙为河底淤泥脱水加固化剂形成的固化土、塑料板、或木板加沥青土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采用淤泥固化形成筑岛的结构,大大提高了淤泥利用率,固化后淤泥渗透系数小,强度高,不但作为筑岛结构主体,而且减少了淤泥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本技术采用围墙、单栈筏片、环形基础整体相连形式,施工时形成单仓结构填筑,有利于筑岛整体结构稳定,施工方案调整灵活,工程造价低,施工进度快。向本技术获得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中回填改良淤泥土壤结构,形成水中小岛;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形成植物生长环境交换系统。人工筑岛技术不仅能够解决淤泥处理问题,还能美化环境,变废为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中环形筏基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中单筏栈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中单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切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局部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回填土后结构示意图;其中:1、环形筏基,101、加固钢筋,2、单仓结构,201、连接板,202、单筏栈片,203、排水孔,3、围墙,4、第二连接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附图6,本技术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包括环形筏基1以及多个首尾顺次相连并圆周均布固定在所述环形筏基1上表面外圆周的单仓结构2;所述单仓结构2包括和所述环形筏基1垂直的连接板20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01内弧面的两端并分别和连接板201及环形筏基1垂直的两个单筏栈片202;相邻两个单仓结构2中相邻的两个单筏栈片202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单仓结构2首尾顺次连接后,多个连接板201形成整体的环形围墙3。所述连接板201为弧形板或直立板。所述连接板201和所述环形筏基1的半径相同。所述单筏栈片202和所述连接板201接触面相对的一面为阶梯状阶梯,由下至上逐渐变小。每个所述单筏栈片202上设置有沿环形筏基1径向的排水孔203。所述单筏栈片202和连接板201通过第一连接钢筋锚接。所述单筏栈片202和连接板201整体通过第二连接钢筋4和环形筏基1连接。所述环形筏基1内配有加固钢筋101。所述单筏栈片202为河底淤泥脱水加固化剂形成的固化土、塑料板或木板加沥青土结构。所述围墙3为河底淤泥脱水加固化剂形成的固化土、塑料板或木板加沥青土结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为:以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内伊通河为例,伊通河由于2010年局部节点河道未疏浚,导致节点上游落淤严重;又由于溢流坝上下游围堰未拆除,拦截河道,导致河道淤泥严重。淤泥不断累积使得河床提高,库容减少,防洪排涝能力深受影响,汛期洪水泛滥直逼提防,极容易造成水患;而且河底大量污染物的存在,导致水质恶化严重,令河岸周边居民苦不堪言,情况日益严重,急需清除河底淤泥。第一步、对筑岛位置进行确定。伊通河发源于吉林省伊通县内哈达林岭山脉青顶山北麓,流经长春市。年径流量约3.5亿—6亿立方米,流域面积8440平方公里,河长342.5公里,河道平均坡度0.3%,历年最高水深3米。第二步、基础开挖处理。伊通河淤泥层平均厚度0.5米,开挖至淤泥层低即可。根据对四化闸~一间堡铁路桥段底泥的取样检测,现状河道淤积严重,四化闸、一间堡铁路桥处淤泥深度约0.5米,中间两个检测点的淤积深度达1.0米。近年来,该段河道已完成整治,河道断面已达到设计要求,因此,本工程仅考虑污染层淤泥的清除,淤泥平均深度以0.8米计,预测清淤总量约137万m3。一间堡铁路桥~万宝闸,长约7.5公里,现状河道水面宽29米~162米,该段河道断面重新整治,规划断面宽150米,现状河道标高与设计河底标高的间距为-0.94米~1.28米。相比四化闸~一间堡铁路桥段,该段现状水面较窄,水流流速较大,一般来说,底泥淤泥较浅,污染层底泥平均深度以0.6米计。根据预测,污染层底泥总量约23万m3。综上所述,污染层底泥160万m3。清淤方式综合考虑选择干式清淤法清淤时先对河道进行截流,同时进行排水,将清淤河道积水基本排干,然后采用长臂式挖掘机沿河道两岸进行清淤。对伊通河来说,选择在冬季进行,冻土容易开挖且不易造成污染。第三步,单筏栈片202的设计以及淤泥的处理。对部分河段淤泥进行污染物监测,获得污染物含量对照表,参见附表一,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三级标准,局部地区“汞”超标。参照《中新天津生态城污染水体沉积物修复限值》(DB12/449-2013)中污染水体沉积物基本项目修复限值,总氮、总磷超标。通过采用高效物化凝聚剂技术对河道底泥进行无害化原位处理,对河道中底泥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进行螯合、固化;同时提高底泥ORP,在好氧环境中,底泥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筏基(1)以及多个首尾顺次相连并圆周均布固定在所述环形筏基(1)上表面外圆周的单仓结构(2);/n所述单仓结构(2)包括和所述环形筏基(1)垂直的连接板(20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01)内弧面的两端并分别和连接板(201)及环形筏基(1)垂直的两个单筏栈片(202);相邻两个单仓结构(2)中相邻的两个单筏栈片(202)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单仓结构(2)首尾顺次连接后,多个连接板(201)形成整体的环形围墙(3)。/n

【技术特征摘要】
1.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筏基(1)以及多个首尾顺次相连并圆周均布固定在所述环形筏基(1)上表面外圆周的单仓结构(2);
所述单仓结构(2)包括和所述环形筏基(1)垂直的连接板(201)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201)内弧面的两端并分别和连接板(201)及环形筏基(1)垂直的两个单筏栈片(202);相邻两个单仓结构(2)中相邻的两个单筏栈片(202)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单仓结构(2)首尾顺次连接后,多个连接板(201)形成整体的环形围墙(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01)和所述环形筏基(1)的半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筏栈片(202)和所述连接板(201)接触面相对的一面为阶梯状阶梯,由下至上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筏基式筑岛填筑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