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君专利>正文

高效空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52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效空气冷却器,包括壳体[1]、换热管[3]、翅片[2],其特征在于:翅片[2]上交叉排列管孔[5],管孔[5]之间有电炉丝孔[4]和凸台[6],换热管[3]横截面尺寸小于管孔[5]尺寸,换热管[3]穿入翅片[2]的管孔中胀接或热浸锌成为一体。(*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是空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空气冷却器是冷库、冷藏、速冻、保鲜货物的主要设备,以往常用的空气冷却器换热管外侧用绕片式,其传热效率低,浪费能源,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投资多,也有少数采用翅片式,传热效率有所提高,但仍不是特别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体积小巧、成本低的高效空气冷却器。具体方案是高效空气冷却器包括壳体、换热管、翅片,其特征在于翅片上交叉排列管孔,管孔之间有电炉丝孔和凸台。换热管横截面尺寸小于管孔尺寸,换热管穿入翅片的管孔中胀接或热浸锌成为一体。所述的凸台为棱形凸台。本技术的优点是翅片与换热管接触紧密,热阻小,凸台增大换热面积,形状合理易于加工,设有电炉丝孔采用电除霜方便易行,另外本技术体积小,成本低、可以是各种形式。初步比较同管数不同形式换热片的空气冷却器,本技术比绕片式空气冷却器换热率提高30~35%。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吊顶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落地式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翅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平口式翅片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胀开式翅片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I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吊顶式高效空气冷却器,包括壳体1、换热管3、翅片2,翅片2采用0.3mm薄片铝制成的平口式翅片(如图4所示),若是大型空气冷却器,可以采用胀开式翅片(如图5所示),翅片2上面交叉排列有圆形管孔5,管孔5之间有圆形电炉丝孔4和凸台6,电炉丝孔4内装绝缘瓷管,绝缘瓷管内有电阻丝用于电加热除霜,凸台6形状为棱形,可以一次冲压成形,加工简单,换热管3也为铝管,槽截面尺寸小于管孔5尺寸,换热管3穿入管孔5中,用机械胀扩管设备使换热管3径向扩大,将翅片2与换热管3紧密牢固连接。换热管与翅片接触热阻小,传热效果良好。实施例2如图2所示,落地式空气冷却器,包括壳体1、换热管3、翅片2,翅片2采用0.25mm钢片,上面交叉排列有管孔5,管孔5之间有电炉丝孔4和凸台6,凸台6形状为波形,也可以是棱形,都比较容易加工,换热管3为钢管排管,与翅片2套合成一体,经试压后整体热浸锌处理,紧密连接成为一体,防腐性能好、传热效率高、节能、节约占地面积。权利要求1.高效空气冷却器,包括壳体、换热管、翅片,其特征在于翅片上交叉排列管孔,管孔之间有电炉丝孔和凸台,换热管横截面尺寸小于管孔尺寸,换热管穿入翅片的管孔中胀接或热浸锌成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为棱形凸台。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尤其是空气冷却器。高效空气冷却器包括壳体、换热管、翅片,其特征在于翅片上交叉排列管孔,管孔之间有电炉丝孔和凸台。换热管横截面尺寸小于管孔尺寸,换热管穿入翅片的管孔中胀接或热浸锌成为一体。本技术翅片与换热管接触紧密,热阻小,凸台增大换热面积,形状易于加工,设有电炉丝孔采用电除霜方便易行,另外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形式多样的特点。初步比较同管数不同形式换热片的空气冷却器,本技术比绕片式空气冷却器换热率提高30~35%。文档编号F24F13/30GK2566164SQ0227448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袁君 申请人:袁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君
申请(专利权)人:袁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