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壁板横梁、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430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前壁板横梁、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该前壁板横梁包括横梁本体以及由所述横梁本体后侧上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的横梁翻边,所述横梁翻边用于与前壁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本体包括方形框体以及连接在所述方形框体内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将所述方形框体的内腔分割成上腔体以及下腔体,所述横梁本体用于与前壁板下部连接板固定连接。该前壁板横梁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通过采用铝制前壁板横梁,可减少车身的重量,实现车身的轻量化。

Front wall crossbeam, body front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壁板横梁、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身
,特别是涉及一种前壁板横梁、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车身是车辆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各种各样的骨架件和板件通过焊接拼装而成,在车辆构造中,前壁板横梁对于加强车体前壁板结构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前壁板横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前壁板横梁一般采用钢制冲压件,通过点焊的方式与前壁板进行连接,无法适用于铝制车身,且不利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2)前壁板横梁与左纵梁接头及右纵梁接头之间仅通过SPR(Self-PiercingRiveting,自冲铆接工艺)或者FDS(FlowDrillScrew,热熔自攻丝)进行连接,不利于保证连接强度,同时不利于保证车身的弯扭刚度及碰撞性能。(3)前壁板横梁的连接一般采用单层连接,未考虑生产线的布置,不利于节约生产线共线要求,不利于节约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前壁板横梁无法适用于铝制车身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前壁板横梁、车身前部结构及汽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壁板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本体以及由所述横梁本体后侧上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的横梁翻边,所述横梁翻边用于与前壁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本体包括方形框体以及连接在所述方形框体内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将所述方形框体的内腔分割成上腔体以及下腔体,所述横梁本体用于与前壁板下部连接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壁板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本体以及由所述横梁本体后侧上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的横梁翻边,所述横梁翻边用于与前壁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本体包括方形框体以及连接在所述方形框体内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将所述方形框体的内腔分割成上腔体以及下腔体,所述横梁本体用于与前壁板下部连接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壁板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体包括第一纵板、第二纵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板的上侧边沿与所述第二纵板的上侧边沿之间的第一横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板的下侧边沿与所述第二纵板的下侧边沿之间的第二横板,所述加强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板与所述第二纵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二横板之间,所述第一纵板位于所述第二纵板的后侧,所述第一纵板的上边沿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横梁翻边,所述第一纵板用于与前壁板下部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上腔体形成在所述第一纵板、第一横板、第二纵板以及加强板之间,所述下腔体形成在所述第一纵板、第二横板、第二纵板以及加强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壁板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板包括上纵板以及下纵板,所述上纵板的下侧边沿与所述下纵板的上侧边沿相接,所述第一横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板的上侧边沿与上纵板的上侧边沿之间,所述第二横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板的下侧边沿与下纵板的下侧边沿之间,所述加强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板与所述上纵板的下侧边沿之间;
所述下纵板的上侧边沿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下纵板的下侧边沿的前侧;
所述上腔体形成在所述第一纵板、第一横板、上纵板以及加强板之间,所述下腔体形成在所述第一纵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枫游洁吴纯福耿富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