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17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其包括依次层叠固定连接的转接板、水箱框架安装板、前机舱纵梁安装垫板和前机舱纵梁连接板;转接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水箱框架安装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定位孔贯通的第二定位孔,转接板的中部设有与前防撞梁吸能盒定位的通孔;水箱框架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及沿安装板本体宽度方向的一端垂直连接的侧板,侧板向远离前机舱纵梁安装垫板的方向延伸,水箱框架上设有与第三定位孔适配的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散定位点的方式确定前防撞梁和水箱框架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水箱框架总成的高质量高精度定位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前端模块是集汽车水箱框架总成、散热系统及防撞梁总成等为一体的总成结构,与发动机舱盖,翼子板,锁机构,大灯及前保险杠等都有装配关系,其位置精度的控制良好与否,直接影响整车外观品质,且一直以来都受到行业内外的高度重视。前端模块安装板分别固定与两前机舱纵梁的前端,用于将前机舱纵梁、水箱框架、前防撞梁连接固定,然而,现有的前端模块安装板相对于水箱框架、前防撞梁的定位精度较差,直接影响了汽车零部件的配合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端模块安装结构,解决现有的前端模块安装板相对于水箱框架、前防撞梁的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一种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包括依次层叠固定连接的转接板、水箱框架安装板、前机舱纵梁安装垫板和前机舱纵梁连接板;所述转接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水箱框架安装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贯通的第二定位孔,所述转接板的中部设有与前防撞梁吸能盒定位的通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固定连接的转接板、水箱框架安装板、前机舱纵梁安装垫板和前机舱纵梁连接板;/n所述转接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水箱框架安装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贯通的第二定位孔,所述转接板的中部设有与前防撞梁吸能盒定位的通孔;/n所述水箱框架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及沿所述安装板本体宽度方向的一端垂直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向远离所述前机舱纵梁安装垫板的方向延伸,所述侧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用于与水箱框架定位的第三定位孔,所述水箱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定位孔适配的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固定连接的转接板、水箱框架安装板、前机舱纵梁安装垫板和前机舱纵梁连接板;
所述转接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水箱框架安装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贯通的第二定位孔,所述转接板的中部设有与前防撞梁吸能盒定位的通孔;
所述水箱框架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及沿所述安装板本体宽度方向的一端垂直连接的侧板,所述侧板向远离所述前机舱纵梁安装垫板的方向延伸,所述侧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用于与水箱框架定位的第三定位孔,所述水箱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定位孔适配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上设有将所述转接板固定在所述前机舱纵梁安装垫板上的第一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模块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螺纹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何伟力邬云峰周桂林温锦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