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在机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6424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在机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数控机床的主轴上安装一种以长度测量传感器为核心的检测装置,使其与被测零件的被侧面法向触测,检测装置能够实时地传输测量结果回上位机,实现在线连续测量。该检测装置安装在主轴上类似于一把加工用的刀具,可以按加工零件的NC程序给定的轨迹在零件加工面上进行连续采样检测,采样结果即是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在机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测量
,具体的说,是一种机加零件型面形位误差在机连续精确的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大量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如何高效、便捷、精确的进行零件形位公差的检测,是获取产品加工质量情况的关键。现有数控加工零件型面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有:第一类是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是一种离开加工机床的测量方法。三坐标测量机使用3D测头对被测目标进行测量。使用3D测头在被测实体上逐个采点,获取被测点的坐标值,通过实测点与理论值之差来评价被测目标的误差。使用3D测头逐点测量零件型面,采点效率很低,如果测量型面上点位数量越多,则测量效率越低;同时这种测量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二次装夹的误差,也易对工件造成损伤,如划伤表面、工艺变形等;且对测量环境要求高,测量成本高,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类是视觉测量法。视觉测量技术是以计算机视觉为基础,结合光、电、机应用的一种新兴测量技术。该方法在测量过程中,由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束在被测型面实体上形成一个亮的光斑,经成像物镜将该光斑成像到光电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在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检测装置(17)实现,所述检测装置(17)可与机床的主轴(19)连接,实现对加工零件的在机检测,所述检测装置(17)包括检测装置探头(1)和长度测量传感器(18),所述长度测量传感器(18)包括腔体一(2)、装置上盖板(3)、容栅一极板A(4)、腔体二(5)、装置后盖(6)、电池盒(7)、限位卡环(8)、容栅一极板B(9)、测量杆(10)、弹簧(11)、装置体(12)、上盖板固定螺钉(13)、通信模块(14)、弹簧固定杆(15)、容栅一极板B平衡杆(16),其中:/n所述容栅一极板A(4)、容栅一极板B(9)、测量杆(10)和弹簧(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在机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检测装置(17)实现,所述检测装置(17)可与机床的主轴(19)连接,实现对加工零件的在机检测,所述检测装置(17)包括检测装置探头(1)和长度测量传感器(18),所述长度测量传感器(18)包括腔体一(2)、装置上盖板(3)、容栅一极板A(4)、腔体二(5)、装置后盖(6)、电池盒(7)、限位卡环(8)、容栅一极板B(9)、测量杆(10)、弹簧(11)、装置体(12)、上盖板固定螺钉(13)、通信模块(14)、弹簧固定杆(15)、容栅一极板B平衡杆(16),其中:
所述容栅一极板A(4)、容栅一极板B(9)、测量杆(10)和弹簧(11)位于腔体一(2)之中并共同构成容栅动尺,所述检测装置探头(1)与测量杆(10)向外一端相连接,所述测量杆(10)向内一端固定在腔体一(2)与腔体二(5)之间的固定端中;
所述电池盒(7)位于腔体二(5)内,贴于腔体二(5)空间下部的装置体(12)处;
所述通信模块(14)与所述固定端一样位于腔体一(2)和腔体二(5)之间,贴合在长度测量传感器(18)内部空间下部装置体(12)处;
所述装置上盖板(3)位于腔体一(2)和腔体二(5)上方,盖住长度测量传感器(18)内部空间,装置上盖板(3)外部有上盖板固定螺钉(13),用于固定装置上盖板(3)与装置体(12);
所述容栅动尺上有容栅一极板B平衡板(16),与弹簧(11)连接处有弹簧固定杆(15);
所述装置后盖(6)位于长度测量传感器(18)远离检测装置探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继明邓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