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喷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39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包括水泵、管道支架和一个或多个增压喷水枪头,所述管道支架是由镀锌钢管、弯管和管道接头拼接而成、且相互连通的支架,管道支架的进水端通过软管与置于沉淀池的水泵连接,在管道支架的上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喷水臂,在每个喷水臂出水口设有消防水带接头,每个增压喷水枪头对应与每个喷水臂上的消防水带接头连接;在水泵的作用下控制水流进入每个喷水臂,并通过每个喷水臂上的增压喷水枪头喷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组装快捷,可多次利用有效的节约成本造价;既能满足治污减霾要求,又满足了消防要求,一物多用,省去了传统洗车机和消防柜分开安装费用及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喷水装置
本技术涉施工领域的环保安全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城市建设施工工地中,既可以洗车又可以作为消防装置的施工用多功能喷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如今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推动下,各大城市不断的放宽人才引进政策,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压力加剧,目前我国城市住房建设以及地下轨道交通迅速发展,不断提高城市基建发展速度和地下空间的利用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质量(速度、灵活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将有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快、增多,另一方面地铁作为现代城市缓解居民出行压力的重要交通工具,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异常广阔。在各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中,不管是商业圈还是住宅区,还是地铁建设都已经大规模筹划中。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会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建设材料较多,容易引起火灾。不同城市对施工要求不同,但是近几年,各城市政府对环境要求不断提高,不管是环境还是火灾,对发生事故单位处罚力度不断加大,故每一个建设工地都有洗车机、消防柜、灭火器等设备,形成了建设工地的一种标配。目前建设工地均安装传统的洗车机以及消防柜,传统洗车机需要破除地面,并开挖,后安装洗车机,设备价格昂贵,宽度仅为车宽,容易被车挂坏,安装工序繁琐,且费用高。传统消防柜中有消防铲、消防桶,当发生火灾时,小火可使用灭火器、消防铲、消防桶,但是效率较低,若遇大火,消防铲、消防桶就显得杯水车薪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施工工地中,具有洗车和消防功能的多功能喷水装置,该喷水装置采用管道及管道接头组装而成,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组装方便,既可以作为施工工地中的洗车机,又可以用来作为施工工地中消防装置,一物两用,可以节约传统洗车机和消防柜分开安装费用、成本及施工场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一种多功能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包括水泵、管道支架和一个或多个增压喷水枪头,所述管道支架是由镀锌钢管、弯管和管道接头拼接而成、且相互连通的支架,管道支架的进水端通过软管与置于沉淀池的水泵连接,在管道支架的上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喷水臂,在每个喷水臂出水口设有消防水带接头,每个增压喷水枪头对应与每个喷水臂上的消防水带接头连接;在水泵的作用下控制水流进入每个喷水臂,并通过每个喷水臂上的增压喷水枪头喷水。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功能喷水装置还包括喷水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设置在管道支架上的红外感应器和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盒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盒的信号输出端与水泵和报警器的控制端连接。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管道支架包括一个或多个弯管支座、管道下支架和管道上支架,一个或多个弯管支座通过管道下支架与管道上支架连通,在其中一个弯管支座或每个弯管支座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喷水臂设置在管道上支架上。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管道支架底部设有安装底板,一个或多个弯管支座固定焊接在安装底板上,并在安装底板对应进水口的位置开设有软管连接口;所述管道支架通过安装底板固定安装在沉淀池的上方,其软管一端与置于沉淀池内的水泵出水管连接,另一端通过软管连接口与设置在弯管支座上的进水口连接。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多功能喷水装置还包括消防水带,在管道下支架上设有消防水带收卷轮,所述消防水带收卷在消防水带收卷轮上。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报警器设置在管道支架的顶部,为声鸣报警器或灯光报警器或两者结合。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管道支架是由镀锌钢管、弯管和管道接头拼接而成的半蹲式“机器人”型支架,包括两个弯管支座、两个1字型管道下支架和一个方形的管道上支架,每个弯管支座是由两个90°弯头通过镀锌钢管连接而成,两个弯管支座相对设置形成“机器人”型管道支架的两只脚部;每个1字型管道下支架下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弯管支座中部连通,上端分别通过45°弯头与管道上支架连通,形成“机器人”型管道支架的两条腿部;方形的管道上支架形成“机器人”型管道支架的身体,并在管道上支架的两侧分别连通一个喷水臂,形成“机器人”型管道支架的两条手臂;在管道上支架上部中间位置设有由喇叭和闪爆灯组成报警器,形成“机器人”型管道支架的头部。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泵采用规格为7.5kw的水泵,设有一个或多个,当设有多个水泵时,每个水泵采用单独的控制阀控制,或多个水泵通过一个控制阀控同时控制。本技术的水泵和报警器同时工作,即水泵启动时,所示装置开始运行清洗或者灭火工作,同时报警器启动,警示人员请勿靠近。本技术采用管道、弯头和三通组成外形类似机器人的喷水机构,该喷水装置材料单一、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组装快捷,可多次利用有效的节约成本造价;该装置拆装方便,可以直接拆线后整体搬运,方便存放机转移;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自动感应启动,也手动使用,不会浪费水资源,可以清洁所经过车辆,还可以实现长距离灭火及清洗,既能满足治污减霾要求,又满足了消防要求,一物多用,省去了传统洗车机和消防柜分开安装费用及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消防用的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的洗车用的安装平面图;图中:1—沉淀池,2—水泵,3—软管,4—红外感应器,5—报警器,6—控制盒,7—喷水臂,8—弯管支座,9—管道下支架,10—管道上支架,11—消防水带收卷轮,12—消防水带接头,13—安装底板,14—消防水带,15—增压喷水枪头,16—信号线,17—漏水孔,18—防滑钢筋,19—喷水装置,20—连通水管,21—工字钢,22—行车区域。具体实施步骤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附图1、图2所示,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喷水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喷水装置包括水泵2、管道支架、一个或多个增压喷水枪头15和消防水带14,所述管道支架是由镀锌钢管、弯管和管道接头拼接而成、且相互连通的支架,所用管材尺寸为DN80。其外观类似半蹲式“机器人”的形状。所述管道支架底部设有安装底板13,所述管道支架通过安装底板13固定安装在沉淀池1的上方,所述水泵2采用规格为7.5kw的水泵,设有一个或多个,置于沉淀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包括水泵(2)、管道支架和一个或多个增压喷水枪头(15),所述管道支架是由镀锌钢管、弯管和管道接头拼接而成、且相互连通的支架,管道支架的进水端通过软管(3)与置于沉淀池(1)的水泵(2)连接,在管道支架的上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喷水臂(7),在每个喷水臂(7)出水口设有消防水带接头(12),每个增压喷水枪头(15)对应与每个喷水臂(7)上的消防水带接头(12)连接;在水泵(2)的作用下控制水流进入每个喷水臂(7),并通过每个喷水臂(7)上的增压喷水枪头(15)喷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包括水泵(2)、管道支架和一个或多个增压喷水枪头(15),所述管道支架是由镀锌钢管、弯管和管道接头拼接而成、且相互连通的支架,管道支架的进水端通过软管(3)与置于沉淀池(1)的水泵(2)连接,在管道支架的上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喷水臂(7),在每个喷水臂(7)出水口设有消防水带接头(12),每个增压喷水枪头(15)对应与每个喷水臂(7)上的消防水带接头(12)连接;在水泵(2)的作用下控制水流进入每个喷水臂(7),并通过每个喷水臂(7)上的增压喷水枪头(15)喷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喷水装置还包括喷水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6)、设置在管道支架上的红外感应器(4)和报警器(5),所述报警器(5)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盒(6)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盒(6)的信号输出端与水泵(2)和报警器(5)的控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支架包括一个或多个弯管支座(8)、管道下支架(9)和管道上支架(10),一个或多个弯管支座(8)通过管道下支架(9)与管道上支架(10)连通,在其中一个弯管支座(8)或每个弯管支座(8)上设有进水口;所述喷水臂(7)设置在管道上支架(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支架底部设有安装底板(13),一个或多个弯管支座(8)固定焊接在安装底板(13)上,并在安装底板(13)对应进水口的位置开设有软管连接口;所述管道支架通过安装底板(13)固定安装在沉淀池(1)的上方,其软管(3)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必权张宝柱张卓张文桂黄俊毕宗世张玉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