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的座椅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以结合机构牢 固扶手,并且能稳当叠置的座椅结构。。
技术介绍
唐代之前,中国人主要席地而坐,没有坐椅子的习惯。史料显示,到了 唐代逐渐开始使用椅子,盛唐后,椅子日益流行,最迟在宋初已经相当普 遍。随着坐姿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势,连带引起很多其它方面的变化,如改用椅子以后,窗户的位置及屏风与屋顶的高低也相应改变;饮食习惯与衣着也 跟随着家具改变,甚至人的心理状态可能也受到影响。在此转变过程中,椅 子的问世是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见椅子除了提供落坐的实用效果夕卜,对 各层面的演进亦有不小的影响力。现代对椅子的使用已经极为普遍,椅子的制造技术也趋于多元化,有针 对人体结构需求设计者,如人体工学椅、按摩椅;有针对实用需求设计者,如 计算机椅、折叠躺椅、或可叠置座椅等,而可叠置座椅更常被用于礼堂、会 议厅、空地等大型集会场所供大群人就坐之用,待使用完毕则可上下堆栈 放置以便利储藏收存,这种座椅实用性及收纳性倶佳,故被广泛设计制造出 多种形式,其中如中国台湾技术专利证号第160984号"座椅的椅脚组 成",便是利用椅脚撑地端设置的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本体是设有一椅架与至少一支架,该椅架是包括一用以支撑本体的基座、一座框及一背框,该支架则设于椅架外侧,其中: 该座框设有一供落坐之用的椅座,该背框设有一供倚靠之用的靠垫; 该支架上设有一扶手,该支架是与一结合机构组设,该结合机构是使支架与椅架结合; 该结合机构设有一前壳体及一后壳体,该前壳体与后壳体内侧皆设有一夹持面,且该前壳体与后壳体是能彼此对合,并在夹持面两侧各形成一定位槽,该定位槽是用以固定限位椅架及支架在结合机构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传福,
申请(专利权)人:合富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