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27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包括:底座,其顶部开设有圆柱形凹槽;分瓣模,其匹配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分瓣模具有中心通孔;其中,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与所述底座的凹槽同轴;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凹槽中;弹簧垫块,其一端可移动的穿过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外侧;压边圈,其具有中心通孔;冲头,其能够在所述压边圈的中心通孔内沿所述中心通孔的轴向往复运动;电源装置,其两极分别连接所述冲头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

A rivetless riveting device between carbon fiber composite plate and aluminum alloy plate based on pulse curr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的铆接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当今汽车产业主要发展方向,而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主要途径即为采用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轻质材料的使用可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减少了燃油消耗量,有效地提高整车动力性,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脉冲电流对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以及组织结构与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高强脉冲电流可以降低材料流动应力,提高材料塑性,在给定的电流密度下,应力降值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可以显著改善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改变疲劳损伤金属材料的位错组态,提高其疲劳寿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铆接工艺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板需要预打孔。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塑性差且微观结构复杂,其破坏形式也有纤维断裂、基体开裂等多种,从而铆接接头容易出现接头失效。因此,在现有的铆接工艺中,需要增加新的工艺方法,保证铝合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其顶部开设有圆柱形凹槽;/n分瓣模,其匹配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分瓣模具有中心通孔;/n其中,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与所述底座的凹槽同轴;/n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凹槽中;/n弹簧垫块,其一端可移动的穿过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外侧;/n压边圈,其具有中心通孔;/n冲头,其能够在所述压边圈的中心通孔内沿所述中心通孔的轴向往复运动;/n电源装置,其两极分别连接所述冲头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n所述底座顶部在所述凹槽的外侧,设有圆环形的凸棱,所述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顶部开设有圆柱形凹槽;
分瓣模,其匹配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分瓣模具有中心通孔;
其中,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与所述底座的凹槽同轴;
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凹槽中;
弹簧垫块,其一端可移动的穿过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外侧;
压边圈,其具有中心通孔;
冲头,其能够在所述压边圈的中心通孔内沿所述中心通孔的轴向往复运动;
电源装置,其两极分别连接所述冲头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
所述底座顶部在所述凹槽的外侧,设有圆环形的凸棱,所述凸棱与所述凹槽同轴;
分瓣模的外壁位于凸棱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蔚敏吕令令石佳宁陈沈施宏达武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