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27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包括:底座,其顶部开设有圆柱形凹槽;分瓣模,其匹配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分瓣模具有中心通孔;其中,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与所述底座的凹槽同轴;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凹槽中;弹簧垫块,其一端可移动的穿过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外侧;压边圈,其具有中心通孔;冲头,其能够在所述压边圈的中心通孔内沿所述中心通孔的轴向往复运动;电源装置,其两极分别连接所述冲头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

A rivetless riveting device between carbon fiber composite plate and aluminum alloy plate based on pulse curr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的铆接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当今汽车产业主要发展方向,而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主要途径即为采用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轻质材料的使用可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减少了燃油消耗量,有效地提高整车动力性,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脉冲电流对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以及组织结构与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高强脉冲电流可以降低材料流动应力,提高材料塑性,在给定的电流密度下,应力降值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可以显著改善金属材料的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改变疲劳损伤金属材料的位错组态,提高其疲劳寿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铆接工艺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板需要预打孔。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塑性差且微观结构复杂,其破坏形式也有纤维断裂、基体开裂等多种,从而铆接接头容易出现接头失效。因此,在现有的铆接工艺中,需要增加新的工艺方法,保证铝合金板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在铆接接头处的连接强度,得到质量良好的铆接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设有弹簧和弹簧垫块;其目的是在冲头冲压完成后,铆接接头形成自锁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弹簧的回弹力,对铆接接头二次成型,使铆接接头的连接更牢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包括:底座,其顶部开设有圆柱形凹槽;分瓣模,其匹配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分瓣模具有中心通孔;其中,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与所述底座的凹槽同轴;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凹槽中;弹簧垫块,其一端可移动的穿过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外侧;压边圈,其具有中心通孔;冲头,其能够在所述压边圈的中心通孔内沿所述中心通孔的轴向往复运动;电源装置,其两极分别连接所述冲头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优选的是,所述弹簧垫块为圆柱形,并且与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同轴设置。优选的是,所述底座顶部在所述凹槽的外侧,设有圆环形的凸棱,所述凸棱与所述凹槽同轴。优选的是,所述冲头包括同轴连接的针体和针头;其中,所述针体为圆柱体,所述针头为圆台状,并且所述针头的外径小于所述针体的外径。优选的是,所述电源装置的正极与所述冲头的针体连接,所述电源装置的负极与所述弹簧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弹簧为螺旋压缩弹簧,刚度系数为2900N/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的装置,设有弹簧及弹簧垫块,在冲头冲压完成后,铆接接头形成自锁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弹簧的回弹力,对铆接接头二次成型,使铆接接头的连接更牢固。(2)本技术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的装置,采用弹簧垫块,其顶面与铝合金板接触,内嵌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预开孔中,压边圈、冲头、弹簧垫块、底座均同轴放置,易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定位。(3)本技术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的装置,采用分瓣模,增大了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接触面积,在冲头冲压板材时,可减少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的受压情况,防止板材发生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分瓣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底座与分瓣模配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示意图。图6本技术所述的冲头下降至下止点的示意图。图7本技术所述的完成二次成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包括底座110、分瓣模120、弹簧130、弹簧垫块140、压边圈150、冲头160及电源装置。如图2所示,底座110为圆盘状结构,底座110的顶部中心开设有圆柱形凹槽111。作为优选,底座110的顶部在凹槽111的外侧,设有圆环形的凸棱112,凸棱112与凹槽111同轴。如图3-4所示,分瓣模120由多个模瓣121组成,并且具有中心通孔122,分瓣模120在受到水平方向的外力时沿径向呈辐射状向外滑动。分瓣模120匹配安装在底座111上,分瓣模120的中心通孔122与底座上的凹槽111同轴。分瓣模120的外壁位于凸棱122的内侧。当分瓣模120沿径向呈辐射状向外滑动时,凸棱122对于分瓣模120起到限位作用。采用分瓣模,增大了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接触面积,在冲头冲压板材时,可减少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的受压情况,防止板材发生损伤。弹簧130同轴设置在底座110的凹槽111中。弹簧垫块140的下端可移动的穿过分瓣模的中心通孔122并与弹簧130的上端固定连接,弹簧垫块140的上端延伸至分瓣模的中心通孔122上方。作为优选,弹簧垫块140为圆柱状,并且与分瓣模的中心通孔122同轴设置。其中,弹簧130为螺旋压缩弹簧,刚度系数为2900N/mm。压边圈150具有中心通孔151。冲头160连接驱动装置,并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压边圈150的中心通孔151内沿中心通孔151的轴向往复运动。电源装置(图中未示出)的两极分别通过电线连接冲头160及弹簧130的下端。在本实施例中,冲头160包括同轴连接的针体161和针头162;其中,所述针体161为圆柱体,所述针头162为圆台状,并且所述针头162的外径小于所述针体161的外径。所述电源装置的正极与冲头的针体162连接,所述电源装置的负极与弹簧130的下端连接。如图5-7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铆接过程如下:(1)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板210上开设预开孔211,为保证定位效果,使预开孔211的直径与弹簧垫块140的外径相同。(2)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板210与铝合金板220依次放置在分瓣模120上,使预开孔211与分瓣模的中心通孔122同轴;并且使弹簧垫块140的上端穿过预开孔211抵靠在铝合金板220上。(3)将压边圈150放置在铝合金板220上,并且使压边圈150的中心通孔151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210上的预开孔211同轴,驱动压边圈150将铝合金板220压紧。(4)将电源装置的正负极分别与冲头160和弹簧130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其顶部开设有圆柱形凹槽;/n分瓣模,其匹配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分瓣模具有中心通孔;/n其中,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与所述底座的凹槽同轴;/n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凹槽中;/n弹簧垫块,其一端可移动的穿过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外侧;/n压边圈,其具有中心通孔;/n冲头,其能够在所述压边圈的中心通孔内沿所述中心通孔的轴向往复运动;/n电源装置,其两极分别连接所述冲头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n所述底座顶部在所述凹槽的外侧,设有圆环形的凸棱,所述凸棱与所述凹槽同轴;/n分瓣模的外壁位于凸棱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脉冲电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与铝合金板之间的无铆钉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顶部开设有圆柱形凹槽;
分瓣模,其匹配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分瓣模具有中心通孔;
其中,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与所述底座的凹槽同轴;
弹簧,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凹槽中;
弹簧垫块,其一端可移动的穿过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并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分瓣模的中心通孔外侧;
压边圈,其具有中心通孔;
冲头,其能够在所述压边圈的中心通孔内沿所述中心通孔的轴向往复运动;
电源装置,其两极分别连接所述冲头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
所述底座顶部在所述凹槽的外侧,设有圆环形的凸棱,所述凸棱与所述凹槽同轴;
分瓣模的外壁位于凸棱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蔚敏吕令令石佳宁陈沈施宏达武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