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61176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包括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摊铺控制装置以及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所述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摊铺控制装置包括水平悬杆、立杆、可调式顶托、锚固墩、锚固套板、贯穿孔和扩大底板;所述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包括钢结构限位架、木结构支撑柱、内条板、小型熨平板、刮平板、钢轮和胶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混合料改性沥青复配技术,严格控制材料用量、洒布温度等,保证极薄磨耗层施工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安装水平悬杆的固定基准悬杆法,对极薄磨耗层可准确控制摊铺厚度,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检查,保证平整性。

Composite modified asphalt extremely thin wearing cours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及施工方法,属于公路工程领域,适用于极薄磨耗层与沥青面层的施工工程。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交通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研究表明,车辆在中低速行驶时交通噪声主要是由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进气噪声、风扇噪声、车体震动噪声和轮胎一路面接触噪声等声源组成,当行驶车速大于50km/h时,轮胎一路面接触噪声则成为汽车的主要噪声源,因此采用超薄磨耗层可改善路面的表面功能和使用性能,它是一种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改善行驶质量、校正表面缺陷、提高安全特性(包括抗滑性与排水性)、降低噪音等路面功能的有效措施,然而对极薄磨耗层施工的材料及相关施工方法尚没有深入研究。鉴于此,针对以往沥青磨耗层施工中摊铺找平速度慢、坑槽修补效果差等不足,急需一种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及施工方法,改善施工效率,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极薄磨耗层材料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摊铺控制装置以及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n所述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摊铺控制装置包括水平悬杆(5)、立杆(6)、可调式顶托(8)、锚固墩(10)、锚固套板(13)、贯穿孔(14)和扩大底板(11),所述立杆(6)打设在面层(2)两侧,所述可调式顶托(8)中间安装固定有手柄(7),且可调式顶托(8)的螺纹(9)旋转入立杆(6)并固定;所述水平悬杆(5)搁置于可调式顶托(8)上,所述扩大底板(11)固定于锚固墩(10)底部并通过土钉(12)固定于基层(3),所述锚固墩(10)等间距布置于立杆(6)之间,所述锚固套板(13)套于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摊铺控制装置以及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
所述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摊铺控制装置包括水平悬杆(5)、立杆(6)、可调式顶托(8)、锚固墩(10)、锚固套板(13)、贯穿孔(14)和扩大底板(11),所述立杆(6)打设在面层(2)两侧,所述可调式顶托(8)中间安装固定有手柄(7),且可调式顶托(8)的螺纹(9)旋转入立杆(6)并固定;所述水平悬杆(5)搁置于可调式顶托(8)上,所述扩大底板(11)固定于锚固墩(10)底部并通过土钉(12)固定于基层(3),所述锚固墩(10)等间距布置于立杆(6)之间,所述锚固套板(13)套于锚固墩(10)顶部并通过锚固钉(33)固定,所述贯穿孔(14)位于锚固套板(13)上用于固定水平悬杆(5);
所述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包括钢结构限位架(18)、木结构支撑柱(19)、内条板(20)、小型熨平板(21)、刮平板(22)、钢轮(24)和胶轮(25),所述钢结构限位架(18)组装成为箱体,钢结构限位架(18)底部分别安装钢轮(24)和胶轮(25),所述胶轮通过胶轮连轴(32)连接驱动;所述木结构支撑柱(19)等间距固定在钢结构限位架(18)上,所述内条板(20)通过螺栓固定于木结构支撑柱(19)上;所述小型熨平板(21)和刮料板(22)通过底部带有固定件(31)的固定拉杆(23)固定于钢桁梁(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其特征在于,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摊铺控制装置还包括注浆钢管桩(15)、带孔锚固钢板(17)和注浆孔(16),当不采用锚固墩时,立杆(6)之间打入注浆钢管桩(15),所述注浆钢管桩(15)底端为锥形,所述注浆孔(16)设于注浆钢管桩(15)上,所述带孔锚固钢板(17)焊接固定于注浆钢管桩(15)顶部,带孔锚固钢板(17)通过贯穿孔(14)固定水平悬杆(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其特征在于,立杆(6)之间从上至下分别为极薄磨耗层(1)、面层(2)、基层(3)和路基(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其特征在于,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装置还包括推把(26)、搁置槽(27)、限位板(28)、限位栓钉(29)和钢桁梁(30),所述推把(26)安装于钢结构限位架(18)上,所述搁置槽(27)设于内条板(20)与木结构支撑柱(19)交接处,所述钢桁梁(30)通过限位板(28)和限位栓钉(29)固定于搁置槽(27)内。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改性沥青极薄磨耗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刁红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