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931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包括:敷料本体,延伸于敷料本体上端并粘贴在耳朵的上沿的上耳加强区,延伸于敷料本体下端并粘贴在耳朵下沿的下耳加强区;泡沫敷料组成有:缓冲泡沫层,连接于缓冲泡沫层的薄膜层,连接于薄膜层的粘贴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优秀的固定能力,能够减少口罩耳带对耳部皮肤的压迫和摩擦,产品剥离皮肤舒适,方便医护人员长时间佩戴口罩。

Foam dressing for preventing ear pressure s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
技术介绍
2020年新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笼罩了全国,全国各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为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群众外出需佩戴口罩,在一些特殊岗位,如医护人员、防疫工作人员、车间作业的工人等需要长时间(12小时甚至以上)佩戴口罩,耳挂式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通过耳带固定在耳朵上,当耳朵长时间处在压迫情况下,会出现皮肤红斑,肿胀,严重者出现水疱,产生压疮,甚至皮肤感染;目前临床上会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耳部压疮预防,但水胶体敷料一般用于低度渗出型伤口,在用于耳部压疮预防时,存在以下不足;水胶体敷料粘性较强,由于耳部位置皮肤较脆弱,在使用完更换水胶体敷料时,极易对耳朵位置皮肤进行撕扯,导致产生疼痛感,甚至损伤皮肤;水胶体敷料一般厚度较薄,在1~3mm之间,同时无回弹性,水胶体敷料的防压疮效果则不明显。市场需要一种能够预防耳部压疮的泡沫敷料,方便医护人员长时间佩戴口罩,本专利技术解决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具有优秀的固定能力,能够减少口罩耳带对耳部皮肤的压迫和摩擦,产品剥离皮肤舒适,方便医护人员长时间佩戴口罩。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包括:敷料本体,延伸于敷料本体上端并粘贴在耳朵的上沿的上耳加强区,延伸于敷料本体下端并粘贴在耳朵下沿的下耳加强区;泡沫敷料组成有:缓冲泡沫层,连接于缓冲泡沫层的薄膜层,连接于缓冲泡沫层的粘贴层。前述的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泡沫敷料的高度范围为40~80mm,宽度范围为15~35mm。前述的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泡沫敷料的高度为65mm,宽度为28mm。前述的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缓冲泡沫层的厚度范围为1~6.5mm,薄膜层的厚度范围为10~50μm。前述的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缓冲泡沫层的厚度为2.5mm,薄膜层的厚度为30μm。前述的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缓冲泡沫层为三维多孔大孔径结构,泡沫孔径范围为200~800μm。前述的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泡沫孔径为350μm。前述的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缓冲泡沫层为聚氨酯泡沫层。前述的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薄膜层为聚氨酯薄膜层。前述的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粘贴层为软聚硅酮粘胶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设置了上耳加强区和下耳加强区,再配合粘贴层使得产品具有更好的固定能力;本专利技术的粘贴层采用软聚硅酮粘胶,该粘胶剂的特点是粘贴更柔和,剥离的时候也不会对皮肤进行拉扯,同时产品采用点状或条状涂胶方式,增加了产品的透气性,所以使用起来更舒适;本专利技术的缓冲泡沫层的泡孔结构设计成三维多孔大孔径结构(200~800μm),从而使缓冲泡沫层有更好的回弹和压力释放能力;本专利技术的薄膜层采用了聚氨酯材质薄膜,降低了摩擦,表面采用磨砂低阻力设计,从而减少耳带摩擦产生压疮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C10上耳加强区,C20下耳加强区,C30敷料本体,10缓冲泡沫层,20薄膜层,30粘贴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如图1、2所示,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包括:敷料本体C30,延伸于敷料本体C30上端并粘贴在耳朵的上沿的上耳加强区C10,延伸于敷料本体C30下端并粘贴在耳朵下沿的下耳加强区C20;泡沫敷料组成有:缓冲泡沫层10,连接于缓冲泡沫层10的薄膜层20,连接于缓冲泡沫层10的粘贴层30。由于耳朵背后并不是一个平整的表面,对产品的贴敷和固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产品设计中,分别增加了上耳加强区C10和下耳加强区C20,当该泡沫敷料贴敷与耳朵上时,上耳加强区C10刚好粘贴在耳朵的上沿,下耳加强区C20刚好粘贴在耳朵下沿,这样可以更紧密的与耳朵贴合,与粘贴层30一起配合,使防耳朵压疮泡沫敷料在长时间使用后,还能保持很好的粘贴效果。如图1所示,泡沫敷料的高度范围为40~80mm,作为一种优选,泡沫敷料的高度A40为65mm;宽度范围为15~35mm,作为一种优选,宽度B50为28mm。缓冲泡沫层10的厚度范围为1~6.5mm,薄膜层20的厚度范围为10~50μm;作为一种优选,缓冲泡沫层10的厚度为2.5mm,薄膜层20的厚度为30μm。由于该泡沫敷料只用于压力释放,并不需要吸收渗出液,所以缓冲泡沫层10为三维多孔大孔径结构,泡沫孔径范围为200~800μm,作为一种优选,泡沫孔径为350μm。这样的孔径使缓冲泡沫层10有更好的回弹和压力释放能力。缓冲泡沫层10的材料可以选择的材料包括:PVA、聚氨酯,作为一种优选,缓冲泡沫层10为聚氨酯泡沫层,聚氨酯泡沫具备高回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薄膜层20可以选择的材料包括:聚氨酯、聚乙烯、聚酰胺薄膜,作为一种优选,薄膜层20为聚氨酯层,聚氨酯层具备高透气,低摩擦阻力的特性,这样的表面磨砂低阻力设计,减少耳带摩擦产生压疮的风险。粘贴层30可以选择的材料包括:压敏胶,聚氨酯胶、软聚硅酮粘胶,作为一种优选,粘贴层30为软聚硅酮粘胶,软聚硅酮粘胶具备轻柔的贴合剥离特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该粘胶剂的特点是粘贴更柔和,剥离的时候也不会对皮肤进行拉扯,同时产品采用点状或条状涂胶方式,增加了产品的透气性,所以使用起来更舒适。耳部压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口罩耳带对耳部皮肤的压迫,另一方面是使用过程中,耳带在耳部皮肤的摩擦;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缓冲泡沫层10的泡孔结构设计成三维多孔大孔径结构(200~800μm),从而使缓冲泡沫层10有更好的回弹和压力释放能力;通过将薄膜层20采用了聚氨酯材质薄膜,降低了摩擦,表面采用磨砂低阻力设计,从而减少耳带摩擦产生压疮的风险。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本体,延伸于敷料本体上端并粘贴在耳朵的上沿的上耳加强区,延伸于敷料本体下端并粘贴在耳朵下沿的下耳加强区;所述泡沫敷料组成有:缓冲泡沫层,连接于缓冲泡沫层的薄膜层,连接于缓冲泡沫层的粘贴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敷料本体,延伸于敷料本体上端并粘贴在耳朵的上沿的上耳加强区,延伸于敷料本体下端并粘贴在耳朵下沿的下耳加强区;所述泡沫敷料组成有:缓冲泡沫层,连接于缓冲泡沫层的薄膜层,连接于缓冲泡沫层的粘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敷料的高度范围为40~80mm,宽度范围为15~3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敷料的高度为65mm,宽度为2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耳朵压疮的泡沫敷料,其特征在于,缓冲泡沫层的厚度范围为1~6.5mm,薄膜层的厚度范围为10~50μm。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幼强鲁建国夏峰
申请(专利权)人: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