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由冷却型调节设备,包括:第一主风机;至少一个百叶门;蒸发器;冷凝器;第二风机;和压缩机;具有篮型的第一和第二百叶门:或者用于第一直接冷却调节模式的环境空气,或者用于第二自由冷却调节模式的外部空气;第二百叶门可打开或关闭形成在变向壁上的相应开口,变向壁设置在用于空气从封闭空间流出的第一通道口的前面,并且第二百叶门适于使来自封闭空间输出的气流改变方向,或者当设备在第二自由冷却模式运行时朝向第二风机,或者在具有环境空气再循环的第一冷却模式中,朝向第一百叶门,第一百叶门至少部分地朝第一风机打开,用于吸取至少一部分环境空气。由此,能够提高调节设备的自由冷却操作模式的效率和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由冷却型调节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封闭空间进行环境调节的
中,设置有所谓"自由冷却" 选项的空气调节设备是已知的,其中封闭空间的范围从工业设施到电话交换局 到办公室到私人住所等等。自由冷却选项是根据当来自外部空气的焓值高于内部空间空气的焓值时, 为了对封闭空间进行调节的目的,该环境控制单元使用来自外部的空气的能 力。自由冷却使用户方面节省相当量的能量,而且内部空间的空气可以更健康 的方式进行管理,内部空气通过启动自由冷却而适当地加以置换。已知类型的自由冷却调节装置就形成拟进行环境控制的空间的墙壁而言通 常安装在外部或者是壁装式的这些已知调节设备一般由箱状本体组成,其包括--第一主风机,用于从封闭空间或从外部抽取空气;-百叶门,设置在第一风机的上游,用于选择由第一风机抽取的气流第一直接冷却调节模式时的周围环境空气或第二自由冷却调节模式时的外部空气;-蒸发器,第一风机将抽取的空气送到蒸发器以将其引入封闭空间进行环境 控制;-与所述蒸发器相关联的冷凝器;-第二风机,用于使空气在所述冷凝器上流过;-压縮机,其与冷凝器和蒸发器相关联以形成用于对所抽取的空气进行冷却 的制冷回路。在第一调节模式中,制冷回路运行,百叶门关闭用于从外部抽取空气的第一通道并打开用于从封闭空间抽取空气的第二通道,形成将所述第二通道连接 到第一风机的第一入口通路,空气从该通路到达蒸发器,并从蒸发器返回到要进行环境控制的空间。同时,第二风机也运行并从外部吸气以将其送到制冷回路的冷凝器。从第一模式到第二自由冷却操作模式的转换通过翻转百叶门实现,该百叶门设置在第二构造中,该第二构造适于关闭向内部环境开口的第二通道和第一风机之间的第一入口通路,并适于打开向外部开口的第三通道和第一风机之间的第二通路,和第二通道和也向外部开口的第四通道之间的第三通路。在该第二操作模式中,第二风机关闭,制冷回路停止,暖空气从内部环境通过第三通路向外流动,且风机从外部吸取冷空气以通过第二通路将其引入环境。尽管这些已知调节设备得到了髙度评价,因为它们可以实现节省消耗,以及环境控制质量,在自由冷却操作模式它们通常具有在封闭空间的暖空气向外流动的一定程度迟缓,即因为所述暖空气必须流过到达外部的路径相对旋绕, 又因为它仅由通过第一风机从外部流入的空气确定的压力和通过它的自然上 浮向外推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已知类型所暴露出的缺点的自由冷却型的调节设备。在该目的之内,本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自由冷却操作模式的效率和效果的调节设备。本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不比现有类型的设备更不紧凑的调节设备。本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可用已知系统和技术低成本地制造的自由冷却型调节设备。该目的和这些以及其它目标,将在此后变得更加明显,可通过自由冷却型调节装置来实现,其在箱状容积体内包括-第一风机,用于从封闭空间或从外部吸取空气;-在所述第一风机的上游的至少一个百叶门,所述至少一个百叶门将由所述 第一风机吸取的气流选择为环境空气或外部空气;-蒸发器,所述第一风机将所抽取的空气送至蒸发器,以将所吸取的空气引 入所述封闭空间进行环境控制;-冷凝器,其与所述蒸发器相关联;-第二风机,用于使空气在所述冷凝器上流过;-压縮机,其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相关联以形成用于对所抽取的空气 进行冷却的制冷回路;其中,所述设备具有篮型的第一百叶门和第二百叶门,所述第一百叶门在 所述第一风机的上游,包括一流量控制篮状体,所述流量控制篮状体将所述第 一风机吸取的气流选择为环境空气或外部空气;所述第二百叶门由百叶片形 成,其设置成可打开或关闭形成在变向壁上的相应开口,其中的所述变向壁设 置在用于空气从封闭空间流出的第一通道口的前面,并且,所述第二百叶门使 来自所述封闭空间输出的气流改变方向,以使气流朝向所述第二风机或者朝向 所述第一百叶门,所述第一百叶门至少部分地朝所述第一风机打开,以在所述 第一风机上至少部分地吸取环境空气。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第一操作模式的第一构造中根据本技术设备的示意侧视剖 面图2是用于第二操作模式的第二构造中根据本技术设备的示意侧视剖 面图3是用于第三操作模式的图2的相同构造中根据本技术设备的示意 侧视剖面图4是图3的构造中根据本技术设备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技术设备的细节的示意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根据本技术的自由冷却型调节设备大致由标号IO表示。调节设备IO在箱状容积体11内包括-第一主风机12,用于从封闭空间13或从外部14吸取空气;-至少一个百叶门15,在第一风机12的上游,用于选择由第一风机12吸取 的气流或者是第一直接冷却调节模式时的环境空气,或者是第二自由冷却调 节模式时的外部空气;-蒸发器16,第一风机12将抽取的空气送到该蒸发器16以将抽取的空气引 入封闭空间13进行环境控制;-冷凝器17,与蒸发器16相关联或可操作地连接;-第二风机18,用于使空气在冷凝器17上流过;-压縮机19,其与冷凝器n和蒸发器16相关联或可操作地连接(即,被控制地连接、协同操作)以形成对抽取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回路;-以及第二百叶门20,其适于使来自封闭空间13输出的气流改变方向,或 者是当设备10以第二自由冷却模式运行时朝向第二风机18,或者以有环境空 气再循环的第一冷却模式运行时,朝向第一百叶门15,第一百叶门15至少部 分地朝第一风机12打开,用于在所述第一风机上至少一部分地吸取环境空气。该类型的第一百叶门15具有篮状体,如图5所示,并由第一篮状体21和 插入其中的至少一个互补形状的第二篮状体22组成。第一篮状体21向第一风机打开并在其底部设置有第一前部通道21a、在其 侧表面设置有第二侧向通道21b。内部的且是在此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单独一个的第二篮状体22,形 成第一百叶门15的流动控制装置,通过连接到用于相对于第一篮状体21旋转 的旋转装置,并定轮廓成使得其底部部分和其侧表面交替地堵住第一前部通道 21a和第二侧向通道21b;第二篮状体22可被致动以选择地提供以下三种构造 中的一种-第一构造,其中第一通道21a关闭且第二通道21b打开;-第二构造,其中第一通道21a打开且第二通道21b关闭;-第三构造,其中第一通道21a和第二通道21b部分打开。第一构造使设备10以第一模式运行,该模式时通过环境空气再循环和运行 制冷回路来冷却。第二构造设计成使设备10以第二自由冷却模式运行,将外部连接到第一风 机12。第二百叶门20通过百叶片23提供,其设置成可使形成在变向壁25上的 相应开口 24打开/关闭,其中的所述变向壁25设置在用于空气从封闭空间13 流出的第一通道口 26的前面。变向壁25是倾斜的使得当开口 24关闭时,空气被改变方向朝向第一百叶 门和第一风机12,如通过图1的实例示出的那样。如果百叶片23打开,内部空气可通过开口 24并通过第二风机18流出。百叶片23通过电动机械移动装置致动(为了简单起见没有示出),所述电 动机械移动装置其通过电子控制单元致动,该电子控制单元还操纵第一百叶门 15和两个风机12和18。因此根据本技术的设备IO能够在三种模式下运行。在用于直接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由冷却型调节设备,其在箱状容积体(11)内包括: -第一风机(12),用于从封闭空间(13)或从外部(14)吸取空气; -在所述第一风机(12)的上游的至少一个百叶门,所述至少一个百叶门将由所述第一风机(12)吸取的气流选择为环境空气或外部空气; -蒸发器(16),所述第一风机(12)将所抽取的空气送至蒸发器,以将所吸取的空气引入所述封闭空间(13)进行环境控制; -冷凝器(17),其与所述蒸发器(16)相关联; -第二风机(18),用于使空气在所述冷凝器(17)上流过; -压缩机(19),其与所述冷凝器(17)和所述蒸发器(16)相关联以形成用于对所抽取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制冷回路; 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具有篮型的第一百叶门(15)和第二百叶门(20),所述第一百叶门(15)在所述第一风机(12)的上游,包括一流量控制篮状体(22),所述流量控制篮状体将所述第一风机(12)吸取的气流选择为环境空气或外部空气;所述第二百叶门(20)由百叶片(23)形成,其设置成可打开或关闭形成在变向壁(25)上的相应开口(24),其中的所述变向壁(25)设置在用于空气从封闭空间(13)流出的第一通道口(26)的前面,并且,所述第二百叶门(20)使来自所述封闭空间(13)输出的气流改变方向,以使气流朝向所述第二风机(18)或者朝向所述第一百叶门(15),所述第一百叶门(15)至少部分地朝所述第一风机(12)打开,以在所述第一风机上至少部分地吸取环境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拉扎拉诺,
申请(专利权)人:艾默生网络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