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拆式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80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拆式模具。本模具包括:上托板、上模组件及脱料组件,上模组件设在上托板下方,脱料组件位于上模组件下方,上模组件与脱料组件之间形成分为多段的冲压区;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垫板及上夹板,每段冲压区分别设置连接上模座、上垫板及上夹板的正反螺丝组;正反螺丝组包括多根正锁螺丝和多根反锁螺丝,各正锁螺丝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模座、上垫板与上夹板螺接,各反锁螺丝从下至上依次穿过上夹板、上垫板与上模座螺接,脱料组件分别开设避让穿孔,用于反锁螺丝穿过;每段冲压区各反锁螺丝锁紧分别分布在上模组件左侧部、中间部及右侧部,每段冲压区各正锁螺丝锁紧分别分布在上模组件前侧和后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拆式模具
本技术属于冲压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快拆式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模具已成为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绝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依靠模具成形。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冲压模具是将材料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套大型模具由上至下分别设置上托板1、上打板、上模座21、上垫板22、上夹板23、脱料背板31及脱料板32。上模座21、上垫板22及上夹板23的各侧及中部设置若干正锁螺丝41,正锁螺丝41由上至下依次穿过上模座21、上垫板22及上夹板23螺接。模具从设计制作到冲压生产过程中,组合装配和生产维护时都经常需要对冲头进行拆卸和装配动作。由于部分的正锁螺丝41设置在上模座21、上垫板22及上夹板23的中部,该部分的正锁螺丝41被上托板1及上打板所阻隔,拆卸时需要把上托板1、上打板拆下后才能拆卸上模座21、上垫板22、上夹板23、脱料背板31及脱料板32。修模操作过程困难复杂,花费很多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拆式模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快拆式模具,包括上托板、上模组件以及脱料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固定设置在上托板的下方,所述脱料组件位于上模组件的下方,所述上模组件的下方与脱料组件的上方之间形成冲压区,所述冲压区分为多段;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以及上夹板,每段冲压区的上模座、上垫板以及上夹板分别设置正反螺丝组,所述正反螺丝组将上模座、上垫板以及上夹板连接在一起;所述正反螺丝组包括多根正锁螺丝和多根反锁螺丝,各个正锁螺丝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模座、上垫板后与上夹板螺旋连接固定,各个反锁螺丝从下至上依次穿过上夹板、上垫板后与上模座螺旋连接固定,所述脱料组件上分别开设用于反锁螺丝穿过的避让穿孔,所述避让穿孔的数量与反锁螺丝数量对应;每段所述冲压区的各个反锁螺丝锁紧分别分布在上模组件的左侧部、中间部以及右侧部,每段冲压区的各个正锁螺丝锁紧分别分布在上模组件的前侧和后侧。进一步,每段所述冲压区上模组件的左侧部设置四个反锁螺丝,左侧部的四个反锁螺丝呈前后向分布;每段所述冲压区上模组件的中间部设置三个反锁螺丝,中间部的三个反锁螺丝呈前后向分布;每段所述冲压区上模组件的右侧部设置四个反锁螺丝,右侧部的四个反锁螺丝呈前后向分布;每段所述冲压区上模组件的前侧设置二个正锁螺丝,前侧的二个正锁螺丝呈左右向分布;每段所述冲压区上模组件的后侧设置二个正锁螺丝,后侧的二个正锁螺丝呈左右向分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大型模具,上模组件采用装有正反螺丝组的快拆式结构,各正锁螺丝的安装位置在各上垫脚的空挡处,锁紧设置在上模组件的前侧和后侧,方便安装拆卸。新增的各反锁螺丝锁紧设置在上模组件的左侧部、中间部以及右侧部,操作空间大,安装拆卸无阻隔。能从模具的底部拆卸一些反锁螺丝,实现方便快速安装或拆卸上模组件,节约修模时间。无需把像以前将整套模具拆下机台来维修,节约很多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快拆式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各正锁螺丝和反锁螺丝在上模座上的分布图。图中:1、上托板;2、上模组件;21、上模座;22、上垫板;23、上夹板;3、脱料组件;31、脱料背板;32、脱料板;4、正反螺丝组;41、正锁螺丝;42、反锁螺丝;5、避让穿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快拆式模具,包括上托板1、上模组件2以及脱料组件3,上模组件2固定设置在上托板1的下方,脱料组件3位于上模组件2的下方,上模组件2的下方与脱料组件3的上方之间形成冲压区,冲压区分为多段,各个冲压区分沿料带输送方向依次分布。上模组件2包括上模座21、上垫板22以及上夹板23,每段冲压区的上模座21、上垫板22以及上夹板23分别设置正反螺丝组4,正反螺丝组4将上模座21、上垫板22以及上夹板23连接在一起。正反螺丝组4包括多根正锁螺丝41和多根反锁螺丝42,各个正锁螺丝41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模座21、上垫板22后与上夹板23螺旋连接固定,各个反锁螺丝42从下至上依次穿过上夹板23、上垫板22后与上模座21螺旋连接固定。脱料组件3包括脱料背板31及脱料板32,脱料背板31和脱料板32上分别开设用于反锁螺丝42穿过的避让穿孔5,避让穿孔5的数量与反锁螺丝42数量对应。钻有沉头的避让穿孔5,方便反锁螺丝42的安装拆卸。每段冲压区的各个反锁螺丝42锁紧分别分布在上模组件2的左侧部、中间部以及右侧部,每段冲压区的各个正锁螺丝41锁紧分别分布在上模组件2的前侧和后侧。上托板1与上模座21之间设置多个上垫脚,通过锁紧螺栓将上托板1、上垫脚及上模座21螺接形成一体结构。两个上垫脚之间的上模座21上设置上打板,上打板通过弹簧吊挂在上托板1上,弹簧穿过上模组件2与脱料组件3弹性连接。本技术的快拆式模具,上模组件2采用装有正反螺丝组4的快拆式结构,各正锁螺丝41的安装位置在各上垫脚的空挡处,锁紧设置在上模组件2的前侧和后侧。操作工人靠近模具的前侧和后侧,因此,对于正锁螺丝41,可以在前侧和后侧进行拆卸。新增的各反锁螺丝42锁紧设置在上模组件2的左侧部、中间部以及右侧部,反锁螺丝42是从模具的底部旋入下模组件2的。因此,拆卸下模组件2的时候操作工人在模具的下方即可拆卸反锁螺丝42。模具的下方操作空间大,安装拆卸无阻隔。能方便快速安装或拆卸上模组件2,节约修模时间。无需把整套模具拆下机台来维修,节约很多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每段冲压区上模组件2的左侧部设置四个反锁螺丝42,左侧部的四个反锁螺丝42呈前后向分布。每段冲压区上模组件2的中间部设置三个反锁螺丝42,中间部的三个反锁螺丝42呈前后向分布。每段冲压区上模组件2的右侧部设置四个反锁螺丝42,右侧部的四个反锁螺丝42呈前后向分布。每段冲压区上模组件2的前侧设置二个正锁螺丝41,前侧的二个正锁螺丝41呈左右向分布。每段冲压区上模组件2的后侧设置二个正锁螺丝41,后侧的二个正锁螺丝41呈左右向分布。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模具,每段冲压区的上模座21上的正锁螺丝41减少至四个。各上垫脚之间的上模组件2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两个,数量合适,定位稳定,安装拆卸方便快捷。每段冲压区的上模座21上新增了反锁螺丝42,分别设置在上模组件2的左侧部、中间部以及右侧部,左侧部及右侧部各设置四个,中间部设置三个,确保上模座21稳定固定在上垫板22和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拆式模具,其特征是,包括上托板(1)、上模组件(2)以及脱料组件(3),所述上模组件(2)固定设置在上托板(1)的下方,所述脱料组件(3)位于上模组件(2)的下方,所述上模组件(2)的下方与脱料组件(3)的上方之间形成冲压区,所述冲压区分为多段;/n所述上模组件(2)包括上模座(21)、上垫板(22)以及上夹板(23),每段冲压区的上模座(21)、上垫板(22)以及上夹板(23)分别设置正反螺丝组(4),所述正反螺丝组(4)将上模座(21)、上垫板(22)以及上夹板(23)连接在一起;/n所述正反螺丝组(4)包括多根正锁螺丝(41)和多根反锁螺丝(42),各个正锁螺丝(41)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模座(21)、上垫板(22)后与上夹板(23)螺旋连接固定,各个反锁螺丝(42)从下至上依次穿过上夹板(23)、上垫板(22)后与上模座(21)螺旋连接固定,所述脱料组件(3)上分别开设用于反锁螺丝(42)穿过的避让穿孔(5),所述避让穿孔(5)的数量与反锁螺丝(42)数量对应;/n每段所述冲压区的各个反锁螺丝(42)锁紧分别分布在上模组件(2)的左侧部、中间部以及右侧部,每段冲压区的各个正锁螺丝(41)锁紧分别分布在上模组件(2)的前侧和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拆式模具,其特征是,包括上托板(1)、上模组件(2)以及脱料组件(3),所述上模组件(2)固定设置在上托板(1)的下方,所述脱料组件(3)位于上模组件(2)的下方,所述上模组件(2)的下方与脱料组件(3)的上方之间形成冲压区,所述冲压区分为多段;
所述上模组件(2)包括上模座(21)、上垫板(22)以及上夹板(23),每段冲压区的上模座(21)、上垫板(22)以及上夹板(23)分别设置正反螺丝组(4),所述正反螺丝组(4)将上模座(21)、上垫板(22)以及上夹板(23)连接在一起;
所述正反螺丝组(4)包括多根正锁螺丝(41)和多根反锁螺丝(42),各个正锁螺丝(41)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模座(21)、上垫板(22)后与上夹板(23)螺旋连接固定,各个反锁螺丝(42)从下至上依次穿过上夹板(23)、上垫板(22)后与上模座(21)螺旋连接固定,所述脱料组件(3)上分别开设用于反锁螺丝(42)穿过的避让穿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伟雷正甫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洛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