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轧辊,尤其是一种空心轧辊,为了解决市面上缺少一种辊面大,自重轻且能耐一定高温轧辊的问题,提供一种空心轧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的内部具有空腔,空腔中具有与辊体同轴设置的内辊,内辊外间隔套设有至少一层加强管,加强管外间隔套设有支撑管,支撑管管体上向辊体内壁方向伸出若干支撑幅,支撑幅均匀分布在支撑管的管壁上并与辊体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重轻,能耐一定高温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轧辊
本技术涉及轧辊,尤其是一种空心轧辊。
技术介绍
现有轧辊的辊体多为实心辊体,辊体为金属铸件,金属铸件在高温中使用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冷却循环系统来冷却轧辊,其次实心的辊体重量巨大,每次维护需要用到起吊机、塔吊甚至龙门架等重型吊装设备,所以市面上需要一种辊面大,自重轻且能耐一定高温的轧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市面上缺少一种辊面大,自重轻且能耐一定高温轧辊的问题,提供一种空心轧辊。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心轧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的内部具有空腔,空腔中具有与辊体同轴设置的内辊,内辊外间隔套设有至少一层加强管,加强管外间隔套设有支撑管,支撑管管体上向辊体内壁方向伸出若干支撑幅,支撑幅均匀分布在支撑管的管壁上并与辊体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管的层数为1~3层,当加强管的层数为多层时,相邻两层加强管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加强管管壁厚度,小于两倍加强管管壁厚度;所述加强管与支撑管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1~1.5倍的加强管管壁厚度。进一步的,所述内辊的直径为1/5~1/3的辊体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幅的长度与支撑管长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支撑幅之间的辊体内壁上具有加强筋,加强筋位于两支撑幅的正中位置,所述加强筋的长度与支撑幅长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幅的幅体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加强支撑强度的稳定支撑,稳定支撑的个数与支撑幅之间的间隔数相同,稳定支撑连接成一个稳定环。进一步的,所述稳定环为多个,沿支撑幅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支撑幅上。进一步的,所述稳定环沿支撑管径向均匀分布在支撑幅上。进一步的,所述空腔中充填有固态填充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空心轧辊,将原本实心的辊体掏空,在其中设置内辊,以保持辊体整体的稳定性,其次在内辊上套设加强管,加强管一方面增强空心辊体内的强度,另一方面加强管与相邻部件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在金属热胀冷缩时能起到一定的容纳形变的作用,非临界温度下可以无需冷却系统运行,支撑管用于支撑支撑幅,支撑幅用于抵住空心辊体,空心辊体的内壁有加强筋,增加轴向强度,支撑幅的周向有稳定支撑,增强周向强度,本技术具有自重轻,能耐一定高温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轧辊的径向截面图。图3是图1中轧辊的纵向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到图3所示的一种空心轧辊,具有一个空心的辊体1,该空心的辊体1空腔中,有一根和辊体1同轴设置的内辊2,内辊2的直径为1/5的辊体1直径,内辊2用于稳定辊体1,内辊2过细辊体1的稳定性不够,内辊2过粗辊体1的自重下降不明显,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辊体1的稳定性,内辊2的周向上也可以加设加强筋6。内辊2外间隔套设有一层加强管3,加强管3和内辊2也是同轴设置,加强管3具有一定厚度,加强管3的内壁到内辊2外壁之间的距离等于加强管3管壁的厚度,加强管3一来增强辊体1的强度,二来加强管3与相邻部件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在金属热胀冷缩时能起到一定的形变让位。加强管3外套设有支撑管4,支撑管4管体上向辊体1内壁方向伸出若干支撑幅,支撑幅均匀分布在支撑管4的管壁上并与辊体1内壁固定连接,支撑幅焊接或一体成型在支撑管4的管壁上,支撑管4和加强管3同轴设置,加强管3和支撑管4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加强管3管壁厚度,支撑幅的长度与支撑管4长度相等,支撑幅用于支撑辊体1的辊面9,防止其在运作中发生形变。相邻两支撑幅之间的辊体1内壁上具有加强筋6,加强筋6位于两支撑幅的正中位置,加强筋6的长度与支撑幅长度相等,加强筋6的作用和支撑幅的作用相同。为了增大辊体1轴向方向的稳定性,在支撑幅的幅体上沿其周向设置有加强支撑强度的稳定支撑7,稳定支撑7的个数与支撑幅之间的间隔数相同,稳定支撑7连接成一个稳定环,稳定环为多个,沿支撑幅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支撑幅上,稳定环和内辊2同轴设置。图2中支撑幅上只有一圈稳定环,稳定环位于辊体1和支撑管4的中间位置,当支撑幅上有两圈稳定环,那么稳定环均匀分布在辊体1和支撑管4的中间位置。辊体1的辊面9厚度为整个辊体1直径的1/5,辊面9过薄容易变形,辊面9过厚辊体1的自重下降不明显,通常辊面9厚度和内辊2直径相同,或大于内辊2直径。在一些需要自重很重的轧辊时,为了节省开支,可以在上述结构的空心轧辊的空腔中充填入,如细沙或混凝土等固体物,一来满足重量要求,二来强度没有影响。具体的加工过程:辊体1由两个辊体端面8一个辊面9组成,首先在其中一个辊体端面8上由内向外依次焊接内辊2和加强管3,然后支撑管4和支撑幅焊接或一体成型,稳定支撑7焊接在支撑幅上,再接着支撑幅和辊面9内壁焊接,焊接好支撑幅后,支撑管4套在加强管3上,然后用机械手伸入到支撑管4和加强管3的间隔中将支撑管4焊接在辊体端面8上,最后将辊面9也焊接到辊体端面8,至此空心辊体的一面焊接完毕,当然辊体1体积过大,可以开模浇注上述部分,然后另一辊体端面8上开孔,孔位对准内辊2、加强管3和支撑管4的端面,每个端面上也开设有对应的螺纹孔,螺丝穿过开孔和螺纹孔螺纹固定,为了提高辊体1的稳定性,螺纹固定后辊面9和该辊体端面8焊接,最后将焊接处打磨抛光。焊接强度大,当辊体1体积过大,焊接和浇注难度大时,可以在两辊体端面8上开设开孔,并在内辊2、加强管3和支撑管4的两端端面,上开设与开孔对应的螺纹孔,螺丝穿过开孔和螺纹孔螺纹固定,螺纹固定后辊面9和该辊体端面8焊接,最后将焊接处打磨抛光。以上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技术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说明书后可以对以前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技术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心轧辊,包括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的内部具有空腔,空腔中具有与辊体同轴设置的内辊,内辊外间隔套设有至少一层加强管,加强管外间隔套设有支撑管,支撑管管体上向辊体内壁方向伸出若干支撑幅,支撑幅均匀分布在支撑管的管壁上并与辊体内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轧辊,包括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的内部具有空腔,空腔中具有与辊体同轴设置的内辊,内辊外间隔套设有至少一层加强管,加强管外间隔套设有支撑管,支撑管管体上向辊体内壁方向伸出若干支撑幅,支撑幅均匀分布在支撑管的管壁上并与辊体内壁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管的层数为1~3层,当加强管的层数为多层时,相邻两层加强管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或等于加强管管壁厚度,小于两倍加强管管壁厚度;所述加强管与支撑管之间的间隔距离等于1~1.5倍的加强管管壁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辊的直径为1/5~1/3的辊体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幅的长度与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炜凉,袁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汇辰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