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
技术介绍
当前城市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是生物处理技术,按照微生物的生长方式,生物法可分为以活性污泥法为代表的悬浮生长法和以生物膜法为代表的附着生长法。目前,城市污水处理以活性污泥法的应用最广。但是,由于传统活性污泥法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运行费也较高,需要进行革新。为开发高效、低耗的城市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这期间,以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曝气生物滤池(BAF)、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组合工艺(IFAS)为代表的生物膜技术为主的工艺,由于其在紧凑方面的优势在升级改造方面获得一定的优势。另外在20世纪末,一些创新型的工艺如厌氧氨氧化、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也逐渐登上舞台。但无论是悬浮生长的生物处理技术,还是以IFAS、MBBR及BAF为代表的生物膜处理技术,都存在占地较大、能耗较高的问题。污水处理厂向来都是能源消耗大户,特别是为了满足近年来的污水厂提标改造和日益收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缸体以及搅拌装置;/n所述缸体的容纳腔分隔为用于在好氧环境下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的生物反应区以及与生物反应区连通且用于对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的固液分离区;/n所述搅拌装置的一端伸入生物反应区内,用于搅拌生物反应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缸体以及搅拌装置;
所述缸体的容纳腔分隔为用于在好氧环境下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的生物反应区以及与生物反应区连通且用于对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固液分离的固液分离区;
所述搅拌装置的一端伸入生物反应区内,用于搅拌生物反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区顶部设置的水流出口通过筛网与所述固液分离区顶部设置的水流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区内设有生物反应装置,所述生物反应装置包括自由填充于生物反应区中且用于与污水进行生化反应的生物膜载体、用于为生物反应区提供氧气的曝气装置、以及用于排出生物反应区中污泥的第一排泥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和所述第一排泥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生物反应区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设有曝气入口和第一排泥口;其中,所述曝气入口与所述曝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排泥口与所述第一排泥装置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设有微气泡释放口,该微气泡释放口位于固液分离区的底部,且与缸体外的微气泡发生装置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区内设有用于排出固液分离区污泥的第二排泥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泥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固液分离区底部的底泥收集装置以及位于所述固液分离区顶部的浮泥收集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循环床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设有第二排泥口和第三排泥口;其中,所述第二排泥口与所述底泥收集装置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耀华,任婷婷,黄健伟,李国材,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