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藜麦加工用杂质分离筛选装置,涉及藜麦筛选领域,解决了目前大多数挑出杂质,是人工进行筛选,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挑选的过程中费时费力的问题。技术特征包括操作台、设置在操作台上的加工设备本体以及分离筛选机构;所述加工设备本体安置于操作台上,所述分离筛选机构设置在操作台上,且位于加工设备本体的顶端;所述分离筛选机构包括矩形框架、带动矩形框架水平晃动的滑动部、过滤筛网以及进料滑道;一对所述滑动部安置于操作台上,且位于加工设备本体的两端,所述矩形框架安置于一对所述滑动部上,所述过滤筛网设置在矩形框架的内部,所述进料滑道设置在矩形框架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筛网的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藜麦加工用杂质分离筛选装置
本技术涉及藜麦筛选
,特别涉及一种藜麦加工用杂质分离筛选装置。
技术介绍
藜(读音lí)麦(学名:ChenopodiumquinoaWilld),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有5000-7000多年的食用和种植历史,由于其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其养育了印加民族,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藜麦在加工成食品之前,需要对其中都杂质挑出,然而,目前大多数挑出杂质,是人工进行筛选,使用筛网,这样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挑选的过程中费时费力,因此设计一种藜麦加工用杂质分离筛选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目前大多数挑出杂质,是人工进行筛选,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挑选的过程中费时费力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藜麦加工用杂质分离筛选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藜麦加工用杂质分离筛选装置,包括操作台、设置在操作台上的加工设备本体以及分离筛选机构;所述加工设备本体安置于操作台上,所述分离筛选机构设置在操作台上,且位于加工设备本体的顶端;所述分离筛选机构包括矩形框架、带动矩形框架水平晃动的滑动部、过滤筛网以及进料滑道;一对所述滑动部安置于操作台上,且位于加工设备本体的两端,所述矩形框架安置于一对所述滑动部上,所述过滤筛网设置在矩形框架的内部,所述进料滑道设置在矩形框架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筛网的下方。优选的,所述滑动部包括一对条形滑道、一对移动小车、一对弹簧、直线气缸以及n形连接杆;一对所述条形滑道开设在操作台的上表面,一对所述移动小车设置在一对所述条形滑道的内部,一对所述条形滑道的下表面均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n形连接杆通过一对条形开口与一对移动小车的下表面相连,所述直线气缸安置于操作台的底端,且驱动端与n形连接杆相连,一对所述弹簧嵌装在一对所述条形滑道的内部,且一端与移动小车相连,所述矩形框架设置在一对移动小车的顶端。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内两侧表面均设有条形卡条。优选的,所述过滤筛网形状为矩形凹槽状,所述过滤筛网设置在一对条形卡条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下表面设有两对支撑架,两对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进料滑道内设有第二过滤机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第二滤网以及灰尘收集盒;所述第二滤网安置于进料滑道上,所述灰尘收集盒安置于进料滑道的内部,所述进料滑道的侧表面下端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的边缘处铰链连接矩形挡门。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操作简单,造价低廉,多次筛选,会对杂质高效分离,筛选完毕,直接加工,省时省力,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适合推广使用,尤其适合中小企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藜麦加工用杂质分离筛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藜麦加工用杂质分离筛选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进料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1、操作台;2、加工设备本体;3、矩形框架;4、过滤筛网;5、进料滑道;6、条形滑道;7、移动小车;8、弹簧;9、直线气缸;10、n形连接杆;11、条形卡条;12、支撑架;13、加强筋;14、第二滤网;15、灰尘收集盒;16、矩形挡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藜麦加工用杂质分离筛选装置,包括操作台1、设置在操作台1上的加工设备本体2以及分离筛选机构;所述加工设备本体2安置于操作台1上,所述分离筛选机构设置在操作台1上,且位于加工设备本体2的顶端;所述分离筛选机构包括矩形框架3、带动矩形框架3水平晃动的滑动部、过滤筛网4以及进料滑道5;一对所述滑动部安置于操作台1上,且位于加工设备本体2的两端,所述矩形框架3安置于一对所述滑动部上,所述过滤筛网4设置在矩形框架3的内部,所述进料滑道5设置在矩形框架3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筛网4的下方。所述滑动部包括一对条形滑道6、一对移动小车7、一对弹簧8、直线气缸9以及n形连接杆10;一对所述条形滑道6开设在操作台1的上表面,一对所述移动小车7设置在一对所述条形滑道6的内部,一对所述条形滑道6的下表面均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n形连接杆10通过一对条形开口与一对移动小车7的下表面相连,所述直线气缸9安置于操作台1的底端,且驱动端与n形连接杆10相连,一对所述弹簧8嵌装在一对所述条形滑道6的内部,且一端与移动小车7相连,所述矩形框架3设置在一对移动小车7的顶端。所述矩形框架3内两侧表面均设有条形卡条11。所述过滤筛网4形状为矩形凹槽状,所述过滤筛网4设置在一对条形卡条11的上表面。所述操作台1的下表面设有两对支撑架12,两对所述支撑架12之间设有加强筋13。所述进料滑道5内设有第二过滤机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第二滤网14以及灰尘收集盒15;所述第二滤网14安置于进料滑道5上,所述灰尘收集盒15安置于进料滑道5的内部,所述进料滑道5的侧表面下端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的边缘处铰链连接矩形挡门16。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把需要加工的藜麦倒入到矩形框架3内的过滤筛网4的内部,如果是需要大量加工,可以安装现有技术的输送装置,之后直线气缸9会带动一对移动小车7进行运动,在条形滑道6内进行运动,然后弹簧8会辅助移动小车7缩回,从而带动矩形框架3进行晃动,之后会让过滤筛网4进行筛选,筛选下来的杂质会被隔离,之后藜麦进入到进料滑道5的内部,之后进料滑道5内的第二筛网会对灰尘进行过滤,避免灰尘进入到加工设备本体2的内部,之后灰尘进入到灰尘收集盒15的内部,需要定时对灰尘收集盒15进行清理,通过打开矩形挡门16,取出灰尘收集盒15,条形卡条11用于对过滤筛网4进行固定。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藜麦加工用杂质分离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设置在操作台(1)上的加工设备本体(2)以及分离筛选机构;/n所述加工设备本体(2)安置于操作台(1)上,所述分离筛选机构设置在操作台(1)上,且位于加工设备本体(2)的顶端;/n所述分离筛选机构包括矩形框架(3)、带动矩形框架(3)水平晃动的滑动部、过滤筛网(4)以及进料滑道(5);/n一对所述滑动部安置于操作台(1)上,且位于加工设备本体(2)的两端,所述矩形框架(3)安置于一对所述滑动部上,所述过滤筛网(4)设置在矩形框架(3)的内部,所述进料滑道(5)设置在矩形框架(3)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筛网(4)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藜麦加工用杂质分离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设置在操作台(1)上的加工设备本体(2)以及分离筛选机构;
所述加工设备本体(2)安置于操作台(1)上,所述分离筛选机构设置在操作台(1)上,且位于加工设备本体(2)的顶端;
所述分离筛选机构包括矩形框架(3)、带动矩形框架(3)水平晃动的滑动部、过滤筛网(4)以及进料滑道(5);
一对所述滑动部安置于操作台(1)上,且位于加工设备本体(2)的两端,所述矩形框架(3)安置于一对所述滑动部上,所述过滤筛网(4)设置在矩形框架(3)的内部,所述进料滑道(5)设置在矩形框架(3)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筛网(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藜麦加工用杂质分离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包括一对条形滑道(6)、一对移动小车(7)、一对弹簧(8)、直线气缸(9)以及n形连接杆(10);
一对所述条形滑道(6)开设在操作台(1)的上表面,一对所述移动小车(7)设置在一对所述条形滑道(6)的内部,一对所述条形滑道(6)的下表面均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n形连接杆(10)通过一对条形开口与一对移动小车(7)的下表面相连,所述直线气缸(9)安置于操作台(1)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中尧,刘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茂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