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推拉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693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受电弓碳滑板碳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推拉筛,通过动力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杆在偏心轮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偏心杆通过连接杆带动固定杆做往复运动,从而使筛板往复运动对碳条的生产原料进行筛分,装置整体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且可以提高筛分精度,减少筛分浪费,同时通过吸气罩将产生的风尘吸入过滤箱的内进行过滤,使装置周围环境中的粉尘浓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保护工人健康;包括四组底柱和底架;还包括是筛板、筛网、左滑板、右滑板、固定杆、连接头、连接杆、偏心杆、偏心轮、动力电机、机架、吸气罩、吸气管、过滤箱、过滤筒、涡轮风机和排气管。

A small push-pull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推拉筛
本技术涉及受电弓碳滑板碳条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推拉筛。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受电弓碳滑板的生产过程中碳条的各种理化性能至关重要,碳条经过成型、焙烧、浸金属和机加工四个工序制备而成,而碳条成型是关键工序,对碳条成品的理化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需要碳条生产原料需要进行筛分处理。推拉筛是一种用于受电弓碳滑板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碳条的生产原料进行筛分,使其更好进行使用的辅助装置,其在受电弓碳滑板碳条生产设备
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推拉筛设备较大,占地面积大,但由于碳条单根质量轻,原料单次用量小,现有的设备用于碳条生产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浪费大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且在进行筛分时会产生粉尘飘散在装置周围的空气中,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体积较小,占地面积小,减少筛分浪费,对筛分产生的粉尘进行有效去除的小型推拉筛。本技术的一种小型推拉筛,包括四组底柱和底架,四组底柱的顶端分别与底架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固定连接;还包括是筛板、筛网、左滑板、右滑板、固定杆、连接头、连接杆、偏心杆、偏心轮、动力电机、机架、吸气罩、吸气管、过滤箱、过滤筒、涡轮风机和排气管,筛网固定设置于筛板的中部,左滑板固定设置于筛板的左端,右滑板固定设置于筛板的右端,底架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左滑槽,左滑板的左端位于左滑槽内并可前后滑动,底架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右滑槽,右滑板的右端位于右滑槽内并可前后滑动,固定杆固定设置于筛板的前端,底架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前后贯通的通孔,固定杆的前端自底架的内侧穿过通孔并与连接头的后端固定连接,连接头与连接杆的后端通过螺栓铰接,机架位于底架的前方,动力电机固定设置于机架的顶端,偏心轮固定设置于动力电机的前端,偏心杆固定设置于偏心轮的前端,偏心杆的前端与连接杆的右端通过螺栓铰接,过滤箱位于底架的左侧,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腔,过滤筒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过滤筒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腔,吸气管的底端自过滤箱的顶端插入过滤腔内,吸气管的顶部与吸气罩的顶端固定连接,涡轮风机固定设置于吸气管的中部,吸气罩位于底架的上方,排气管固定设置于过滤箱的左端并与内腔相通。本技术的一种小型推拉筛,还包括旋转电机、转轴、横杆和清理刷,旋转电机固定设置于过滤箱的顶端,转轴固定设置于旋转电机的底端,转轴的底端自过滤箱的顶端插入过滤腔内,横杆固定设置于转轴的中部,清理刷固定设置于横杆的外端,清理刷的外端与过滤筒的内端接触。本技术的一种小型推拉筛,还包括排尘口、排尘管和刮板,排尘口设置于过滤筒的底端右侧,排尘管的顶端与排尘口固定连接,排尘管的右端自内腔向右穿出过滤箱,刮板的顶端与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刮板的底端与过滤腔的底端接触。本技术的一种小型推拉筛,还包括收集漏斗和收集箱,收集漏斗固定设置于底架的底端,收集箱固定设置于收集漏斗的底端。本技术的一种小型推拉筛,还包括排尘阀,排尘阀固定设置于排尘管的中部。本技术的一种小型推拉筛,还包括固定片和固定螺钉,固定片固定设置于动力电机的底部,固定螺钉的底端自固定片的顶端穿过固定片插入机架的顶端。本技术的一种小型推拉筛,偏心杆的位置远离偏心轮的圆心。本技术的一种小型推拉筛,吸气管和吸气罩的材质为硬质塑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小型推拉筛对碳条的生产原料进行筛分时,通过动力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杆在偏心轮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偏心杆通过连接杆带动固定杆做往复运动,从而使筛板往复运动对碳条的生产原料进行筛分,装置整体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且可以提高筛分精度,减少筛分浪费,同时通过吸气罩将产生的风尘吸入过滤箱的内进行过滤,使装置周围环境中的粉尘浓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保护工人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筛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过滤箱的内部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底柱;2、底架;3、筛板;4、筛网;5、左滑板;6、右滑板;7、固定杆;8、连接头;9、连接杆;10、偏心杆;11、偏心轮;12、动力电机;13、机架;14、吸气罩;15、吸气管;16、过滤箱;17、过滤筒;18、涡轮风机;19、排气管;20、旋转电机;21、转轴;22、横杆;23、清理刷;24、排尘口;25、排尘管;26、刮板;27、收集漏斗;28、收集箱;29、排尘阀;30、固定片;31、固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小型推拉筛,包括四组底柱1和底架2,四组底柱1的顶端分别与底架2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固定连接;还包括是筛板3、筛网4、左滑板5、右滑板6、固定杆7、连接头8、连接杆9、偏心杆10、偏心轮11、动力电机12、机架13、吸气罩14、吸气管15、过滤箱16、过滤筒17、涡轮风机18和排气管19,筛网4固定设置于筛板3的中部,左滑板5固定设置于筛板3的左端,右滑板6固定设置于筛板3的右端,底架2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左滑槽,左滑板5的左端位于左滑槽内并可前后滑动,底架2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右滑槽,右滑板6的右端位于右滑槽内并可前后滑动,固定杆7固定设置于筛板3的前端,底架2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前后贯通的通孔,固定杆7的前端自底架2的内侧穿过通孔并与连接头8的后端固定连接,连接头8与连接杆9的后端通过螺栓铰接,机架13位于底架2的前方,动力电机12固定设置于机架13的顶端,偏心轮11固定设置于动力电机12的前端,偏心杆10固定设置于偏心轮11的前端,偏心杆10的前端与连接杆9的右端通过螺栓铰接,过滤箱16位于底架2的左侧,过滤箱16的内部设置有内腔,过滤筒17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过滤筒17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腔,吸气管15的底端自过滤箱16的顶端插入过滤腔内,吸气管15的顶部与吸气罩14的顶端固定连接,涡轮风机18固定设置于吸气管15的中部,吸气罩14位于底架2的上方,排气管19固定设置于过滤箱16的左端并与内腔相通;在使用小型推拉筛对碳条的生产原料进行筛分时,通过动力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杆在偏心轮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偏心杆通过连接杆带动固定杆做往复运动,从而使筛板往复运动对碳条的生产原料进行筛分,装置整体体积小,占地面积小,且可以提高筛分精度,减少筛分浪费,同时通过吸气罩将产生的风尘吸入过滤箱的内进行过滤,使装置周围环境中的粉尘浓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保护工人健康。本技术的一种小型推拉筛,还包括旋转电机20、转轴21、横杆22和清理刷23,旋转电机20固定设置于过滤箱16的顶端,转轴21固定设置于旋转电机20的底端,转轴21的底端自过滤箱16的顶端插入过滤腔内,横杆22固定设置于转轴21的中部,清理刷23固定设置于横杆22的外端,清理刷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推拉筛,包括四组底柱(1)和底架(2),四组底柱(1)的顶端分别与底架(2)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是筛板(3)、筛网(4)、左滑板(5)、右滑板(6)、固定杆(7)、连接头(8)、连接杆(9)、偏心杆(10)、偏心轮(11)、动力电机(12)、机架(13)、吸气罩(14)、吸气管(15)、过滤箱(16)、过滤筒(17)、涡轮风机(18)和排气管(19),所述筛网(4)固定设置于筛板(3)的中部,所述左滑板(5)固定设置于筛板(3)的左端,所述右滑板(6)固定设置于筛板(3)的右端,所述底架(2)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左滑槽,所述左滑板(5)的左端位于左滑槽内并可前后滑动,所述底架(2)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右滑槽,所述右滑板(6)的右端位于右滑槽内并可前后滑动,所述固定杆(7)固定设置于筛板(3)的前端,所述底架(2)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前后贯通的通孔,所述固定杆(7)的前端自底架(2)的内侧穿过通孔并与连接头(8)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8)与连接杆(9)的后端通过螺栓铰接,所述机架(13)位于底架(2)的前方,所述动力电机(12)固定设置于机架(13)的顶端,所述偏心轮(11)固定设置于动力电机(12)的前端,所述偏心杆(10)固定设置于偏心轮(11)的前端,所述偏心杆(10)的前端与连接杆(9)的右端通过螺栓铰接,所述过滤箱(16)位于底架(2)的左侧,所述过滤箱(16)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过滤筒(17)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所述过滤筒(17)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腔,所述吸气管(15)的底端自过滤箱(16)的顶端插入过滤腔内,所述吸气管(15)的顶部与吸气罩(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涡轮风机(18)固定设置于吸气管(15)的中部,所述吸气罩(14)位于底架(2)的上方,所述排气管(19)固定设置于过滤箱(16)的左端并与内腔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推拉筛,包括四组底柱(1)和底架(2),四组底柱(1)的顶端分别与底架(2)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是筛板(3)、筛网(4)、左滑板(5)、右滑板(6)、固定杆(7)、连接头(8)、连接杆(9)、偏心杆(10)、偏心轮(11)、动力电机(12)、机架(13)、吸气罩(14)、吸气管(15)、过滤箱(16)、过滤筒(17)、涡轮风机(18)和排气管(19),所述筛网(4)固定设置于筛板(3)的中部,所述左滑板(5)固定设置于筛板(3)的左端,所述右滑板(6)固定设置于筛板(3)的右端,所述底架(2)的内侧左端设置有左滑槽,所述左滑板(5)的左端位于左滑槽内并可前后滑动,所述底架(2)的右端内侧设置有右滑槽,所述右滑板(6)的右端位于右滑槽内并可前后滑动,所述固定杆(7)固定设置于筛板(3)的前端,所述底架(2)的前端中部设置有前后贯通的通孔,所述固定杆(7)的前端自底架(2)的内侧穿过通孔并与连接头(8)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8)与连接杆(9)的后端通过螺栓铰接,所述机架(13)位于底架(2)的前方,所述动力电机(12)固定设置于机架(13)的顶端,所述偏心轮(11)固定设置于动力电机(12)的前端,所述偏心杆(10)固定设置于偏心轮(11)的前端,所述偏心杆(10)的前端与连接杆(9)的右端通过螺栓铰接,所述过滤箱(16)位于底架(2)的左侧,所述过滤箱(16)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过滤筒(17)固定设置于内腔的顶端,所述过滤筒(17)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腔,所述吸气管(15)的底端自过滤箱(16)的顶端插入过滤腔内,所述吸气管(15)的顶部与吸气罩(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涡轮风机(18)固定设置于吸气管(15)的中部,所述吸气罩(14)位于底架(2)的上方,所述排气管(19)固定设置于过滤箱(16)的左端并与内腔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继仁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