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675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点胶头,包括至少两组输入阀;混胶系统,其与所述至少两组输入阀连接,通过所述输入阀注入的原料胶在混胶系统内搅拌混合;出胶开关装置,其与所述混胶系统的出胶口连接,其被配置为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混胶系统的出胶口;所述输入阀包括胶阀、清洗液阀和气阀;通过所述胶阀向混胶系统内注入原料胶,通过所述清洗液阀向混胶系统内注入清洗液,通过所述气阀向混胶系统内注入干燥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点胶头,注胶、混胶、混胶后开关胶各自独立配置、但相互配合完成混胶后的顺畅出胶,自带清洗和气吹风干结构,方便清洗维护,有效解决原料过载问题、以及因为原料过载损伤零部件时第一时间锁定损坏目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胶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领域的点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胶头。
技术介绍
市面上聚氨酯领域使用的点胶头多为轴动、杯动式关胶配合集成阀式供胶结构设计,量产使用时,易出现关胶闭合性差、不能完全密封、原料过载影响点胶头时清洗维护周期长,影响后续点胶效率、原料过载损伤零件时很难第一时间锁定损坏目标等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点胶头,注胶、混胶、混胶后开关胶各自独立配置、但相互配合完成混胶后的顺畅出胶,自带清洗和气吹风干结构,方便清洗维护,有效解决原料过载问题、以及因为原料过载损伤零部件时第一时间锁定损坏目标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点胶头,包括,至少两组输入阀;混胶系统,其与所述至少两组输入阀连接,通过所述输入阀注入的原料胶在混胶系统内搅拌混合;出胶开关装置,其与所述混胶系统的出胶口连接,其被配置为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混胶系统的出胶口;所述输入阀包括胶阀、清洗液阀和气阀;通过所述胶阀向混胶系统内注入原料胶,通过所述清洗液阀向混胶系统内注入清洗液,通过所述气阀向混胶系统内注入干燥气体。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混胶系统包括混胶器和搅拌器,所述混胶器的中心设有混胶腔,所述混胶器内沿其轴线对称设有两组注胶通道、其内还设有一组注水通道和注气通道,所述注水通道和注气通道以混胶器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两组注胶通道、注水通道和注气通道均与混胶腔连通;所述两组注胶通道分别与两组胶阀连接,所述注水通道和注气通道分别与清洗液阀和气阀连接;所述搅拌器对进入混胶腔内的双组份胶料搅拌混胶,所述混胶器内围绕混胶腔设有保温通道,所述混胶器内部具有与之成型为一体的隔层,所述隔层隔断混胶腔和保温通道;所述混胶器的外部设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连通保温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循环管路连接恒温系统,所述恒温系统输出的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保温通道内,所述保温通道内循环的冷却液至少用于对所述搅拌器降温,所述保温通道内热交换后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出液口循环至恒温系统中。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头和搅拌轴,所述搅拌头固定装配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头位于混胶腔内转动混胶;所述混胶器内设有与混胶腔连通的中心安装孔,所述搅拌轴穿出中心安装孔后与驱动机构连接。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混胶器内位于混胶腔和中心安装孔的连通部位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具有同轴套设于搅拌轴上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其中一组密封件的轴向端部设有与另一组密封件接触的圆锥部;所述保温通道内循环的冷却液对所述密封装置降温。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中心安装孔内设有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包括环套、加压主套、抵接台阶和抵压弹簧,所述环套同轴安装与中心安装孔内、且通过轴承装配于搅拌轴上,所述加压主套装配于环套轴向外侧端部,所述抵接台阶套设在搅拌轴上、且抵接所述第二密封件,所述抵压弹簧位于环套内、其两端分别连接加压主套和抵接台阶。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中心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径向贯通至混胶器外部的泄压孔。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混胶器包括混胶器本体和端盖,所述端盖能够拆卸的紧固装配于混胶器本体的端部,所述端盖与混胶器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出胶开关装置包括,下料筒体,其内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贯通的下料通道,沿自身径向贯通的收容腔一,所述下料通道与混胶系统的出胶口连接,所述收容腔与下料通道连通;转接筒体,其内设有沿自身轴线方向贯通的收容腔二,沿自身径向贯通的下料通孔一,所述下料通孔一与收容腔二连通;转动阀体,其被配置为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其内设有沿自身径向贯通的下料通孔二;所述转接筒体穿设于收容腔一内、且所述下料通孔一与下料通道连通;所述转动阀体穿设于收容腔二内;转动所述转动阀体时,所述下料通孔二与下料通孔一连通,或者所述下料通孔二与下料通孔一不连通;所述下料通孔二与下料通孔一连通时,所述开关装置打开出胶;所述下料通孔二与下料通孔一不连通时,所述开关装置关闭停止出胶。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转动阀体上位于下料通孔二的外侧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嵌套有密封圈。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转动阀体的一端或者两端设有转动转接头,所述转动转接头配置于收容腔二内、且向所述收容腔二的外部延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点胶头,注胶、混胶、混胶后开关胶各自独立配置、但相互配合完成混胶后的顺畅出胶,自带清洗和气吹风干结构,方便清洗维护,有效解决原料过载问题、以及因为原料过载损伤零部件时第一时间锁定损坏目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点胶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点胶头中混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混胶器和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混胶器和搅拌器的俯视图及俯视图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是图3所示混胶器的轴向剖视图;图6是图1所示点胶头中出胶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出胶开关装置的俯视图及俯视图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1a-A胶阀,11b-B胶阀,12-清洗液阀,13-气阀,14-注胶通道,15-注水通道,16-注气通道;17-加压主套,18-抵接台阶,19-抵压弹簧,20-环套;2-混胶系统,21-混胶腔,22-搅拌器,23-保温通道,24-隔层,25-循环管路,26-进液口,27-出液口,28-恒温系统,29-第一密封件,30-第二密封件,31-圆锥部,32-泄压孔,33-混胶器,34-混胶器本体,35-端盖,36-密封圈,37-液压泵;38-搅拌头,39-搅拌轴,40-中心安装孔。4-开关胶装置,41-下料筒体,42-下料通道,43-收容腔一,44-胶管连接端,45-出胶管,46-转接筒体,47-收容腔二,48-下料通孔一,50-平衡销;51-转动阀体,52-下料通孔二,53-环槽,55-转动转接头,56-筒体安装座,57-侧向通孔,58-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参照图1~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点胶头,包括四组输入阀、混胶系统和出胶开关装置;四组输入阀分别为两组胶阀(A胶阀11a和B胶阀11b)、一组清洗液阀12和组气阀13。上述混胶系统与两组胶阀(A胶阀11a和B胶阀11b)、一组清洗液阀12和组气阀13连接,通过两组胶阀(A胶阀11a和B胶阀11b)注入两种组份的原料胶在混胶系统内搅拌混胶,通过清洗液阀向混胶系统内注入清洗液清洗维护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胶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两组输入阀;/n混胶系统,其与所述至少两组输入阀连接,通过所述输入阀注入的原料胶在混胶系统内搅拌混合;/n出胶开关装置,其与所述混胶系统的出胶口连接,其被配置为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混胶系统的出胶口;/n所述输入阀包括胶阀、清洗液阀和气阀;通过所述胶阀向混胶系统内注入原料胶,通过所述清洗液阀向混胶系统内注入清洗液,通过所述气阀向混胶系统内注入干燥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胶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组输入阀;
混胶系统,其与所述至少两组输入阀连接,通过所述输入阀注入的原料胶在混胶系统内搅拌混合;
出胶开关装置,其与所述混胶系统的出胶口连接,其被配置为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混胶系统的出胶口;
所述输入阀包括胶阀、清洗液阀和气阀;通过所述胶阀向混胶系统内注入原料胶,通过所述清洗液阀向混胶系统内注入清洗液,通过所述气阀向混胶系统内注入干燥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胶系统包括混胶器和搅拌器,所述混胶器的中心设有混胶腔,所述混胶器内沿其轴线对称设有两组注胶通道、其内还设有一组注水通道和注气通道,所述注水通道和注气通道以混胶器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两组注胶通道、注水通道和注气通道均与混胶腔连通;所述两组注胶通道分别与两组胶阀连接,所述注水通道和注气通道分别与清洗液阀和气阀连接;所述搅拌器对进入混胶腔内的双组份胶料搅拌混胶,所述混胶器内围绕混胶腔设有保温通道,所述混胶器内部具有与之成型为一体的隔层,所述隔层隔断混胶腔和保温通道;所述混胶器的外部设有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连通保温通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循环管路连接恒温系统,所述恒温系统输出的冷却液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保温通道内,所述保温通道内循环的冷却液至少用于对所述搅拌器降温,所述保温通道内热交换后的冷却液通过所述出液口循环至恒温系统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头和搅拌轴,所述搅拌头固定装配在搅拌轴上,所述搅拌头位于混胶腔内转动混胶;所述混胶器内设有与混胶腔连通的中心安装孔,所述搅拌轴穿出中心安装孔后与驱动机构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胶器内位于混胶腔和中心安装孔的连通部位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具有同轴套设于搅拌轴上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其中一组密封件的轴向端部设有与另一组密封件接触的圆锥部;所述保温通道内循环的冷却液对所述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勇孙庆雪张雪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胜蓝夫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