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粘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11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5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粘锅,涉及食材加工领域。防粘锅包括锅体和从锅体的内底壁向上延伸的凸台。凸台的周壁与锅体的内侧壁共同限定出环形空腔,环形空腔的侧腔壁设有第一凹凸结构,环形空腔的底腔壁设有第二凹凸结构。环形空腔使得食物中心的至锅的侧壁的距离减小,使得第二凹凸结构的凹部的空气能够迅速排出,减小粘锅的可能性,并且通过在环形空腔的底腔壁和侧腔壁上均设置凹凸结构,使得与食物接触而不是整个锅体的内底壁接触,减少了锅体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同时,在烹饪过程中,凹凸结构的凹部能够用来盛装食用油及空气,在锅与食物之间提供润滑及隔离的效果,增强防粘的性能。

A kind of anti sticking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粘锅
本申请涉及食材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粘锅。
技术介绍
在烹制食物时常常会出现食物粘锅的现象。因此,出现了在锅底增加涂层的不粘锅,然而这样的不粘锅的防粘效果不甚理想,并且涂层还对人体有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粘锅,以改善目前不粘锅防粘性能差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粘锅,包括锅体和从锅体的内底壁向上延伸的凸台。凸台的周壁与锅体的内侧壁共同限定出环形空腔,环形空腔的侧腔壁设有第一凹凸结构,环形空腔的底腔壁设有第二凹凸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凸台的周壁与锅体的内侧壁共同限定出环形空腔,食物只能在环形空腔内烹饪,环形空腔使得食物中心的至锅的侧壁的距离减小,使得第二凹凸结构的凹部的空气能够迅速排出,减小粘锅的可能性,并且环形空腔的侧腔壁设有第一凹凸结构,能够避免食物粘在锅体的内侧壁和凸台的周壁上。通过在环形空腔的底腔壁和侧腔壁上均设置凹凸结构,使得与食物接触而不是整个锅体的内底壁接触,减少了锅体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同时,在烹饪过程中,凹凸结构的凹部能够用来盛装食用油及空气,在锅与食物之间提供润滑及隔离的效果(如同机械中用到的油槽的原理),增强防粘的性能;尤其是凹部内的空气在受热时膨胀,可以顶起食材,便于膨胀的空气从凹部中排泄出来,而这个过程中食材与凸部脱离形成间隙,便有食用油渗入,形成润滑。另外,本申请实施例的防粘锅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侧腔壁包括设于锅体的第一侧腔壁;第一凹凸结构包括间隔布置于第一侧腔壁的多个第一凸起。上述技术方案中,环形空腔的第一侧腔壁上设有第一凸起,使得食物在环形空腔内烹饪的时,不是与整个第一侧腔壁接触,而是仅仅与第一凸起的表面接触,减少食物与第一侧腔壁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粘锅的可能性,并且任意相邻的第一凸起之间即形成凹部,凹部能够用来盛装食用油及空气,在第一侧腔壁与食物之间提供润滑及隔离的效果,增强防粘的性能;尤其是凹部内的空气在受热时膨胀,可以顶起食材,便于膨胀的空气从凹部中排泄出来,而这个过程中食材与凸部脱离形成间隙,便有食用油渗入,形成润滑,进一步提高防粘能力。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凸起均匀间隔布置于第一侧腔壁。上述技术方案中,各个第一凸起间隔布置于第一侧腔壁,使得食物在能够均匀受热,避免第一凸起密集的地方容易粘锅。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凸起的表面为球面。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第一凸起的表面为球面,能够降低食物与第一凸起粘附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该防粘锅的防粘性能。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侧腔壁还包括设于凸台的第二侧腔壁;第一凹凸结构还包括间隔布置于第二侧腔壁的多个第二凸起。上述技术方案中,环形空腔的第二侧腔壁上设有第二凸起,使得食物在环形空腔内烹饪的时,不是与整个第二侧腔壁接触,而是仅仅与第二凸起的表面接触,减少食物与第二侧腔壁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粘锅的可能性,并且任意相邻的第二凸起之间即形成凹部,凹部能够用来盛装食用油及空气,在第二侧腔壁与食物之间提供润滑及隔离的效果,增强防粘的性能;尤其是凹部内的空气在受热时膨胀,可以顶起食材,便于膨胀的空气从凹部中排泄出来,而这个过程中食材与凸部脱离形成间隙,便有食用油渗入,形成润滑,进一步提高防粘能力。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各个第二凸起均匀间隔布置于第二侧腔壁。上述技术方案中,各个第二凸起间隔布置于第二侧腔壁,使得食物在能够均匀受热,避免第二凸起密集的地方容易粘锅。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二凸起的表面为球面。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第二凸起的表面为球面,能够降低食物与第二凸起粘附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该防粘锅的防粘性能。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凸结构包括间隔布置于底腔壁的多个第一凸筋和间隔布置于底腔壁的多个第二凸筋;第一凸筋与所述第二凸筋交叉布置。上述技术方案中,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一凸筋和间隔布置的多个第二凸筋交叉布置,从而形成第二凹凸结构,即第二凹凸结构为网状结构,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为第二凹凸结构的凸部,各个第一凸筋和各个第二凸筋之间的间隔即第二凹凸结构的凹部,结构简单,防粘性能好。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凸筋与每个第二凸筋垂直布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第一凸筋与每个第二凸筋垂直布置,使得第二凹凸结构的凸部和凹部均被划分为多个小方块形的结构,使得食物在锅体内受热更加均匀,防粘性能更好。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防粘锅还包括用于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搅拌轴可转动地设置于锅体并延伸至锅体内;搅拌轴从锅体的内底壁向上延伸入锅体内的部分为凸台。上述技术方案中,搅拌机构的搅拌轴从锅体的内底壁向上延伸入锅体内的部分为凸台,即搅拌轴的周壁与锅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烹饪食物的环形空腔,环形空腔使得食物中心的至锅的侧壁的距离减小,使得第二凹凸结构的凹部的空气能够迅速排出,减小粘锅的可能性。并且搅拌机构的设置,能够在食物烹饪的同时,通过搅拌机构的转动,从而对食材进行有效的翻炒,避免因为烹饪人员没有及时翻炒,导致食材与锅体长时间接触,增加其所接触的地方出现粘连及糊底的几率,从而进一步的降低食材与锅体之间粘连的几率,提升其不粘的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不粘锅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粘锅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粘锅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IV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搅拌机构的防粘锅的第一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搅拌机构的防粘锅的第二示意图。图标:100-不粘锅;10-锅本体;20-小凸起;200-防粘锅;210-锅体;211-第一侧腔壁;2111-第一凸起;212-底腔壁;220-凸台;221-第二侧腔壁;2211-第二凸起;230-环形空腔;250-第一凸筋;260-第二凸筋;270-搅拌轴;280-搅拌叶片;300-食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粘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和从所述锅体的内底壁向上延伸的凸台;/n所述凸台的周壁与所述锅体的内侧壁共同限定出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侧腔壁设有第一凹凸结构,所述环形空腔的底腔壁设有第二凹凸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粘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和从所述锅体的内底壁向上延伸的凸台;
所述凸台的周壁与所述锅体的内侧壁共同限定出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侧腔壁设有第一凹凸结构,所述环形空腔的底腔壁设有第二凹凸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腔壁包括设于所述锅体的第一侧腔壁;
所述第一凹凸结构包括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侧腔壁的多个第一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粘锅,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凸起均匀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侧腔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粘锅,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凸起的表面为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腔壁还包括设于所述凸台的第二侧腔壁;
所述第一凹凸结构还包括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二侧腔壁的多个第二凸起。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泰易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