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形物排放的养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5014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形物排放的养虾系统,养殖池中心底部设有集污斗;固型污物排放装置自上而下从集污斗部位穿过养殖池,并与固液分离装置连通,固液分离装置的高度位于养殖池液面的下方;固型污物排放装置顶部设有一偏心电机,偏心电机产生的震动用于惊吓驱赶养固型污物排放装置附近附着的活虾;固型污物排放装置具有套管,套管上至少两个不同高度位置处开设排水口,套管底部位于集污斗高度处开设排污口,排水口与排污口的闸门由电动缸带动同步动作,且排水口与排污口闸门的开启和关闭呈相反动作。排放虾壳等固型污物的瞬间,出水口流速突然增大,减少排放时间,减少活虾逃逸的概率,同时排放之前对周围活虾进行驱赶,避免活虾逃逸。

A shrimp culture system with solid e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形物排放的养虾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形物排放的养虾系统,属于工厂养虾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工厂化养虾系统中虾壳、死虾、残儿等固型污物的排放技术还较为落后,一般都选用小网目来防止活虾的逃逸,但这样会有绝大多数的虾壳等固型物难以排出养殖系统,从而会造成养殖系统的二次污染,但如果选用较大网目的出水口,则会造成部分活虾从出水口逃跑造成经济损失。现有的工厂化养虾系统不能够合理的将虾壳、死虾等固型污物排出养殖系统,会对养殖系统造成二次污染;或者死虾等固型污物排放时,活虾和固型物一起排出,造成活虾逃逸。此外,出水口防逃网也会因为异养菌等微生物的附着,二进行堵塞,不能解决微生物的清除功能;需要人工定时清洗,防止出水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形物排放的养虾系统,通过养殖池内水体的旋转流动和固型污物的重力作用,将污物聚集于养殖池中央的集污斗内,排放虾壳等固型污物的瞬间,出水口流速突然增大,减少排放时间,减少活虾逃逸的概率,同时排放之前对周围活虾进行驱赶,避免活虾逃逸。本专利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形物排放的养虾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养殖池(1)、固型污物排放装置(2)、固液分离装置(3);/n养殖池(1)中心底部设有集污斗(9);/n固型污物排放装置(2)自上而下从集污斗(9)部位穿过养殖池(1),并与固液分离装置(3)连通,所述固液分离装置(3)的高度位于养殖池液面的下方;/n所述固型污物排放装置(2)顶部设有一偏心电机(4),所述偏心电机产生的震动用于惊吓驱赶养固型污物排放装置(2)附近附着的活虾;/n所述固型污物排放装置(2)具有套管(7),套管(7)上至少两个不同高度位置处开设排水口(14),套管(7)底部位于集污斗(8)高度处开设排污口(8),排水口(14)与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形物排放的养虾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养殖池(1)、固型污物排放装置(2)、固液分离装置(3);
养殖池(1)中心底部设有集污斗(9);
固型污物排放装置(2)自上而下从集污斗(9)部位穿过养殖池(1),并与固液分离装置(3)连通,所述固液分离装置(3)的高度位于养殖池液面的下方;
所述固型污物排放装置(2)顶部设有一偏心电机(4),所述偏心电机产生的震动用于惊吓驱赶养固型污物排放装置(2)附近附着的活虾;
所述固型污物排放装置(2)具有套管(7),套管(7)上至少两个不同高度位置处开设排水口(14),套管(7)底部位于集污斗(8)高度处开设排污口(8),排水口(14)与排污口(8)的闸门由电动缸(5)带动同步动作,且排水口(14)与排污口(8)闸门的开启和关闭呈相反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形物排放的养虾系统,其特征在于:闸门采用转动方式实现开启和关闭,闸门转动时候与套管(7)产生剐蹭,防止微生物的富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建军张成林张海耿管崇武张宇雷陈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