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水电联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弧等离子体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水电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被认为是独立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的第四状态,等离子体具有温度高(核心温度可达104K)、活性高(包含原子、原子团、离子和电子等)、气氛可控且纯净(Ar、空气、H2、N2、CO2等多种工作气体可选择)等特点,利用其特有的优势,可用于进行常规加热方式温度难以达到要求、利用其活性加速化学转换、对加热或反应有特定需求等场合,目前等离子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等离子切割、等离子焊接、等离子喷涂等)、材料科学领域(难容金属制备、金属陶瓷粉末的制备等)、冶金工业领域(金属和合金的冶炼、精炼和提纯等)、环保领域(等离子体废弃物处理)、化工领域(等离子体还原硅、等离子体裂解油或甲烷制取乙炔)等多个领域。放电电离方法是工业应用和实验室中最长采用的产生等离子体的方法,所谓放电电离方法,即在电场作用下,用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是目前工业应用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放电电离的型式,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水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接嘴(1)、正极水电联接器(2)、负极水电联接器(3)、回水接嘴(4)、第一水浸电缆(5)、第二水浸电缆(520)、负极输出接口(6)、若干个磁环(7)和正极输出接口(8);其中,/n进水接嘴(1)和正极输出接口(8)分别与正极水电联接器(2)相连接,回水接嘴(4)和负极输出接口(6)分别与负极水电联接器相连接,正极输出接口(8)的开放端和第二水浸电缆(520)连接,负极输出接口(6)的开放端与第一水浸电缆(5)连接,若干个磁环(7)套设于负极水电联接器(3)的直段(3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水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接嘴(1)、正极水电联接器(2)、负极水电联接器(3)、回水接嘴(4)、第一水浸电缆(5)、第二水浸电缆(520)、负极输出接口(6)、若干个磁环(7)和正极输出接口(8);其中,
进水接嘴(1)和正极输出接口(8)分别与正极水电联接器(2)相连接,回水接嘴(4)和负极输出接口(6)分别与负极水电联接器相连接,正极输出接口(8)的开放端和第二水浸电缆(520)连接,负极输出接口(6)的开放端与第一水浸电缆(5)连接,若干个磁环(7)套设于负极水电联接器(3)的直段(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水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浸电缆(5)包括第一外套螺母(51)、第一球头内芯(52)、第一中心导线(53)、第一绝缘外层(54)、第二外套螺母(55)和第二球头内芯(56);其中,
第一外套螺母(51)套设于第一球头内芯(52)的一端;
第一球头内芯(52)与第一中心导线(53)的一端相连接;
第二球头内芯(56)与第一中心导线(53)的另一端相连接;
第二外套螺母(55)套设于第二球头内芯(56)的一端;
第一绝缘外层(54)的一端套设于第一球头内芯(52)的另一端,第一绝缘外层(54)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球头内芯(56)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水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浸电缆(520)包括第三外套螺母(521)、第三球头内芯(522)、第二中心导线(523)、第二绝缘外层(524)、第四外套螺母(525)和第四球头内芯(526);其中,
第三外套螺母(521)套设于第三球头内芯(522)的一端;
第三球头内芯(522)与第二中心导线(523)的一端相连接;
第四球头内芯(526)与第二中心导线(5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营,陈峰,陈海群,董永晖,周法,刘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