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阴极中轴阳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9969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3:47
一种多阴极中轴阳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中轴圆柱阳极结构,而沿着阳极柱周围环形均匀布置3个或3个以上的阴极,阳极和阴极均安装在同一个底座上固定,相互绝缘,底座有水、电、气通道,圆柱阳极的外表面相对绝缘,只有在靠近出口的头部裸露导电,从而与阴极间形成电场,整个发生器是一个密封水冷的筒状外形,一端有等离子体出口喷嘴,喷嘴对电弧等离子体进行机械压缩。该等离子体发生器形成的电弧等离子体稳定且集中,可形成高弧压小电流层流长束等离子弧,阳极和阴极工作寿命长,且系统的总功率大,工作效率稳定高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多阴极中轴阳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该发生器可形成大功率高温长弧层流等离子体,是一种高效的高温热源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等离子体发生器多为单阴极、外套为管式阳极的结构,功率通常较低,普遍只能采用低电压(约30-60V)高电流(通常>500A)的工作模式,由于单一的、较高的电弧电流较易造成阴极和阳极的烧损,且单一的电弧稳定性较差,因此此类单电极发生器可正常稳定运行的工作时间较短,需经常更换部件。现今仅有部分国外公司研制有3阴极等离子体发生器,其阳极也多采用外圆包绕的空心管式阳极,这些发生器单个阴极分担的电流大大降低,使得阴阳极都能稳定运行较长时间,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而目前国内尚未掌握多阴极等离子发生器的设计制造技术。而且目前的3阴极等离子发生器不能产生层流等离子束,也不能轴向长时间中心送粉,且功率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多阴极中轴阳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中心圆柱状阳极结构,而沿着阳极柱周围环形均匀布置3个或3个以上的阴极,使得单个阴极的负载的电流大大降低,同时阳极也均分为多个不同部位与对应阴极形成连接电弧,电弧等离子体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阴极中轴阳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其特征是:采用中轴圆柱阳极结构,而沿着阳极柱周围环形均匀布置3个或3个以上的阴极,阳极和阴极均安装在同一个底座上固定,相互绝缘,底座有水、电、气通道,圆柱阳极的外表面相对绝缘,只有在靠近出口的头部裸露导电,从而与阴极间形成电场,整个发生器是一个密封水冷的筒状外形,一端有等离子体出口喷嘴,喷嘴对电弧等离子体进行机械压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华李向阳朱华徐攀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真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