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902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包括箱体,箱体的上端面靠近左右两侧位置均设置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后侧面靠近上端位置设置有可升降的活动轭铁,活动轭铁的下方设置有固定轭铁,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转动板,转动板的一端与活动轭铁铰接,且转动板的另一端铰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下端固定在箱体的上端面。通过设置的上下摆动的转动板实现带动活动轭铁的升降实现对固定轭铁上放置的齿轮的压紧加热和松开,并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控制转动板实现自动控制活动轭铁升降,无需人为的进行手动操作控制,减少劳动量和提高加工效率。

A kind of auto lifting pressure gear induction heater with yo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齿轮加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
技术介绍
齿轮加热器是感应加热器中的一种,专门加热齿轮的一种加热工具。现有申请号为CN200920118972.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齿轮加热器,包括感应加热装置和控制电路,其中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绕线、由绕线包裹的绕线铁芯、固连设置在绕线铁芯下侧面的定铁芯及设置在定铁芯正上方且侧面与绕线铁芯上侧面相贴的动铁芯组成;所述绕线铁芯设置在机座当中,动铁芯通过可伸缩的连杆与机座顶部铰接;所述控制电路为绕线提供高频的交流电。本技术克服了现有齿轮加热方式存在的缺点,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的特点,其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有利于环境改善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齿轮通过自身的发热进行加热,受热非常均匀,有利于提高与装配轴的装配质量。但是,上述的这种目前的齿轮加热器进行齿轮工频感应加热器时是以手动抬压轭铁,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配合流水线生产节拍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包括箱体,箱体的上端面靠近左右两侧位置均设置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后侧面靠近上端位置设置有可升降的活动轭铁,活动轭铁的下方设置有固定轭铁,支撑座的上端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转动板,转动板的一端与活动轭铁铰接,且转动板的另一端铰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下端固定在箱体的上端面,支撑座面向驱动机构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驱动机构配合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上下摆动的转动板实现带动活动轭铁的升降实现对固定轭铁上放置的齿轮的压紧加热和松开,并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控制转动板实现自动控制活动轭铁升降,无需人为的进行手动操作控制,减少劳动量和提高加工效率。较佳的,驱动机构包括气缸,气缸的下端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箱体的上端面,且气缸的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支架,且连杆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配合的感应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伸缩带动连杆上下移动驱动转动板转动,并通过连杆上的感应块与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配合实现连杆上下移动位置的限位和检测。较佳的,转动板的下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转动杆,且转动板通过第二转动杆与支撑座的上端转动连接,转动板的下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且转动板通过第一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分别与连杆上的转动支架和活动轭铁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板通过第二转动杆实现上下摆动,并通过第三转动杆带动活动轭铁升降,连杆通过第一转动杆带动转动板上下摆动。较佳的,活动轭铁的上端面靠近前后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转动连接片,且转动连接片与第三转动杆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接片实现活动轭铁与第三转动杆的转动连接。较佳的,支撑座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的铰接支座,且支撑座的下端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在箱体的上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支座实现第二转动杆与支撑座的转动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上下摆动的转动板实现带动活动轭铁的升降实现对固定轭铁上放置的齿轮的压紧加热和松开,并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控制转动板实现自动控制活动轭铁升降,无需人为的进行手动操作控制,减少劳动量和提高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的立体图;图2是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的驱动机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的转动板示意图;图4是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的活动轭铁示意图;图5是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的支撑座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2、驱动机构;21、第一支撑架;22、气缸;23、连杆;24、转动支架;25、感应块;3、转动板;31、第一转动杆;32、第二转动杆;33、第三转动杆;4、支撑座;41、第二支撑座;42、下限位块;43、上限位块;44、铰接支座;5、活动轭铁;51、转动连接片;6、固定轭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请参考图1和图5,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上端面靠近左右两侧位置均设置有支撑座4,且支撑座4的后侧面靠近上端位置设置有可升降的活动轭铁5,活动轭铁5的下方设置有固定轭铁6,支撑座4的上端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转动板3,转动板3的一端与活动轭铁5铰接,且转动板3的另一端铰接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的下端固定在箱体1的上端面,支撑座4面向驱动机构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驱动机构2配合的上限位块43和下限位块42,通过设置的上下摆动的转动板3实现带动活动轭铁5的升降实现对固定轭铁6上放置的齿轮的压紧加热和松开,并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2控制转动板3实现自动控制活动轭铁5升降,无需人为的进行手动操作控制,减少劳动量和提高加工效率。具体请参考图2,驱动机构2包括气缸22,气缸22的下端通过第一支撑架21固定在箱体1的上端面,且气缸22的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杆23,连杆23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支架24,且连杆2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上限位块43和下限位块42配合的感应块25,通过气缸22伸缩带动连杆23上下移动驱动转动板3转动,并通过连杆23上的感应块25与上限位块43和下限位块42配合实现连杆23上下移动位置的限位和检测。具体请参考图3,转动板3的下表面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转动杆32,且转动板3通过第二转动杆32与支撑座4的上端转动连接,转动板3的下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杆31和第三转动杆33,且转动板3通过第一转动杆31和第三转动杆33分别与连杆23上的转动支架24和活动轭铁5转动连接,转动板3通过第二转动杆32实现上下摆动,并通过第三转动杆33带动活动轭铁5升降,连杆33通过第一转动杆31带动转动板3上下摆动。具体请参考图4,活动轭铁5的上端面靠近前后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转动连接片51,且转动连接片51与第三转动杆33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连接片51实现活动轭铁5与第三转动杆33的转动连接。具体请参考图5,支撑座4的上端面设置有与第二转动杆32转动连接的铰接支座44,且支撑座4的下端通过第二支撑架41固定在箱体1的上端面,通过铰接支座44实现第二转动杆32与支撑座4的转动连接。使用方法:当使用本技术时,将需要加热的齿轮放置在固定轭铁6上,按下启动按钮,由齿轮加热器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靠近左右两侧位置均设置有支撑座(4),且支撑座(4)的后侧面靠近上端位置设置有可升降的活动轭铁(5),所述活动轭铁(5)的下方设置有固定轭铁(6),所述支撑座(4)的上端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转动板(3),所述转动板(3)的一端与活动轭铁(5)铰接,且转动板(3)的另一端铰接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的下端固定在箱体(1)的上端面,所述支撑座(4)面向驱动机构(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驱动机构(2)配合的上限位块(43)和下限位块(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靠近左右两侧位置均设置有支撑座(4),且支撑座(4)的后侧面靠近上端位置设置有可升降的活动轭铁(5),所述活动轭铁(5)的下方设置有固定轭铁(6),所述支撑座(4)的上端设置有可上下摆动的转动板(3),所述转动板(3)的一端与活动轭铁(5)铰接,且转动板(3)的另一端铰接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的下端固定在箱体(1)的上端面,所述支撑座(4)面向驱动机构(2)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驱动机构(2)配合的上限位块(43)和下限位块(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轭铁自动抬压式齿轮感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气缸(22),所述气缸(22)的下端通过第一支撑架(21)固定在箱体(1)的上端面,且气缸(22)的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杆(23),所述连杆(23)的上端设置有转动支架(24),且连杆(23)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上限位块(43)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欣秦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德希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