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以及轴向励磁电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813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装置以及轴向励磁电机,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部,所述冷却部能够导热,所述冷却部设置为环形,且所述冷却部中形成有冷却循环通道,所述冷却循环通道包括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包括该冷却装置的轴向励磁电机的成本,且包括该冷却装置的轴向励磁电机实现了冷却装置的快速安装,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该冷却装置在装配前后和装配过程中可快速测漏,从而提高了包括该冷却装置的轴向励磁电机的装配效率。

Cooling device and axial excitation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装置以及轴向励磁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冷却装置以及轴向励磁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轴向励磁电机的冷却系统结构复杂,加工制造成本较高,且冷却系统设置于端盖上而没有独立化,不利于实现冷却系统的快速安装,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现有的轴向励磁电机的冷却系统不便于快速测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包括该冷却装置的轴向励磁电机的成本,且包括该冷却装置的轴向励磁电机实现了冷却装置的快速安装,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该冷却装置在装配前后和装配过程中可快速测漏,从而提高了包括该冷却装置的轴向励磁电机的装配效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冷却装置的轴向励磁电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冷却装置,用于轴向励磁电机,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部,所述冷却部能够导热,所述冷却部设置为环形,且所述冷却部中形成有冷却循环通道,所述冷却循环通道包括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入口相连通,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出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冷却部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部分向上凸起以与所述第二金属板之间形成所述冷却循环通道。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塑性高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优选地,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第二金属板为滚压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有连接于所述冷却部的一端的支撑部,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优选地,所述冷却部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金属板以及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多个固定孔。优选地,多个所述固定孔沿所述冷却部的圆周方向均匀地间隔分布。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轴向励磁电机,包括定子铁芯和用以固定所述定子铁芯的端盖,所述轴向励磁电机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定子铁芯和所述端盖之间。优选地,所述端盖为塑料制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冷却装置包括能够导热的冷却部,冷却部中形成有冷却循环通道,通过在冷却循环通道中快速循环的冷却液实现冷却,该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包括该冷却装置的轴向励磁电机的成本,且包括该冷却装置的轴向励磁电机实现了冷却装置的快速安装,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该冷却装置在装配前后和装配过程中可快速测漏,从而提高了包括该冷却装置的轴向励磁电机的装配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轴向励磁电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轴向励磁电机的局部截面图;图3为图1中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冷却装置的局部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轴向励磁电机10,包括定子铁芯20、用以固定定子铁芯20的端盖30以及冷却装置40,其中,冷却装置40设置于定子铁芯20和端盖30之间。冷却装置40包括冷却部41,冷却部41能够导热,冷却部41设置为环形,且冷却部41中形成有冷却循环通道413,冷却循环通道413包括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冷却装置40的冷却部41位于环形的定子铁芯20的下方,具体工作时,冷却液从冷却液入口进入冷却循环通道413,再经由冷却液出口流出冷却循环通道413,通过冷却液在冷却循环通道413中的快速循环,实现对定子铁芯20进行冷却,从而保证轴向励磁电机10在合理的工作温度下正常运转。通过冷却装置40包括能够导热的冷却部41,冷却部41中形成有冷却循环通道413,通过在冷却循环通道413中快速循环的冷却液实现冷却,该冷却装置40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包括该冷却装置10的轴向励磁电机10的成本,包括该冷却装置40的轴向励磁电机10实现了冷却装置40的快速安装,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该冷却装置40在装配前后和装配过程中可快速测漏,从而提高了包括该冷却装置40的轴向励磁电机10的装配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冷却装置40还包括进液管42和出液管43,进液管42的一端与冷却液入口相连通,出液管43的一端与冷却液出口相连通。冷却液从进液管42进入冷却部41的冷却循环通道413中再经出液管43流出,进液管42和出液管43的设置,更加方便的使冷却液通入到冷却循环通道413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冷却部41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板411和第二金属板412,第一金属板411部分向上凸起以与第二金属板412之间形成冷却循环通道413。其中,第一金属板411部分向上凸起通过氦气吹胀技术形成,该冷却部41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较低,从而降低了包括该冷却装置40的轴向励磁电机10的成本。优选地,第一金属板411的塑性高于第二金属板412的。第一金属板411的塑性较好,从而利于氦气吹胀成型技术形成冷却循环通道413,进而利于冷却部41的加工制造,第二金属板412的塑性较差,以保证制得的冷却部41的刚性。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金属板411与第二金属板412为滚压焊接连接。以保证第一金属板411和第二金属板412之间的较高的连接强度,且保证冷却循环通道413的密封性。优选地,冷却装置40还包括有连接于冷却部41的一端的支撑部44,进液管42和出液管43设置于支撑部44上。优选地,冷却部41上设置有贯穿第一金属板411以及第二金属板412的多个固定孔414。以通过穿过固定孔414的紧固件将冷却装置40设置于轴向励磁电机10中。进一步优选地,多个固定孔414沿冷却部41的圆周方向均匀地间隔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端盖30为塑料制件。由于轴向励磁电机10的热交换通过冷却装置40实现,因此固定定子铁芯20的端盖30可以为塑料制件,以降低轴向励磁电机10的成本,当然端盖30还可以为其它较为廉价的、加工工艺简单的、质轻的材料制件。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装置,用于轴向励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n冷却部,所述冷却部能够导热,所述冷却部设置为环形,且所述冷却部中形成有冷却循环通道,所述冷却循环通道包括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装置,用于轴向励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冷却部,所述冷却部能够导热,所述冷却部设置为环形,且所述冷却部中形成有冷却循环通道,所述冷却循环通道包括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入口相连通,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液出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部分向上凸起以与所述第二金属板之间形成所述冷却循环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塑性高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罗西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磁雷革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