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427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盘,包括:转子骨架沿周向间隔开设多个进液通道和多个出液通道,多个进液通道与多个出液通道沿周向间隔分布,转子骨架还包括多个容纳部,沿周向,多个容纳部沿转子骨架间隔分布;每一个磁钢位于相应的容纳部内,沿轴向,每个磁钢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冷却部,冷却部位于相应的容纳部内,冷却部靠近磁钢的一侧开设回转槽,回转槽与磁钢的表面形成冷却通道,相邻的两个容纳部之间设有分液通道,分液通道与相邻的两个磁钢上的冷却通道相连通,至少部分冷却通道与进液通道相连通,至少部分冷却通道与出液通道相连通。本技术可以通过冷却介质带走磁钢产生的热量,能够有效抑制磁钢的发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子盘


技术介绍

1、轴向励磁永磁同步电机(即轴向电机)由于天生的结构与材料等原因,交变磁场会在磁钢上产生涡流损耗导致磁钢发热,并且在高转速下与空气的摩擦也会使磁钢发热,进而导致整个转子发热。通常电机转子通过自然冷却这种被动散热方式来进行散热。而轴向电机为了保护永磁体防止异物进入,通常采用密闭式结构,由于电机定子也会发热,同时也会加热电机内部空气。磁钢温度与轴向电机内部温度之差较小,热交换速率较低,散热速度较慢。

2、为了保证轴向电机磁钢的性能,不发生退磁,需要限定磁钢工作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由于磁钢温度的限制,轴向电机的电流有时会受到限制,进而限制电机的额定功率。随着轴向电机技术的发展,轴向电机的能量密度越来越大,转子的发热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自然冷却方式逐渐无法满足散热需求,需要更强力的散热方式抑制转子发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转子发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盘,可以通过冷却介质带走磁钢产生的热量,能够有效地抑制磁钢的发热。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转子盘,包括:

3、转子骨架,所述转子骨架沿周向间隔开设多个进液通道和多个出液通道,所述多个进液通道与所述多个出液通道沿所述周向间隔分布,所述转子骨架还包括多个容纳部,沿所述周向,所述多个容纳部沿所述转子骨架间隔分布;

4、与所述多个容纳部一一对应的多个磁钢,每一个所述磁钢位于相应的所述容纳部内,沿轴向,每个所述磁钢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冷却部,所述冷却部位于相应的所述容纳部内,所述冷却部靠近所述磁钢的一侧开设回转槽,所述回转槽与所述磁钢的表面形成冷却通道,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部之间设有分液通道,所述分液通道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钢上的所述冷却通道相连通,至少部分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进液通道相连通,至少部分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或者,每一个所述冷却通道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分液通道与所述进液通道相连通;

5、其中,冷却介质能够由所述进液通道进入所述冷却通道,再由所述冷却通道进入所述出液通道。

6、本申请实施方式采用的是液冷散热,因此为方便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以冷却介质为冷却液来展开说明。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转子骨架上设置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使得冷却液能够由进液通道进入转子骨架内,由于进液通道与至少部分冷却通道相连通,冷却液又能从进液通道进入至少部分冷却通道,与至少部分磁钢进行热交换;由于相邻的两个容纳部之间设有分液通道,且分液通道与相邻的两个磁钢上的冷却通道相连通,因此与磁钢进行热交换的冷却液能够由分液通道流入相邻的两个磁钢的冷却通道内,再带走相邻的两个磁钢的热量;然后由于至少部分冷却通道与出液通道相连通,因此,吸收了磁钢的热量的冷却液能够从冷却通道进入出液通道,再从出液通道流出,从而完成对转子散热的过程,对磁钢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

8、通过在转子骨架上设置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使得冷却液能够在由进液通道进入转子骨架内,由于进液通道与相邻容纳部之间的分液通道相连通,冷却液又能从进液通道进入分液通道,由于分液通道与相邻的两个磁钢上的冷却通道相连通,因此冷却液能够由分液通道分别流向相连的两个冷却通道内,从而与磁钢进行热交换,带走磁钢产生的热量,然后由于冷却通道与出液通道相连通,因此,吸收了磁钢的热量的冷却液能够从冷却通道进入出液通道,再从出液通道流出,从而完成对转子散热的过程,对磁钢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

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转子盘,还包括转子外圈,所述转子外圈沿所述周向环绕所述转子骨架,所述转子骨架的外周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容纳部沿所述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凹槽与所述转子外圈的内壁形成分液通道,所述分液通道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钢上的所述冷却通道相连通。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子骨架本身的凹槽结构来与转子外圈的内壁形成分液通道,再通过分液通道与磁钢上的冷却通道相连通,以此来实现冷却液从冷却通道通过分液通道流向相邻的冷却通道,即来实现冷却液在相邻的两个磁钢的流动,使得冷却液能够与相邻的两个磁钢进行热交换,以此带走其产生的热量,对磁钢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

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转子盘,还包括转子外圈,所述转子外圈沿所述周向环绕所述转子骨架,所述转子骨架的外周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容纳部沿所述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凹槽与所述转子外圈的内壁形成分液通道,所述分液通道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通道和所述进液通道相连通。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子骨架本身的凹槽结构来与转子外圈的内壁形成分液通道,再通过分液通道与磁钢上的冷却通道相连通,且与进液通道相连通,以此来实现冷却液由进液通道进入分液通道,再流向相邻的两个冷却通道,即来实现冷却液由进液通道流向相邻的两个磁钢,使得冷却液能够与相邻的两个磁钢进行热交换,以此带走其产生的热量,对磁钢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

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转子盘,所述转子骨架靠近所述容纳部的一侧设有凹部,至少部分所述凹部的一侧与所述进液通道相连通,至少部分所述凹部的一侧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凹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或者,每个所述凹部的一侧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凹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凹部,且至少部分凹部的一侧与进液通道相连通,至少部分凹部的一侧与出液通道相连通,凹部的另一侧与冷却通道连通,使得冷却液能够由进液通道进入至少部分凹部,再由凹部进入冷却通道,与至少部分磁钢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分液通道进入相邻的冷却通道,再与另一部分的磁钢进行热交换,最后由冷却通道进入凹部,再由凹部进入出液通道,以实现冷却液在转子盘内部的流通,能够进入转子盘内部,并与磁钢接触,带走磁钢产生的热量,并且带走磁钢热量的冷却液能够再由出液通道流出,提供完整的冷却路径,同时能够对多个磁钢进行散热,提高散热的效率。

15、通过设置凹部,且每个凹部的一侧与出液通道相连通,凹部的另一侧与冷却通道连通,使得冷却液能够由进液通道进入分液通道,再由分液通道进入相邻的冷却通道,与磁钢进行热交换,最后由冷却通道进入凹部,再由凹部进入出液通道,以实现冷却液在转子盘内部的流通,能够进入转子盘内部,并与磁钢接触,带走磁钢产生的热量,并且带走磁钢热量的冷却液能够再由出液通道流出,提供完整的冷却路径,同时能够对多个磁钢进行散热,提高散热的效率。

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转子盘,所述进液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径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轴向延伸,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凹部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连接外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子外圈,所述转子外圈沿所述周向环绕所述转子骨架,所述转子骨架的外周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容纳部沿所述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凹槽与所述转子外圈的内壁形成分液通道,所述分液通道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钢上的所述冷却通道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子外圈,所述转子外圈沿所述周向环绕所述转子骨架,所述转子骨架的外周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容纳部沿所述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凹槽与所述转子外圈的内壁形成分液通道,所述分液通道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通道和所述进液通道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骨架靠近所述容纳部的一侧设有凹部,至少部分所述凹部的一侧与所述进液通道相连通,至少部分所述凹部的一侧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凹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或者,每个所述凹部的一侧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凹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沿径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轴向延伸,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凹部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或者,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通道包括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沿径向延伸,所述第四通道沿所述轴向延伸,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凹部连通,所述第四通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为SMC板,所述SMC板沿所述轴向贴设于所述磁钢的上下两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槽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沿所述冷却部的外周缘设置,所述第二部分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沿径向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为波浪状,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多个弧形部和多个直线部,所述多个弧形部和所述多个直线部间隔连接,所述多个直线部互相平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子外圈,所述转子外圈沿所述周向环绕所述转子骨架,所述转子骨架的外周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容纳部沿所述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凹槽与所述转子外圈的内壁形成分液通道,所述分液通道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钢上的所述冷却通道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子外圈,所述转子外圈沿所述周向环绕所述转子骨架,所述转子骨架的外周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容纳部沿所述周向间隔分布,所述凹槽与所述转子外圈的内壁形成分液通道,所述分液通道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却通道和所述进液通道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骨架靠近所述容纳部的一侧设有凹部,至少部分所述凹部的一侧与所述进液通道相连通,至少部分所述凹部的一侧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凹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或者,每个所述凹部的一侧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凹部的另一侧与所述冷却通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沿径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亚杰邵士良黄志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磁雷革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