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能量输出部分及能量接收部分,所述能量输出部分及能量接收部分通过线圈组件进行能量传输,所述能量输出部分包括发射磁耦合能量及接收反馈信号的线圈部、将外接电源转换磁耦合能量所需交流电能的转换控制部、将交流电能及反馈信号传送的线缆部;所述线圈部通过线缆部连接所述转换控制部;所述能量接收部分包括第一线圈模块、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反馈信号产生电路及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线圈模块接收磁耦合能量,并将接收的磁耦合能量通过第一电能转换模块转换为负载所需的电能,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及所述反馈信号产生电路;所述反馈信号包括光信号或磁场信号。
A magnetic coupling energy transfer system with active feedback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无线充电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目前已经在市面上成熟的无线充电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充电装置自身无法判定被充电的载体,是否具有无线充电接收功能,进而会产生,在充电装置、或被防止在无线充电装置上的物件产生大量的热量,引发不必要的浪费或火灾;2、充电系统内,不具有识别反馈的功能,载体无法对充电装置反馈相应的回馈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能量输出部分及能量接收部分,所述能量输出部分及能量接收部分通过线圈组件进行能量传输;所述能量输出部分包括发射磁耦合能量及接收反馈信号的线圈部、将外接电源转换磁耦合能量所需交流电能的转换控制部、将交流电能及反馈信号传送的线缆部;所述线圈部通过线缆部连接所述转换控制部;所述能量接收部分包括第一线圈模块、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反馈信号产生电路及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线圈模块接收磁耦合能量,并将接收的磁耦合能量通过第一电能转换模块转换为负载所需的电能,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及所述反馈信号产生电路;所述反馈信号包括光信号或磁场信号。进一步地,所述反馈信号产生电路包括光学发射电路或主动磁场产生电路。进一步地,所述线缆部包括高频功率电缆、主动磁场信号传输电缆;所述转换控制部包括滤波电路、反馈信号识别电路、第二控制模块及第二电能转换模块;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二线圈及反馈信号接收电路;所述反馈信号接收电路接收到的反馈信号通过反馈信号传输电缆传送至滤波电路处理后,发送至反馈信号识别电路上,所述反馈信号识别电路再通过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将外接电源转换磁耦合能量所需交流电能,并经由高频功率电缆发送至第二线圈模块。进一步地,反馈信号识别电路包括磁场信号识别电路或光信号识别电路;所述反馈信号接收电路包括光信号接收电路或主动磁场接收电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圈模块具有稳定电平涡流阻尼器;所述线缆部还包括稳定电平涡流阻尼器与供电电源或第二电能转换模块的稳定电平实现高频低阻点连接的第一导体。进一步地,所述主动磁场接收电路包括霍尔元器件或感应接收线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有效的建立无线充电系统中的能量输出装置及能量接收装置的识别反馈功能,保证了充电装置的安全及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框架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低通滤波器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高通滤波器示意图;图2(c)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带通滤波器示意图;图3(a)(b)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线圈模块及第二线圈模块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反馈信号的发射及接收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反馈信号的发射及接收另一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发射及接收的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发射及接收的另一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相反,本技术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技术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如图1、2、3所示,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所述传递系统包括能量输出装置部分及能量接收装置部分;其中所述能量接收装置部分包括负载10、第一电能转换模块11、第一控制模块12、第一线圈模块13、及反馈信号产生电路14;其中所述第一线圈模块13接收磁耦合能量,并且将接收到的磁场耦合能量通过第一电能转换模块11转换为负载10所需的电能,并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2具有识别第一电能转换模块11的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或者两者的功能,并且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2控制所述反馈信号产生电路14发出所需的主动磁场信号;在所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反馈信号产生电路14采用光信号产生电路;其中所述识别第一电能转换模块11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或两者的能力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开技术,包括通过采样电阻检测输出电流、通过分压电阻网络检测输出电压,因此具体的识别技术并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11同时连接所述第一线圈模块13、第一控制模块12及负载10;其中第一控制模块12还连接所述反馈信号产生电路14;所述能量输出装置部分包括:第二线圈模块21、反馈信号接收电路22、多功能电缆传送部23、第二电能转换模块24、第二控制模块25、反馈信号识别电路26、滤波电路27;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反馈信号识别电路26采用光信号识别电路;所述反馈信号接收电路22采用光信号接收电路;其中外界的供电电源连接在第二电能转换模块24,外界输入的电能通过第二电能转换模块24转换为磁耦合所需的交流电能,再通过第二线圈模块21发射用于磁耦合能量传送的交变磁场,被第一线圈模块13所接收;同时所述第二线圈模块21具有稳定电平涡流阻尼器;所述多功能电缆传送部23包括高频功率电缆、主动磁场信号传输电缆、将稳定电平涡流阻尼器与供电电源或第二电能转换模块24的稳定电平实现高频低阻电连接的第一导体;所述反馈信号接收电路22接收反馈信号产生电路14发送的主动磁场信号,并所述反馈信号接收电路22通过主动磁场信号传输电缆连接至所述滤波电路27上,并所述滤波电路27用于滤除多功能电缆上高频功率以及第一导体造成的电噪声,所述反馈信号识别电路26具有识别主动磁场信号并输出主动磁场信号内容的能力,用于识别滤波电路27滤波后的主动磁场信号;所述反馈信号识别电路26通过第二控制模块25连接所述第二电能转换模块24,具体为所述主动磁场信号识别电路识别结果提供给第二控制模块25,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5控制第二电能转换模块24进行工作;所述反馈信号识别电路26仅用于识别简单的传统电信号,并该反馈信号识别电路26已经为现有技术中的公开技术了,包括但不限于检测电信号频率然后输出相应电压信号的F/V电路或者相应电流信号的F/I电路、检测电信号有无然后输出相应电压信号的O/V电路或者相应电流信号的O/I电路、检测电信号电压幅值或者电流大小然后输出相应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能量输出部分及能量接收部分,所述能量输出部分及能量接收部分通过线圈组件进行能量传输;/n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输出部分包括发射磁耦合能量及接收反馈信号的线圈部、将外接电源转换磁耦合能量所需交流电能的转换控制部、将交流电能及反馈信号传送的线缆部;/n所述线圈部通过线缆部连接所述转换控制部;/n所述能量接收部分包括第一线圈模块、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反馈信号产生电路及第一控制模块;/n所述第一线圈模块接收磁耦合能量,并将接收的磁耦合能量通过第一电能转换模块转换为负载所需的电能,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及所述反馈信号产生电路;/n所述反馈信号包括光信号或磁场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能量输出部分及能量接收部分,所述能量输出部分及能量接收部分通过线圈组件进行能量传输;
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输出部分包括发射磁耦合能量及接收反馈信号的线圈部、将外接电源转换磁耦合能量所需交流电能的转换控制部、将交流电能及反馈信号传送的线缆部;
所述线圈部通过线缆部连接所述转换控制部;
所述能量接收部分包括第一线圈模块、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反馈信号产生电路及第一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线圈模块接收磁耦合能量,并将接收的磁耦合能量通过第一电能转换模块转换为负载所需的电能,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能转换模块及所述反馈信号产生电路;
所述反馈信号包括光信号或磁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号产生电路包括光学发射电路或主动磁场产生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主动反馈功能的磁耦合能量传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部包括高频功率电缆、主动磁场信号传输电缆;
所述转换控制部包括滤波电路、反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益涛,
申请(专利权)人:邢益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