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498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7:07
一种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盖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用于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具有设定间距,所述支撑层包括多个支撑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良率,并且保证产品无彩晕、无重影。

A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显示需求也呈现爆炸式增长,终端客户对产品外观造型和画面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要求超薄超窄边框,无彩晕,无重影的完美画质。一些大尺寸商用显示屏钢化玻璃盖板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间隙在4~5mm,产品较厚,重影较严重,影响画面品味,而且钢化玻璃盖板需做双面雾度(AG)处理才可解决彩晕问题。全贴合技术可以解决上述大尺寸商用显示屏的上述问题,全贴合技术通过全贴合胶水将钢化玻璃盖板和液晶显示面板贴合成全贴合组件。采用全贴合技术可有效降低产品的厚度,消除重影,改善产品画质。但是全贴合工艺复杂,良率低,造成产品成本居高不下,无法大批量投入生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问题,各大厂商绞尽脑汁优化简化产品制造工艺,提高良率,降低成本,但目前仍没有实质性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全贴合技术生产成本高、良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良率,并且保证产品无彩晕、无重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盖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用于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具有设定间距,所述支撑层包括多个支撑点。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盖板的表面设置有所述支撑层,或/和,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设置有所述支撑层。可选地,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0.3~0.8mm。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两者的周向边缘通过固定胶或双面胶连接。可选地,所述固定胶或双面胶的厚度为0.8~1.0mm。可选地,所述支撑点的直径为0.3~0.5mm,多个所述支撑点分散设置,所述支撑点之间形成空气间隙。可选地,所述支撑层为透明弹性材质。可选地,所述支撑层中含有抗静电材料。可选地,所述盖板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为磨砂面。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两者之间的间距为0.8~1.0mm。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远离所述盖板一侧的背光模组,以及围设在所述盖板和所述背光模组周边的面框;所述面框设有与所述盖板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的周边位置固定的第一固定部,所述面框还设有与所述背光模组固定的第二固定部。有益效果:通过在显示面板和盖板之间设置支撑层,可保证两者之间具有设定间距,支撑层可防止显示面板和盖板间距过小而产生吸附进而造成的彩晕问题,并且可避免为防止显示面板和盖板吸附而设置较大间距造成的重影问题。支撑层设置为包括多个支撑点,这样可以通过丝网印刷工艺或者纳米压印工艺来形成支撑层,既可以达到全贴合工艺的效果,又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只有全贴合成本的十分之一。并且产品可以做到极致纤薄,无彩晕、无重影的完美画质,且产品良率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相关技术中采用全贴合技术生产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或图4中一种实施例的支撑点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或图4中另一种实施例的支撑点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或图4中又一种实施例的支撑点的分布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显示面板,2、盖板,3、支撑层,4、支撑点,5、固定胶,6、磨砂面,7、面框,71、第一固定部,72、第二固定部,8、背光模组,9、空气,10、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图1为一种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1和盖板2之间的间距A在4~5mm,产品较厚,重影较严重,影响画面品味。而且盖板2(一般为钢化玻璃)需做双面雾度(AG)处理才可解决彩晕问题。为解决图1的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图2为采用全贴合技术制作的大尺寸液晶显示装置,钢化玻璃盖板2为单面雾度处理,显示面板1和钢化玻璃盖板2之间填充全贴合胶水(即胶层10),两者之间的间距B得到了降低,降低了产品厚度,且防彩晕、防重影。但是,全贴合技术制造工艺复杂,不良率高,可返工性差,造成产品成本较高,无法大批量生产。为解决全贴合技术生产成本高、良率低的问题,如图3-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1和盖板2,所述显示面板1和所述盖板2之间设置有支撑层3,所述支撑层3用于使所述显示面板1和所述盖板2之间具有设定间距,所述支撑层3包括多个支撑点4。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1和盖板2之间设置支撑层3,可保证两者之间具有设定间距,支撑层3可防止显示面板1和盖板2间距过小而产生吸附进而造成的彩晕问题,并且可避免为防止显示面板1和盖板2吸附而设置较大间距造成的重影问题。支撑层3设置为包括多个支撑点4,这样可以通过丝网印刷工艺或者纳米压印工艺来形成支撑层3,既可以达到全贴合工艺的效果,又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只有全贴合成本的十分之一。并且产品可以做到极致纤薄,无彩晕、无重影的完美画质,且产品良率高。本实施例中,支撑层3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上,也可以设置在盖板2上。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朝向所述盖板2的表面设置有所述支撑层3。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盖板2朝向所述显示面板1的表面设置有所述支撑层3。在其他实施例,显示面板1和盖板2两者相对的表面上均可以设置有所述支撑层3。如图5-图7所示,图5、图6和图7分别示出了三种示例的支撑点4的分布图,多个所述支撑点4呈点阵分布在盖板2朝向显示面板1的表面上或者显示面板1朝向盖板2的表面上,多个所述支撑点4分散设置,支撑点4之间形成空气间隙。其中,支撑点4可起到支撑作用,用于防止显示面板1和盖板2两者发生吸附而产生彩晕。支撑点4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半球形、半椭球形、柱形等。支撑点4的大小可以相同或不同,可以呈有规则或无规则排布。比如,如图5所示,所有支撑点4呈阵列排布;如图6所示,支撑点4包括直径较大的支撑点4和直径较小的支撑点4,两种直径大小的支撑点4按行交替排布;如图7所示,支撑点4的直径大小不一,有多种直径尺寸,大小支撑点4呈间隔排布。三种示例的支撑点4分布结构均可以通过丝网印刷工艺或者纳米压印工艺制作在显示面板1或盖板2的表面上,以形成支撑层3。本示例中,显示面板1和盖板2之间的间隙中为上述支撑点4形成的支撑层3及空气9,而非全贴合技术中的胶水,相比全贴合技术而言,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并且容易控制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盖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用于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具有设定间距,所述支撑层包括多个支撑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盖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用于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具有设定间距,所述支撑层包括多个支撑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盖板的表面设置有所述支撑层,或/和,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表面设置有所述支撑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0.3~0.8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盖板两者的周向边缘通过固定胶或双面胶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胶或双面胶的厚度为0.8~1.0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点的直径为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成周修和虞昭喜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