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通讯的光纤跳接线,包括光纤接头、光缆以及光学接头,其中光纤接头包括第一公光纤接头、第二公光纤接头、以及分波多任务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将第一公光纤接头、第二公光纤接头以及分波多任务器件整合为单一光纤接头,并直接连接光缆至光学接头,分波多任务器件可依需求选择光循环器、融烧式光纤耦合器、滤片式波长多任务器或融烧式波长多任务器等其中至少一种,另外可结合防水护套,具有即插即用、容易扩充频宽、防水、高性价比的特点。
A kind of optical fiber jumper for two-way commun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通讯的光纤跳接线本技术要求2019年10月2日提交的中国台湾专利申请108213035的优先权。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向通讯的光纤跳接线。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高速网络的普及率日益提高,高速网络关联设备的需求也逐步提升。光纤具有传输损耗低的特性,近年来光纤通讯技术的成熟,提高了通讯质量及传输速度,成为高速数字网络普及的重要媒介。所谓的光纤通讯,是以光纤(opticalfiber)作为传输介质将信息传递至远方。传统上的光纤通讯,是采用单一载波波长传输数据。因为技术的演进,目前的光纤网络可有多个不同波长的频道同时在一条光纤内传递信息,称为分波多任务系统(Dense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System)。然而,传统的分波多任务系统的光埠的数量为一固定值,因此一般会使用分波多任务器件,以在不更动既有的光纤网络架构的情况下,扩增光纤网络的用户。传统上,使用分波多任务器件的问题在于分波多任务器件与接头为分别设置,使得彼此距离太远造成施工上的不便。就目前而言,熟知的光学收发系统将接头直接设置于分波多任务器件上,虽然解决了距离太远造成施工上的不便的问题,却衍生清理接头上的不便。一旦接头上有脏污或接点接触不良时将会造成反射光干扰讯号的传输。此外,直接将接头设置于分波多任务器件上的另一问题,在于安装的过程中,容易损坏接头导致传输讯号的稳定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通讯的光纤跳接线。光纤跳接线是可外接于光纤缆线的被动组件。使用根据本技术的光纤跳接线可以使两个原本在不同光纤缆线中进行单向传输的光讯号变为可在一个光纤缆线进行双向传输。如此,原本仅支持一个用户的光纤网络可以立即升级为支持两个用户。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清理以及具有稳定讯号传输的光纤跳接线,同时可以进一步具有防水、防尘的功能。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向通讯的光纤跳接线,其包括依序连接的光纤接头、光缆以及光学接头,其中,该光纤接头包括第一公光纤接头、一第二公光纤接头、以及分波多任务器件。光缆内含至少一单心光纤。根据本技术的分波多任务器件可以依照使用者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分波多任务器件,分波多任务器件为光循环器、融烧式光纤耦合器、滤片式波长多任务器或融烧式波长多任务器等其中至少一种。其中,该分波多任务器件包括:第一埠,接收第一光讯号,耦接至第一公光纤接头;第二埠,传送第一光讯号并且接收第二光讯号,耦接至光缆;以及第三埠,传送第二光讯号,耦接至第二公光纤接头。此外,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接头,其一端耦接至光缆,用以传送第一光讯号并且接收第二光讯号,并且,该光学接头的另一端可以设置为具有特定角度,以降低反射光干扰讯号的传输。可选的,所述第一光讯号具有一第一波长,所述第二光讯号具有一第二波长,并且所述第一波长与所述第二波长相同。可选的,所述第一光讯号具有一第一波长,所述第二光讯号具有一第二波长,并且所述第一波长与所述第二波长不相同。可选的,所述光学接头的一端面具有一角度,所述角度相对于垂直方向大于等于0度并且小于90度。根据本技术的光纤跳接线可以进一步包含外覆盖套,其覆盖住光纤接头,以提供防水、防尘的功能。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双向通讯的光纤跳接线,其包括一光缆,内含复数条光纤;一光纤接头,设置在所述光缆的一端,其中具有复数个公光纤接头以及复数个分波多任务器件;以及一多心光学接头,设置在所述光缆的另一端,所述光学接头的一端面具有一角度。可选的,所述公光纤接头的数量为所述光缆内所述光纤数量的2倍。综上,本技术所提供的光纤跳接线具有即插即用、容易扩充频宽、防水、高性价比等特点。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述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技术详加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光纤跳接线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光纤接头的透视图;图2b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分波多任务器件的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光纤接头的透视图;图3b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分波多任务器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光纤跳接线的透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光纤跳接线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光纤跳接线;10、光缆;11、光纤接头;12、光学接头;16、外覆盖套;20、光缆;21、光纤接头;22、光学接头;111、第一公光纤接头;113、第二公光纤接头;114、分波多任务器件;124、光循环器;134、融烧式光纤耦合器;144、滤片式波长多任务器;154、融烧式波长多任务器;11’、光纤接头;114’、分波多任务器件;P1、第一埠;P2、第二埠;P3、第三埠;S1、第一光讯号;S1’、第一光讯号;S2、第二光讯号;S2’、第二光讯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组件符号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更详细的说明,俾使其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然而,本技术不限于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将以各种形式实现。以下实施例仅作为示例提供,使得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和本技术所公开的范围。因此,本技术将仅由所附申请专利范围限定。用于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附图中,所示出的形状、尺寸、比率、数量等仅仅为示例性,并且本技术不限于此。在本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表示相同的组件。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对单数的任何引用可以包含复数。图1为本技术的光纤跳接线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的光纤跳接线1包括:光缆10、光纤接头11、以及光学接头12。光纤接头11设置在光缆10的一端,并且光学接头12设置在光缆10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光缆10内部仅具有一条单心光纤。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根据本技术的光缆10可以包括:内部含有抗张体的聚氯乙烯(PVC)缆线或低烟无卤(LSZH)缆线、内部不含有抗张体的聚氯乙烯(PVC)缆线或低烟无卤(LSZH)缆线,或裸光纤。同时,光学接头12可以为常用种类的光学接头(APC),例如标准接头(standardconnector,SC)、朗讯接头(Lucent/localconnector,LC)、企业系统连接(enterprisesystemsconnection,ESCON)、金属接头(ferruleconnector,FC)、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iberdis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通讯的光纤跳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光缆,内含有一单心光纤;/n一光纤接头,设置在所述光缆的一端,其中具有一第一公光纤接头、一第二公光纤接头以及一分波多任务器件;以及/n一光学接头,设置在所述光缆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02 TW 1082130351.一种双向通讯的光纤跳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缆,内含有一单心光纤;
一光纤接头,设置在所述光缆的一端,其中具有一第一公光纤接头、一第二公光纤接头以及一分波多任务器件;以及
一光学接头,设置在所述光缆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通讯的光纤跳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波多任务器件包括:
一第一埠,接收一第一光讯号,所述第一埠耦接至所述第一公光纤接头;
一第二埠,传送所述第一光讯号并且接收一第二光讯号,所述第二埠耦接至所述光缆;以及
一第三埠,传送所述第二光讯号,所述第三埠耦接至所述第二公光纤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通讯的光纤跳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波多任务器件为光循环器或融烧式光纤耦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通讯的光纤跳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讯号具有一第一波长,所述第二光讯号具有一第二波长,并且所述第一波长与所述第二波长相同。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诠光纤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