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481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基座,连接器基座包括塑胶主体和金属壳体;塑胶主体的前端开设有插槽,插槽的至少一侧开设有贯通插槽内外的贯通口;金属壳体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光纤插头上扣点相适配的弹性卡扣部;金属壳体设于塑胶主体外,同时每个弹性卡扣部通过一贯通口伸入插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基座由塑胶主体和金属壳体组成,在两者装配成一体后形成内设金属材质的弹性卡扣部的插槽,实现光纤插头与光纤连接器的弹性插接。不同于常规的直接在塑胶主体的插槽内壁设置塑胶的弹性卡扣部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弹性卡扣部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可提供持久的夹持力来保证公母对插的手感和插拔力度,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A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多方向可插拔的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中可多方向插拔的光纤连接器与光纤插头10,通常采用塑胶扣点14与硬性卡扣槽配合的硬干涉方式来保持产品的插拔手感和力度。请参阅图1,常用的光纤插头10包括:插头基座11,形成于插头基座11前端的对接座12,以及由基座后端贯穿至前侧对接座12内的光纤线芯13;对接座12的相对的两外侧壁上分别凸设有扣点14,相对的另外两外侧壁上分别凸设有导引条15。相应的,光纤连接器的插槽内壁,设有与扣点14相适配的硬性卡扣槽。在扣点14与硬性卡扣槽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光纤插头10与光纤连接器的相互固定。这种硬干涉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在产品的前期使用阶段,插拔操作会较为困难,插拔或使用过程中产品易发生断裂现象;另一方面,在产品经过多次插拔操作后,插拔力度会明显减小,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光纤插头存在易脱落的风险,影响了产品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解决现有方式存在的良好插拔力度保持时间短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基座,所述连接器基座包括塑胶主体和金属壳体;所述塑胶主体的前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开设有贯通插槽内外的贯通口;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光纤插头上扣点相适配的弹性卡扣部;所述金属壳体设于所述塑胶主体外,同时每个所述弹性卡扣部通过一所述贯通口伸入所述插槽内。>可选的,所述贯通口和所述弹性卡扣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贯通口分别开设于所述插槽的相邻两侧。可选的,所述插槽的未有所述弹性卡扣部伸入的至少一侧内壁,分别凹设有与所述光纤插头上扣点相适配的硬性卡扣槽。可选的,所述插槽的四侧内壁,分别设有自所述插槽的前端面向后端面延伸形成的导引槽,所述导引槽与所述光纤插头上的导引条相适配;所述弹性卡扣部上开设有供所述导引条通过的避让槽。可选的,所述弹性卡扣部和所述硬性卡扣槽分别位于对应内壁的第一方向上的中间位置,所述导引槽位于对应内壁的第二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插槽的插接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可选的,所述弹性卡扣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弹性卡扣部的一端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板相抵靠。可选的,所述金属壳体采用一体冲压方式制成。可选的,所述塑胶主体注塑形成于所述金属壳体上。可选的,所述塑胶主体与所述金属壳体扣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光纤连接器中连接器基座由塑胶主体和金属壳体组成,在两者装配成一体后形成内设金属材质的弹性卡扣部的插槽,实现光纤插头与光纤连接器的弹性插接。不同于常规的直接在塑胶主体的插槽内壁设置塑胶的弹性卡扣部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弹性卡扣部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可提供持久的夹持力来保证公母对插的手感和插拔力度,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光纤插头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与光纤插头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塑胶主体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壳体的立体结构图;【图示说明】光纤插头10、光纤连接器20、插头基座11、对接座12、光纤线芯13、扣点14、导引条15、塑胶主体21、插槽211、贯通口212、硬性卡扣槽213、导引槽214、金属壳体22、基板221、弹性卡扣部222、避让槽22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20,该光纤连接器20包括内设插槽211的连接器基座,插槽211的至少一个内侧形成有金属材质的弹性卡扣部222,该弹性卡扣部222与光纤插头10的对接座12上的扣点14相适配。在光纤插头10插入插槽211内时,扣点14与弹性卡扣部222弹性扣合。通过采用金属材质的弹性卡扣部222,本技术的光纤连接器20可提供持久的良好插拔力,有效提升插拔手感,同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2至图5,本实施例中,连接器基座包括塑胶主体21和金属壳体22。塑胶主体21的前端开设有纵截面为正方形的插槽211,插槽211的相邻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开设有贯通插槽211内外的贯通口212;插槽211的相邻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内壁分别凹设有硬性卡扣槽213,可以为圆弧结构;同时,上述四个侧板的内壁分别设有自插槽211的前端面向后端面延伸形成的导引槽214,导引槽214与位于其同侧的硬性卡扣槽213正相交。金属壳体22包括基板221,基板221上设有两个呈L型设置的弹性卡扣部222;具体的,如图5所示,基板221包括呈L型设置的两个分板,每个分板上设有一弹性卡扣部222。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卡扣部222的两端可以同时与分板固定连接,也可以一端与分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抵靠于分板上,还可以一端与分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分板分离设计,可根据实际所需的插拔力度和持久度来选择,具体不限制。金属壳体22采用半包围方式设于塑胶主体21外部,同时金属壳体22上的两个弹性卡扣部222分别通过一贯通口212伸入插槽211内部。金属壳体22与塑胶主体21,两者可以采用扣合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具体不限。在将光纤插头10插入上述光纤连接器20时,在导引条15和导引槽214的配合引导下,可将光纤插头10准确插入插槽211;在插入到位时,光线插头的对接座12外凸设的两个扣点14分别与对应的弹性卡扣部222或硬性卡扣槽213扣合。具体的,弹性卡扣部222和硬性卡扣槽213分别位于插槽211的对应内壁的第一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导引槽214位于插槽211的对应内壁的第二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其中,第一方向与插槽的插接方向相同,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以保证光纤插头10可以多方向插入插槽211。同时,为避免在光纤插头10插入插槽211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基座包括塑胶主体和金属壳体;/n所述塑胶主体的前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开设有贯通插槽内外的贯通口;/n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光纤插头上扣点相适配的弹性卡扣部;/n所述金属壳体设于所述塑胶主体外,同时每个所述弹性卡扣部通过一所述贯通口伸入所述插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基座包括塑胶主体和金属壳体;
所述塑胶主体的前端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开设有贯通插槽内外的贯通口;
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光纤插头上扣点相适配的弹性卡扣部;
所述金属壳体设于所述塑胶主体外,同时每个所述弹性卡扣部通过一所述贯通口伸入所述插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口和所述弹性卡扣部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贯通口分别开设于所述插槽的相邻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未有所述弹性卡扣部伸入的至少一侧内壁,分别凹设有与所述光纤插头上扣点相适配的硬性卡扣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四侧内壁,分别设有自所述插槽的前端面向后端面延伸形成的导引槽,所述导引槽与所述光纤插头上的导引条相适配;所述弹性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刘兴良罗鸿璟付彬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广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