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转接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7101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8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转接端子,包括接线端子端子本体,所述的本体底部设置有固定架,本体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光纤法兰,所述的端子内部具有光纤固定轴,两个光纤法兰之间的联通光纤通过光纤固定轴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采用按光纤通道单独配置的封装方式,封装和固定模式可采用双联空气开关的封装模式和固定模式,体积不大于双联空气开关,不仅大大节省了屏柜空间,而且光缆与尾纤连接一目了然,连接信息非常直观,非常方便变电站建设及运维中对光纤通道的测试和故障排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转接端子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接端子,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转接端子。
技术介绍
当前智能变电站建设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快速建设推进,然而作为智能变电站中的核心构成的光纤通道设备还没有生产出与电网运维建设相配套的专用设备,仍然沿用原有通讯行业的设备或元件,非常不利于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维工作。特别是智能变电站中现有的光纤分线箱,具有如下不足: 1.由于光缆的光纤芯与光纤接口需要现场熔接,不仅严重影响变电站施工进度,而且由于现场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作业环境条件有限等因素使光缆纤芯与光纤分线箱光口熔接质量难以保证,影响光纤通讯的质量和稳定性。2.现有光纤分线箱光缆纤芯与光口熔接部分密封于箱体中,光缆纤芯与光口的熔接对应信息不可见,影响光缆通道故障排查及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3.现有光纤分线箱体积过大,占用了较大的屏柜空间,不利于智能设备的集成化。4.现有光纤分线箱,多个光缆共用一个箱体,在进行某个通道测试或故障排查时,若需要观察熔接情况必然要抽出整个托盘,可能会影响其它运行通道,不利于变电站的安全运行。5.现有光纤分线箱,多个纤芯共用一个托盘,为了在不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进行光缆的更换必然需要增加光纤托盘的冗余配置,增加的设备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纤转接端子,可以利于变电站的建设与运维工作,提高光纤通讯的质量和稳定性。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转接端子,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单元接线端子,所述的单元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的封装箱体,所述的封装箱体底部设置有固定架,封装箱体上设置有两个相通的光纤法兰,所述的封装箱体内部具有光纤固定轴,两个光纤法兰之间的联通光纤通过光纤固定轴拉紧固定。所述的两个光纤法兰设置在封装箱体的一个端面上。所述的两个光纤法兰分别设置在封装箱体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的封装箱体的竖截面为五边形,且两个光纤法兰分别设置在封装箱体上相邻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的两个光纤法兰分别设置在封装箱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所述的多个单元接线端子采用双联空气开关的封装模式和固定模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相通的光纤法兰,实现熔接有光纤插头的分支光缆和尾纤的现场对接,采用按光纤通道单独配置的封装方式,把多个转接端子采用双联空气开关的封装模式和固定模式,不仅大大节省了屏柜空间,而且光缆与尾纤(跳纤)连接一目了然,连接信息非常直观,非常方便变电站建设及运维中对光纤通道的测试和故障排查。本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光纤熔接影响变电站施工进度,而且克服了现场技术人员技术素质、作业环境条件等影响光纤通讯的质量和稳定性的不可预见因素,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故障处理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实施例3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横向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纵向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光纤转接端子7,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单元接线端子,所述的单元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的封装箱体,所述的封装箱体底部设置有固定架3,封装箱体上设置有两个相通的光纤法兰1,所述的封装箱体内部具有光纤固定轴2,两个光纤法兰之间的联通光纤5通过光纤固定轴2拉紧固定,这样便于实现熔接有光纤插头的分支光缆和尾纤的现场对接,在变电站施工及维护中只需要根据设备图纸(光缆长度、芯数)的要求购置熔接有光纤插头的分支光缆和尾纤(跳纤),在现场就可以快速实现智能变电站光纤通道的搭建。不需要进行光缆纤芯与光纤接口的需要现场熔接,不仅解决了光纤熔接影响变电站施工进度,而且克服了现场技术人员技术素质、作业环境条件等影响光纤通讯的质量和稳定性的不可预见因素,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故障处理速度。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光纤法兰,所以当与两端熔接有光纤插头的分支光缆配合使用,能方便快捷连接断开,且两个光纤法兰由于可以根据光纤端子整体安装位置设置需求的不同灵活的设置两个光纤法兰的安装位置: 实施例1:如图1所述的两个光纤法兰设置在封装箱体的一个端面上。所述的两个光纤法兰分别设置在封装箱体的两侧面,具体根据封装箱体的外形分别设计: 实施例2:如图2所述的封装箱体的竖截面为五边形,且两个光纤法兰分别设置在封装箱体上相邻的两个侧面上。实施例3:如图3所述的两个光纤法兰分别设置在封装箱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本专利技术主要安装在智能变电站保护屏6和智能终端箱4内,光纤法兰规格按照常见法兰类型FC、SC、ST三种型号配置,也可根据工程需要灵活配置其它型号,三种型号的光纤转接端子可根据工程配置需求灵活安装,其中ST型主要用于水平安装模式如图4所示,FC、SC型可根据屏柜内部空间及光缆固定方式灵活安装进行竖向安装,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用光纤转接端子代替传统的ODF光纤熔接单元,该端子设计有两个相通的光纤法兰,该端子采用按光纤配置的封装模式,各个光纤彼此独立,工程配置十分灵活,可根据实际通道需求按需配置,不必配置备用光口或通道,端子故障时更换也十分方便。解决了传统光纤ODF单元分线箱,在故障排查或现场测试时影响其它通道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所述的多个单元接线端子采用双联空气开关的封装模式和固定模式,体积不大于双联空气开关。由于该端子体积小,固定方法与普通变电站中的接线端子完全兼容,可灵活安装在接线端子的固定导轨上,不仅大大节省了屏柜空间,而且光缆与尾纤(跳纤)连接一目了然,连接信息非常直观,非常方便变电站建设及运维中对光纤通道的测试和故障排查。很好地解决了智能变电站建设施工及运行维护过程中的难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转接端子,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单元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的封装箱体,所述的封装箱体底部设置有固定架,封装箱体上设置有两个相通的光纤法兰,所述的封装箱体内部具有光纤固定轴,两个光纤法兰之间的联通光纤通过光纤固定轴拉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转接端子,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单元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的封装箱体,所述的封装箱体底部设置有固定架,封装箱体上设置有两个相通的光纤法兰,所述的封装箱体内部具有光纤固定轴,两个光纤法兰之间的联通光纤通过光纤固定轴拉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光纤法兰设置在封装箱体的一个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转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庭会程悦贤孙明刘丙申于跃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